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最親密的血緣關係,卻成了「1米陌生人」

你和父母最長能聊多久?

你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候,是怎麼樣的?

有一個網站曾做過一個調查:“你是否能堅持每天和父母聊天兩小時?”

能堅持的只有9%,說幾句就不想說的佔20%,25%的人經常冷場,46%的人能堅持半小時。

你是屬於哪一種人呢?是不是也覺得成年以後、尤其是工作以後,和父母之間“真正的溝通”越來越少?

且不說那些離開父母到外面闖蕩的人,空間距離會阻礙溝通。

尤其是說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二胎相關的敏感問題,一言不合就會和父母爭執起來。

要麼就是打電話說不了幾句就沉默了。

就連和父母同在一個城市,甚至同處一個屋簷下的人,也經常是見面說不了幾句話。

記得有一期綜藝《旋風孝子》中,其他明星和父母都相處得非常融洽,唯獨陳喬恩和媽媽坐在沙發兩頭相對無言,各看各的東西,氣氛尷尬。

為了不讓觀眾覺得無聊,節目組只能用快進效果來呈現她們母女的相處狀態。

我們有最親密的血緣關係,卻成了“1米陌生人”

不知道為什麼長大以後,和父母能聊的越來越少,最終我們成了彼此精神上的陌生人。

我們有最親密的血緣關係,卻成了“1米陌生人”

為什麼有如此親密的血緣關係,

最終卻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不可否認的“代溝”

父母和我們身處不同的年代,多多少少都會有特定的時代烙印。

觀念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接觸到的東西不同,勢必造成兩代人在價值觀上存在差異。

這種差異從某種程度上 ,讓彼此有距離感。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與父母之間的生活交集越來越少,可以交流的話題也越來越少。

如果雙方都沒有意識到“代溝”正讓彼此漸行漸遠,成為精神上的陌生人是必然的。

視頻《代溝》中,一對父子在某一次旅途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父親說:“你從來不懂車。”

兒子不服,說到:“你從來不懂人情。”

父親沉默了一下:“你有沒有想過,我不懂的只有你?”

我們有最親密的血緣關係,卻成了“1米陌生人”
我們有最親密的血緣關係,卻成了“1米陌生人”
我們有最親密的血緣關係,卻成了“1米陌生人”

童年的心靈創傷未愈,缺乏信任感

很多成年人不願和父母多說話,是因為童年的他們遭受了恐嚇、打罵式的家庭教育,幼小的心靈收到了傷害。

陳喬恩說自己從小就沒有安全感:“小時候活在恐懼中,不知道怎麼跟媽媽講話,怕她會打我。”

她說20歲之前她沒敢拉過媽媽的手,如今雖然長大了,但與媽媽之間的隔閡依舊無法逾越。

童年的創傷破壞了的親子關係,若沒有在日後修復,信任感缺失會越來越不願意溝通。

為了自我保護,很多人選擇少說或不說。

策略性自我暴露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自我暴露,意思是向對方講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即講真心話。

而在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中,雙方都在進行“有策略的自我暴露”。

為了不打破關係的穩定,避免衝突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迎合對方,隱藏自我,導致不瞭解真實的彼此,造 成精神層面的溝通不暢。

比如,你明明在學習、工作、生活各方面上壓力很大,可你卻對父母說你過得很好很輕鬆,報喜不報憂。

雙方都在努力地維繫一種假性親密關係,帶著面具相處,最終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無效低質的對話,降低傾訴慾望

身邊很多年輕人在外地工作,隔三差五會例行公事地給父母打電話,也只是說些寒暄客套話。

除了“吃了嗎”、“吃的什麼”、“加班嗎?”“注意休息”以外,不知道和父母該說些什麼。

長此以往,雖然和父母還保持著表面的溝通,但隨著溝通無效的次數增加,子女對父母的傾訴慾望就不斷降低,從而在精神上變得更加陌生。

如此惡性循環,也會使得我們更加不願意和父母講述心事。

不懂怎樣表達自己的情感

曾經看過一份社會調查,有78.1%的男性被調查者沒有對父母進行過“我愛你”、“你辛苦了”等愛意的表達;

女性被調查者中,該數據為64.7%。

有74.6%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對父母是心存感激但是不好意思對父母說“肉麻”的話。

而且,“經常”向父母表達愛意的群體,認為“不好意思表達”的比例僅為23.9%。

大部分人“沒有說過”、“只向父親或母親說過”。

明明知道父母是愛自己、關心自己的,也想要給父母回應,但是回家沒說幾句話。

特別是說到自己的工作、生活、戀愛相關的問題,不知道為什麼就會和父母爭執起來。

不會表達,不善溝通,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父母的一米陌生人。

我們有最親密的血緣關係,卻成了“1米陌生人”
我們有最親密的血緣關係,卻成了“1米陌生人”

成年的我們,能做些什麼?

說到底,我們和父母間的陌生感來自於彼此內在聯結的中斷。

作為成年的子女,我們在和父母的溝通中要發揮更多的主動性,承擔起和父母重新建立鏈接的責任。

怎樣重新聯結?

我們有最親密的血緣關係,卻成了“1米陌生人”

接納,是聯結的開始

接納不完美的父母,主動和過去的父母和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你若不放下過去,不從那個陰影的地方慢慢爬出來,日益疏遠的親子關係,並不會給你帶來快樂。

更多時候,我們選擇原諒,不是放過別人,而是真正放過自己。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才有勇氣逐步向父母展現一個“真實”的自己,不用假裝,坦誠生活 。

循序漸進地邀請父母進入自己的生活,幫助父母瞭解你所處的環境,瞭解你生活和心理上的變化。

接納,讓彼此擁有“被愛”的感覺。唯有愛,能修復親子之間的關係。

我們有最親密的血緣關係,卻成了“1米陌生人”

溝通,是聯結的方法

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構成真實的聯結的方法就是溝通。”

一個人的溝通能力是決定其人際關係和生活狀況的重要因素。

在和父母相處時,多使用接納性的語言,可以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

運用開啟法,邀請對方談話,

例如:

告訴我更多的情況。

我很想知道你的看法。

你想談談這件事嗎?

聽起來你似乎對此有什麼要說的。

繼續說吧,我聽著呢!

這些話可以讓對方感覺到受尊重、被重視、被接納,充滿了價值感。

當人們受到鼓勵,敞開胸懷,說出困擾自己的情緒時,這種情緒才能得到釋放。

我們有最親密的血緣關係,卻成了“1米陌生人”

積極傾聽 ,不帶自己信息進行反饋

傾聽的時候,不加任何主觀的評價、建議、意見、推論、分析和質疑,只是如實反饋對方的話。

要做到這一點也不容易,需要時刻有覺察。因為我們已經太習慣那種不接納他人的語言模式了。

弗洛姆說過,真正的愛,是透過一人好像看見了一個世界,得到了一個完整的世界。

愛的聯結讓我們和父母不再陌生。

這也同樣適用於很多關係的溝通中。

我們有最親密的血緣關係,卻成了“1米陌生人”

最後,想和大家分享電影《飛越老人院》裡的一個讓我淚目的場景。

一位年邁的父親和孩子坐在大樹下的長凳上,兒子看著報紙,樹上有一隻小鳥在嘰嘰喳喳叫。

父親就問兒子:“那是什麼?”

兒子抬頭看了一眼,回答說:“那是麻雀。”

過了一會兒,父親又問兒子:“那是什麼呀?”

兒子繼續看報紙,頭也不抬,答道“麻雀!”

又過了一會兒,父親又問兒子:“那是什麼呀?”

兒子不耐煩地說,“麻雀!麻雀!我說了好多次了!真的是麻雀! ”

這時,父親從包裡掏出一本泛黃的日記本,翻到其中一頁,默默地看了一眼,對兒子說:

“在你三歲的時候,我抱著你,也是坐在這兒,也是一個下午。

你問我,爸爸那是什麼呀。

我說,那是麻雀。

過了一會兒又問我,爸爸,爸爸那是什麼呀?

我就告訴你,那是麻雀。

過了沒多久又問我,爸爸那是什麼呀?

我就回答,那是麻雀。 ”

幾十年前的某個下午,兒子問了父親幾十遍。“那樹上是什麼呀,那是什麼呀?”

而父親,每次都非常高興地回答:“兒子,那是麻雀,會飛的小麻雀。 ”

究竟是什麼讓我們和父母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或許是時光,或許不是……


三點一彎鉤專欄作者:JK不二子,少兒心理諮詢師,曾從事教育工作10年,現致力於家庭教育及兒童心理發展研究和寫作。公眾號∶悅心讀書(ID∶yxds868)關注內在,和孩子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