陳立宜:面板業第一「叛將」

隨著22日華星光電執行副總陳立宜及其它5名臺籍員工,被調查局臺北市調處,以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3年以下有期徒刑罪名為由,移送檢方偵辦。臺灣面板業第一“戰將”的“叛逃”經歷也成為關注的焦點,同時兩岸面板業的競爭也可見一斑。

陳立宜的“叛逃”經歷

固步自封只可能面對被淘汰命運。人如此,產業亦然。臺灣200好漢從“戰將”到“叛將”,不僅是一個人和一群人的故事,更是一個產業的轉移,一次世代的變遷。

2012年6月15日,賀成明辭去華星光電CEO,陳立宜代理CEO走上臺前。

關於很少曝光於媒體前的陳立宜,臺灣媒體曾用極煽情的文字來描述他的“背叛”——“90138030,是臺灣面板的稅碼。曾經,這個代號幫臺灣創造了上兆元(新臺幣)營收,是‘兩兆雙星產業’之一;曾經,臺灣面板廠有機會進軍中國大陸,打造中國大陸第一條高世代面板廠;曾經,臺灣有機會與中國品牌業者聯手抗韓,讓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面板出口國。然而,2009年11月,一場兩百人的歷史性挖角,改變了一切。”

2009年11月,TCL佈局,原臺灣奇美電“第一戰將”陳立宜率臺灣面板業200好漢投身大陸,打造華星。


陳立宜:面板業第一“叛將”


——從“戰將”到“叛將”,這不僅是一個人和一群人的故事,更是一個產業的轉移,一次世代的變遷。

“策反”

“李董(TCL董事長李東生)問我,自組團隊可不可行……他給我一天時間跟臺灣團隊談。”

全球最快——創紀錄17.5個月建好面板廠;全球最大——打造出110英寸全球最大液晶面板;兩岸單一廠產量最大——32英寸電視面板廠年產能2400萬片;中國大陸第一——第一家成功複製三星模式,上有政府資金支持、自主面板技術,下有品牌廠作為出海口,通吃上下游產業鏈的面板廠。

——這是在深圳,不是臺灣。

很難想象,2009年11月,現坐落於深圳市光明新區高新技術園區,佔地六十萬平方米的華星總部,仍是一片荒蕪。華星產品設計開發光學部部長鬍哲彰說,第一次來勘探時,這裡是土雞城、菜園,“我們在那邊吃土雞,還不敢跟老闆說,明天就會有人把你們剷掉。”

胡哲彰是陳立宜“挖”來華星人才之一。陳立宜,昔日臺灣奇美電“第一戰將”,曾為奇美電開發出全球第一片可量產的30英寸電視面板。其最彪悍的戰功是,當奇美電痛失全球電視面板老大寶座,他主導奇美電轉攻中國大陸市場,擊退三星,一舉拿下大陸市場41%佔有率,領先三星整整二十個百分點。直至今日,號稱臺灣面板雙虎的奇美電、友達,仍坐擁大陸電視面板市場近半壁江山。

然而2009年奇美電一場高層人士風暴,以及隨後而來的奇美電被群創合併,卻讓陳立宜被迫出局——還沒離開老東家,就有人問他的位子何時空出來,當時“我都跟別人說,我是敗軍之將”。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此時,TCL董事長李東生為他提供了一個更大平臺——打造中國大陸最先進且與國際基本同步的8.5代面板廠。

此舉無疑是國內第三大電視品牌TCL,佈局產業鏈的重要一環。而其大背景是,平板顯示產業被列為我國戰略性支持產業。其一,產業規模和市場潛力巨大。大陸是全球面板最大銷售市場,每年的液晶電視需求佔全球四分之一,亦是全球最大電視機制造基地,每年生產全球一半電視機。但是與此同時,不掌握液晶面板的量產技術,也就意味著將喪失全球彩電產業的話語權;其二,產業資本與技術密集。這是我國與國際巨頭技術最為接近的產業之一。能否在這領域取得核心技術和自主創新的突破,將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正因為此,政府亦扮演了“推手”角色。“十二五規劃”中,2015年面板必須達到八成本土採購。而這個數據2011年僅是5%。

在全球面板業“三國四地”(日本、韓國、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格局中,誰能搶佔下游客戶,稱霸未來?韓國三星、LG都在卡位;中國本土龍頭京東方也開始建8.5代面板廠;後來佔股華星30%的深圳市政府當時正跟夏普談引進技術;而離職奇美電之前,陳立宜正打算提議奇美電將興建中的8.5代廠搬到大陸……

壯志未酬,面對TCL拋出的橄欖枝,陳立宜僅考慮了一晚,即召集六名同伴,宣佈建面板廠。

這六名同伴原本打算跟隨他再創業,做投資不過五百萬元的模組設計公司,“聽到後都傻掉了,根本反應不過來”。

三天內,必須拿出營運企劃書。“我連續三天,七點起床,八點開始寫;中午吃飯,我邊打電腦邊叫我老婆餵我包子,我起來只有上廁所;晚上吃晚餐,喂那種不用移動的;晚上十二點洗澡,一點睡覺,早上起來繼續打……”245億元總投資規模就是這樣算出來的,“集了十年功力,攤提多少,幾年後損平……22頁寫出來後,立刻送到深圳市政府。”

這是深圳市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單一投資工業項目。對所有投身其中的人來說,是機遇,更是風險。首當其衝的關隘就是,作為中國大陸首條沒有技術引進、全靠自主創新建設的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人才,從哪兒來?

挖角

“郭董(郭臺銘)說去華星也沒用,他會把它買下來後,叛逃過去的都Fire(開除)掉。”

“如果五、六個月找不到人,華星就不成了。”跟時間賽跑,李東生看中的正是陳立宜豐富業內經驗以及赫赫戰功樹立起的威望。當時TCL高級副總裁賀成明擔任華星總裁,負責政府關係,執行副總裁陳立宜則負責找人。用賀成明的話說,項目初立,業內人士多有疑慮,政府領導也頗感壓力,“一些設備和材料廠家拜訪我時,看到辦公室裡只坐著我一個人,他們的擔心明顯寫在臉上。李東生董事長每次見面第一件事就是問我找到了幾個人,甚至要彙報這些人的個人簡歷。”

8.5代面板廠投資大,技術難度高,當時全球僅數家日韓企業擁有這一技術,而在內地更是空白。華星能不能找到合適的技術人才並將這些人融合起來形成戰鬥力?

“蓋面板廠,至少需要八十個關鍵人才。臺灣面板是做製造起家,四萬名工程師,99%都是製造人才,找八十個建廠人,應該不太難。”拿到高世代面板廠執照後,陳立宜立馬飛回臺灣找人。

但沒想到,原本說好要一起加盟華星的同伴,率先打退堂鼓。“本來兩人一起挖人,一天之內就少了50%人力。”不僅如此,剛下飛機,陳立宜就接到了臺灣媒體的電話,“記者問,聽說你要挖一百多個?廖董事長(原奇美電董事長廖錦祥)也打來問,這怎麼一回事?經濟部常務次長黃重球也打來問……”隔天,全臺灣報紙都刊登了這一消息。秘密挖角變成眾所矚目,如芒在背,壓力巨大,陳立宜只能笑說,這下好了,“根本不用登徵人廣告。”

事實上,這種如臨大敵的陣仗,映射出臺灣當地一以貫之的產業政策:把最好的技術、最精華的管理“留”在“島”內,“放”到內地的,往往是人力密集、低技術水平的產業。譬如富士康。殊不知,世界是平的,固步自封只可能面對被淘汰的命運。

當時連華星公司名字都未確定情況下,陳立宜決定放手一搏,租下臺灣當地一棟二樓公寓,設立人力中介公司。他開出五個條件:在光電產業排名前列的人才、肯冒險、要更高職位、要更大舞臺、要更高薪水。

說是條件,倒不如說是“利誘”。最直接的刺激就是高薪,“工程師若在臺灣一年領年薪200萬元新臺幣,華星直接換算成人民幣200萬元,約新臺幣1000萬元,等於是臺灣4.5~5倍的年薪,至於主管的年薪更高達新臺幣1500萬元。”

即便如此,“前十天最難熬,原本談好來,又反悔的就有六、七千人”,還遭遇過有人派臥底來假面試,探虛實。以至於在內地心急如焚的賀成明接到消息,立馬飛到臺灣,直接到一些面板大廠請朋友幫忙找人。據說他從對方會議室出來時還差點撞上對方企業總經理,不得不繞道出去,異常尷尬。

顯然,“挖角”消息見光後,臺灣面板業界防堵更嚴,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甚至連打掃清潔的阿姨都被懷疑是陳立宜派出的探子。以奇美電為例,內部加薪並下令,“員工一個都不能少”。不僅如此,傳言四起,一說“郭董(郭臺銘)說去華星也沒用,他會把它買下來後,叛逃過去的都Fire(開除)掉。”又說,幫華星工作拿不到薪水,因為內地的高薪挖角常常都是空頭支票。更甚至,跳槽華星者都接過存證信函(臺灣的一種蒐證方式,用於法律程序之前,作為對簿公堂時的證據),一張張往家裡送,“我媽接到還問我發生什麼事。”跳槽華星的一位員工回憶說。

隨著一場場面試在星巴克,或是高鐵旁的快餐店隱秘進行,這場兩岸業界利誘、威脅的人才角力戰,更是輪番上演。

“能做的就是把面試次數增加,碰撞機會高,成功幾率也高。”之後,陳立宜再採取“人滾人”策略,先挖主管,從資歷五到六年、擔任廠長者開始挖,據說一個跳槽者最高紀錄為華星帶進了十名人才。與此同時,為防堵流言,凡提早赴華星報到者,陳立宜先發新臺幣一百萬元(約合人民幣20萬元)獎金。

此役,陳立宜創紀錄地挖走臺灣面板業200多名人才,成就臺灣面板史上最大跳槽風,又一次轟動行業。

“合體”

“我要他們像馬一樣,不要看公不公平了,要一起向前。這個公司只有推進到量產,才能存活!”

2010年3月,人馬到齊,華星動工。外界紛紛訕笑“烏合之眾”。的確,除臺灣人才,華星也網羅了不少日韓精英。此時對這個團隊的最大考驗,就是怎樣做到人和。

譬如臺灣人講求公平、權責分明,會認為不是自己造成的錯誤,就不需要負責收拾,而且只要心裡一不舒服,表現就差,最後就算沒有產出約定好的產品,但至少能拿到最低的金額。陳立宜說,“這兩百多人一開始也是跟我談公不公平,談到公不公平,效率一定會下降”,因此,他不要團隊講公不公平,只要整個團隊一起解決,“我要他們像馬一樣,不要看公不公平了,要一起向前。反正會議桌上我不準人講公不公平。講,我就當場罵,叫他罰站。”

講效率不講公平,不僅是大陸商業大環境需要,更是生存需要。面板廠的競爭力,決定於速度:誰能提早量產,誰就能嚇阻競爭對手建廠。當時京東方比華星早四個月建廠,因此對華星來說,要想趕上2012年的五一假期和十一假期的需求,一條是建廠,一條是研發,兩條線必須在2011年8月交會量產。也就是說,算算時間,得在17.5個月內量產。

在外界看來,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一邊是建廠。在面板業,七成靠設備,三成靠經驗。買設備時,華星一人當兩人用,“高峰期,現場設備商比員工還多”;搬設備時,因為有政府支持,一天內讓兩百臺貨櫃車進城,設綠色通道讓日本的設備四十八小時入關;趕建廠時,一天可以派兩萬名工人入場。

2011年1月,主廠房如期完成,好不容易鬆口氣,只等著日本運來的設備。3月11日日本海嘯,消息傳來,價值上千萬元的兩臺濺鍍機被海嘯捲走了。隔天一早,會議室裡氣氛沉重,主管們直冒冷汗。後來證實說不僅濺鍍機要重新運到港口出港,載著曝光機的船也受到輻射汙染,不得不被強制在海上漂流兩週,不斷灑水降低輻射量後才移入。這就讓整個進度落後了一個月。

為了趕工,很多人連續三個月每天只睡三小時。到了僅剩三個月就要量產的時候,新安裝的機臺調校,管線又沒牽好……臺灣工程師覺得不可能如期量產,“王國和(奇美電前廠長、華星光電副總裁)就下強勢指令給工廠要支援建廠工作。工廠說,這不是我的工作,有一些廠長和部經理反彈,我就採取強烈的措施。”

千頭萬緒。對陳立宜來說,只有一個首要目標,那就是活下來。他板起臉來命令所有人全力支援,“這個公司只有推進到量產,才能存活!”

而另一邊更重要的,也更為外界關注的就是研發。畢竟,項目上馬並不意味著技術上馬,買斷、合資、挖人都不能形成完全的自主創新實力。

宣戰

“來大陸以前,我覺得我劍術練得很厲害,但是這裡人家是拿槍。”

17.5個月——全球最快速度!2011年8月8日,華星點亮第一片面板,第8.5代TFT-LCD面板生產線項目正式投產,僅落後京東方約一週時間。業界平均一年量產,而華星不到半年就量產——兩岸業界多半質疑華星面板是“買來拼湊的”。

如何證明擁有570多項專利的技術實力?華星要做全球最大110英寸液晶面板!

陳立宜在白板上從基本的線路圖到背光設計,從頭到尾花三個小時講一遍後,硬是逼研發團隊做全球第一片110英寸液晶面板。“做的理由,一個給中央看政績,一個是給士氣鼓舞。剛剛建廠不只臺灣不看好,設備廠也不看好;臺灣面板廠覺得不可能,京東方也覺得不可能。點亮了,別人覺得你一定從其他地方運過來。110英寸做出來,這總不可能是拼接吧?”

先前臺商並非沒有機會登陸,但臺灣當地卻為了避免技術外流,出臺政策限制面板廠赴內地投資。結果導致大陸現在高世代面板生產線裡,沒有一家是臺商。反觀韓國三星、LG卻已提早在大陸佈局。而華星則是地方政府發出的最後一張門票,此後權力收歸中央嚴審面板執照,“2009年4月那一波放開,現在已經不可能發生,只能往前跑。”

因此陳立宜反倒憂心起臺灣面板業前景,“有些東西在臺灣沒法做,我發現臺灣科技業就是苦勞、工時長,大家事倍功半。”“來大陸以前,我覺得我劍術練得很厲害,但是這裡人家是拿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