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內部分享:地產圈九大最新未解之謎

董小姐|内部分享:地产圈九大最新未解之谜

昨天,董小姐在《財經》雜誌產業組內部做了一個業務分享,主要聊了聊近期思考的一些問題。

我總結了房地產圈的八大謎題,而第九個謎題放在文末,算一個彩蛋,也算這麼多年大家對董小姐關心加好奇的一個回應吧。

畢竟,在地產圈闖蕩這些年,能分享的東西還是蠻多的。是時候亮出我隱形話嘮的身份了。

這九個問題,關注度非常高,很多是你們平日裡不假思索就反應的問題。但是,時間變量變了,新的答案也可能南轅北轍。

董小姐先談談自己的答案,更期待和你的互動啦。

本文有幾個獨特的標籤:

1,註定不會有標準答案

2,需要你高度互動

3,檢驗你的思考獨立性

4,驗證你是不是真粉。

一,為什麼人們更願意買房子,而不是買地產股票?

「不買房不是中國人」。

你肯定被這個金句地毯式轟炸過無數遍,不然,你肯定不是一個合格的中國樓市聽眾。

這句話背後有一個特別強大的心理底層邏輯:「風險厭惡」。

這個心理邏輯,從1998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出現以後,在之後的20年時間裡,風雨無阻,滲透進超級多樓市參與者的內心。

也是在這20年時間裡,一個非常吵鬧、繁榮、一批人先富起來的樓市慢慢成型。買房永遠賺錢的認知,製造出一種世紀大錯覺,讓你覺得買房是與生俱來、植入血液裡的慣性動作。

這中間,每一個買房成功案例,都在強化這種認知。

「買房不會虧,我為什麼不上車?沒有車票我擠也要擠上去。」

可是,真的不是這樣哦,如果我們細細拆解一下的話。

和購買地產股票相比,買房有三大特徵:

第一,買房的一次性資本支出明明更多,這意味著你的交易風險敞口更大。買股票50萬就夠了,但是在一線城市買房,沒有150萬以上的首付起步,你就洗洗睡吧。

第二,從交易成本和流動性上看,地產股票是高流動性,交易成本只有萬分之三到五,還沒有資本所得稅。但是,房子大不一樣,不僅交易成本高,而且動輒三五年後才能交易,中間的持有成本非常大。

在等待交易的漫長歲月裡,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它受到的市場不確定性影響會更嚴重,敞口風險自然也比你投入股市的資金更大。

你不是風險厭惡型麼,那風險敞口、流動性與交易成本,這三大原則你怎麼解釋呢?

挺矛盾的是不是。

辯論這個問題,估計三天三夜都不夠。

我有不少開發商朋友都說,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市場上活躍著的那些所謂房價解讀專家,給你解釋買房的重要性以及市場趨勢。此處求很多人的心理陰影面積。

「哪怕我們都知道這些人說得很可笑毫無道理,我們還是會積極轉發點贊哦。這群人發動大家來買房,對我們有什麼壞處呢?」

慾望永無止境。

祝大家在買房的路上少摔跤,多思考。買房雖好,切勿貪杯。對所有的蜂擁而上,保持一點獨立精神。

這樣的精神一點點就行,不至於讓你上癮。

畢竟,站在今天的節點上,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的政策變化你們也看到了。誰也不敢保證房價這趟綠皮老火車,能一直像復興號一樣繼續高速跑起來。

這趟老式火車燒的是煤,還需要人時刻揮鏟加料。現在煤是什麼價,人又是什麼價?而且連司機也開始覺得自己費力不討好,未來可能需要每一位乘客多交一些車票錢。

前路漫漫,且行且珍惜。

二,為什麼外界對特定房地產公司的死亡時間表推測,大部分時刻都失靈了?

到底什麼樣的公司是安全的公司?判斷指標有一大把,平時也沒少看到同行寫文章質疑各類公司的財務安全性。

更有甚者,直接就喊出來,某家公司資金鍊出問題了,好慘啊,大家快跑。

此處,董小姐提供一個關鍵的觀念認知。在本質上,討論一個公司死亡與否,不過是在討論一個「價格問題」。

安全的公司,具備兩個特徵:

1,你的資產能夠快速變現,流動性好,具備高抵押價值;

2,你的資產流動性雖然不一定很高,但是,你的財務成本讓你很抗造,耐得住時間的殺傷。

在時間的河流裡面,對外部觀察者來說,下死亡診斷書之前,凡事要慎重,深入公司內部搞清楚事情的真相,至為重要。

我們對房地產公司死亡時間表的外部推測,經常被打臉,很多都與第一點有關。

房地產公司的資產大部分是土地,土地是高流動性資產,遇到流動性危機,賣股權=賣土地,無非就是買賣價格問題。

另外一些外部推測失靈,則與第二點有關係。

幾年前,我看過寶能地產陷入急速擴張,各地爛尾樓賣不出去的消息。市場叫衰蛙聲一片。結果到了去年下半年,我發現,這家公司竟然悄悄準備上市了。董小姐 | 獨家:姚振華許了一個5000億元的心願。

而且,人家頗以自己的資產為榮。覺得當年拿的大多都是二三線城市的地,當初賣不出去,等了幾年,資產升值很快,現在可以去講故事了呀。

當然,這個反差極大的故事背後,站著不差錢的老闆。沒有扛得住時間的資金,就沒有絕地重生的公司。

北京的黃金地段也有不少這樣的案例。比如霄雲路8號。老闆一直捨不得賣,最後,奇蹟出現了,越賣,待售的貨值越大。

這些公司走得這種龜速發展模式,正好是對高週轉模式的叫板。

當然了,採取什麼模式對雙方都是有利有弊的,後面我會展開講。

大型房地產公司的倒掉,成本相當高,發生幾率也低。這幾年,大家質疑恆大永續債,質疑萬達資金風險,然後又迅速被打臉,再上交新的質疑。

質疑精神很可貴,但是,我們一定要確保質疑更精準,更到位,不要廉價。

市面上的質疑有時候是很輕易的,門檻並不高,很多時候,只是折射情緒的一面鏡子。

我們還是要做門檻更高的事情。

三,為何碧桂園輿論滔天,卻依然我行我素繼續「高週轉」?

碧桂園項目上喝雞血的圖大家也看到了,後來雖有技術性闢謠,但是我覺得,也掩蓋不了這事的奇葩程度。

在碧桂園的故事裡,高週轉是被吐槽的靶心。

高週轉是萬惡之源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此刻,越來越多的房地產公司開始把高週轉奉為至理名言。

如果它錯了,豈不是整個地產行業的價值觀都走偏了,這個可能性很低。

我看到的普遍心態是,下半年資金有多緊張,現金流有多重要,不加強高週轉,大家等著喝西北風嗎?

所以,一定另有原因。

高週轉模式的背後,站著一個「自行車理論」。

一輛自行車騎得快,反而更穩當。當然,騎得太快了,傷害與後果也會很嚴重。

和高週轉模式相反的,就是一類以港資地產企業為代表的龜速模式。這類企業更看重利潤,希望吃時間的紅利。

不過,龜速企業最大的可能性是得到了利潤與數字,卻失去了未來。

房地產行業的基因,還是非常看重規模。你規模越大,吸附、動員外部資源朝你集中的話語權就越大,同時,規模越大,吸引頂級人才的能力也會顯著提高。

資源+人才,是一個企業安全的重要保證。而你要得到它,規模就是必然選項。

四,為什麼罵房價罵開發商罵中介永遠不過時?

我覺得這是一個社會學問題。很多時候,大家都需要一個洩憤的出口。

可是,鳴不平的界限越來越大,簡單的歸因有時候並不能說明問題。

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對屁股決定腦袋的事,保持警惕。

房價高是因為需求多,願意買單的人多。這是經濟學最簡單的理論。人人都懂的道理,在現實面前,就帶有迷惑性,就會讓你對答案產生遲疑。

媒體在這個過程中,也發揮相當的作用。

就好像,街角發生暴力事件,一直拿著喇叭批判作惡者,引來眾人唾罵。這個場景特別熱鬧,也很熱血。可是,並不夠啊。

我不想做那個只是舉著喇叭的人。因為,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

那些事情才是我眼中的媒體價值。

五、為什麼地產商都流行說自己不是地產商?

這個現象真的很有意思,因為持續了太多年。我都見怪不怪了。

在我心裡,我覺得開發商給自己加什麼標籤都是有可能的,你不知道哪一天他們就宣佈他們要上天了。

我會在路邊給他們鼓掌的。

在資本市場,房地產開發故事真的太不性感了,這個行業有天花板,政策敏感點多,不確定性又大。有時候市場真的很難做,有時候又忽然火爆起來。

開發商把多元化當作一個帽子,戴在頭上。一來能讓資本市場看出點新意,二來也想探索下轉型的可能性。

雖然結果是,大部分人一直在轉型,始終在路上。

地產不做好,哪裡有錢多元化呢?

對於很多地產公司哭喊著要轉型,我的標準就是:不能看他們表面上說什麼,要看他們在做什麼,他們的薪酬與考核體系,究竟有沒有對應發生變化。

誰私下說地產不重要,就是跟錢過不去。

六、為什麼老闆寧願高薪聘請外來者,也不提拔自己人?

這真是一個天問,很多房地產公司的人天天都在問這個問題。

這段時間,地產圈人心湧動。正在裁員的公司不少,或明或暗,花樣百出,哀嚎一片,人心碎了一地。萬科在「起立坐下」,泰禾是直接考試不及格就走人。

除此之外,還有一批人看到外來者高薪加持,而自己在公司打拼多年,晉升無望,於是默默離開了自己的崗位。

這本來應該屬於人力資源的問題,但現實裡,這被昇華為一個老闆風格的問題,一個企業價值觀的問題。

很多開發商在大勢不妙時,把希望寄託在外來者身上,覺得問題根本出在人身上,換一撥人就好了。

這個想法有點天真,行業已經很難有逆勢出英雄的可能。個人英雄主義基本讓位給了形勢,讓給了資源大整合的重要性。

外來者並不總是拯救者,在磨合上時間成本更高,在評價他的能力時,不能剔除他過去的平臺土壤。要小心那些能力結構已經基本定型的人。

董小姐認為,不要給那些混日子的人任何機會,但是,也別忽略了默默努力的每一個老員工。

七、為什麼洗腦力度大的公司會導致員工不接地氣?

這是一個關乎房地產公司企業文化凝聚力的問題。

在這一點上,吳亞軍真的做的挺好的。

董小姐對龍湖很瞭解,很多龍湖的朋友,尤其是一畢業就去了龍湖的,這群人裡有一個很明晰的特徵。就是覺得我好牛,我是全行業最牛的人,龍湖是全行業最牛的公司。

那種對你所在公司的深深歸屬感和認同感,在我觀察視野裡的開發商中,龍湖是做得最好的其中一個。

像碧桂園、恆大那種公司,你洗個澡都要把手機帶到浴室裡去,以防領導來電。否則,你知道後果會是什麼。

這種風格其實是讓人害怕,而不是讓人認同。

龍湖是各種軟性的薰陶,從你加入開始,全公司都倡導一種特別美好的情懷,給你灌輸一種與眾不同的獨特氣質。

不過,說的多了,也會導致一個問題。就是龍湖很多嫡系員工價值觀過於單一,表現出沒看過外面世界的狹隘,卻又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在這個行業裡,很多自我感覺良好是不值得推敲的。業績是第一證明,當你遭遇市場下行時,當你和同行交流時,你所看到的市場和別人看到的完全不同。然後,你的結論是,他們都錯了。

接下來,可能很多的動作都會把你帶偏,讓你越來越跟不上外界的步伐。之前幾年龍湖的慢節奏就是如此。當然了,我也看到了他們正在積極改變。

懷疑一切還是有必要的,包括懷疑你曾經認同的公司以及其他任何事物。

八,為什麼萬科不怕「監督性報道」?

一家公司的相對透明才是有力量的。不透明的公司,諱莫如深的公司,看似剛性,其實脆弱。

透明的公司在內部可以形成良好的自我對沖機制,颱風來了,部分風力在公司內部都已經對沖掉了。有些公司卻沒有任何的可能去推翻上層意志,媒體報道一來,硬著陸,臉著地。

我一直覺得萬科是一家很值得關注的公司。上半年我寫過一篇《鬱亮新政300天》,裡面的每一個內容都是自己去突破的,和過去一樣,我沒有拜託萬科品牌部給我做任何支援。

我唯一要確保的是,突破的深度和真實。為此我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付出了很多的精力與時間,這並不容易。

如果這樣的報道出來後,被直接要求刪除或者做其他處理,你們一定有機會感覺到我的憤怒。

在這一點上,我要給萬科的品牌部點贊。入行以來寫過不少萬科,他們的反應都在我可接受的範圍內。

我過去還寫過許多家公司的報道。

其中有一家公司也是相當有意思,我客觀報道了他們的戰略調整。結果,這家公司的老闆一直對我耿耿於懷,有一次還在私人酒局上不斷點我的名字,抱怨這篇報道。

在座都是身價幾十億的大佬,你們想一想,那場面是不是很尷尬。

還有另一家公司,只要董小姐寫到它,就會有固定一小撮人來對我人身攻擊。嘖嘖嘖。

格局還是要大一些,公司裡哪裡有那麼多秘密呢。如果所有東西都諱莫如深,只准自己釋放信息,不允許記者有自我突破能力,這個行業該有多boring。

在公司裡,讓信息暢通,不管是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一樣重要。

以前有一位大佬跟我說過一句超級牛逼的話,他說,能夠改變人的,不是時間,也不是機遇,而是資本。資本對人的異化才是最大的。

深以為然,所以才要警惕。

房地產報道行業被資本驅使的情況相當多。而我希望那些認真寫深度報道的記者,比誰都過得好,他們的付出要和收穫成正比。

我不希望看到優秀的同行離開行業,不希望劣幣驅逐良幣。

有時候,堅持不合時宜也是一種勇氣。

九,為什麼董小姐能夠持續突破爆料+深度大稿?

耿直如我,決定直面這個問題。

因為,每次董小姐出去見人,都會碰到用特別不解的眼神看著我,向我提出這個問題的人。

老實說,我覺得,能這麼問的你們也挺奇怪的。

聽到過好多坊間猜測,每一個都笑死我了。

有一天,有位讀者傳給我這張圖,說他在知乎上看到,有人提問我到底何許人也,為什麼有這麼多資源和內幕消息。

董小姐|内部分享:地产圈九大最新未解之谜

你說我驚訝不驚訝。

其實,很多方法論都特別簡單,但堅持的人比較少而已。我一直相信,你寫的每一個字,都會在半年或一年後對你的職業生涯產生價值。

怎麼做呢?

第一,保持好奇心,永遠不滅的好奇心。

第二,業務上,不要輕信任何人,有個道理是對的,就算是你媽媽說的話也要去驗證下。

第三,不要厭倦採訪。多思考,多辯論,多預測問題,然後求證。

第四,讓你過去的作品說話,用作品打消採訪對象的疑慮,你的作品才是最好的形象說明。

第五,尊重每一個人說話的權利,挖掘他們說話的動力,切忌想當然。

類似的道理我還可以列舉很多,所有笨方法的前提是,真的熱愛你所做的工作,相信它的價值。

這個行業會天生的要你關注讀者的反應,關注報道的反饋,變得過於在乎外界的看法。

其實,堅持自己的定力和原則,更重要。不要整天想著迎合外界,就做自己,堅持下去,你就能得到你應得的獎賞。

不好意思,小雞湯又來了一碗。

這就是我現階段的看法。分享給了《財經》的同事,也想分享給更多人。

希望未來能夠並肩戰鬥的人越來越多。

北京今天大雨,又是涼爽的一天。早安。

PS:對於這些問題,你的回答會是什麼,歡迎留言告訴董小姐~

董小姐|内部分享:地产圈九大最新未解之谜
董小姐|内部分享:地产圈九大最新未解之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