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中國歷史上歷次人口大遷移的深層原因

我國曆史上無數次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對於我國人口分佈狀況的形成有著巨大影響,它在客觀上大大促進了我國多民族的融合和經濟文化的交流,從遷移的原因來看主要有政治需要、戰亂逃難和經濟謀生三種。

一、政治需要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後,建都咸陽,為把關中發展成為名符其實的國家政治中心,“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估計人口總數在70萬以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為了戌邊和開發新區,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奪取了河套廣大地區,在河套建城設縣,遷徙內地人民到那裡,發展生產,加強邊防。同年,秦朝派軍隊征服了珠江流域的百越族。秦朝政府在那裡設置桂林、南海、象郡,派官進行治理,還遷徙50萬中原人民到那些地區,與百越族雜居。

揭秘:中國歷史上歷次人口大遷移的深層原因

西漢初期,為了“實關中”,劉邦繼續由關東向關中大規模移民,總數不下30萬人。西漢中期隨著對匈奴戰爭的節節勝利,武帝組織了向西北邊疆的大規模移民,總數70餘萬人。此外,漢武帝還派人到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在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建立郡縣,加強內地同西南的聯繫。

為了接受漢族的先進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從而使大量的人口從內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遷到河南一帶。

揭秘:中國歷史上歷次人口大遷移的深層原因

從16世紀開始,一些歐洲殖民者相繼來到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進行侵略活動。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1557年以後,他們在澳門私自擴展土地,建築炮臺,設立官署,開始了對澳門的長期佔據。在鴉片戰爭中,英國強迫清政府割佔香港,這樣大量的外國人口遷移到我國居住。

明末清初,漠西蒙古中的土爾扈特人西遷到伏爾加河下游遊牧,因不堪沙俄的控制和壓迫,於1771年在首領渥巴錫領導下,發動武裝起義,歷盡艱辛,長途跋涉,終於迴歸祖國西北。

二、戰亂逃難

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為躲避戰亂,大批北方居民遷居江南,帶來了先進的耕作技術,吳國境內的少數民族山越和漢族一起,共同開發江南。

西晉末年,許多北方人為逃避戰禍遷往南方。317年逃到江南的官僚、貴族、大地主,聯合江南大地主建立了東晉。這一人口遷移過程一直持續到南朝,北方農民的南遷,為南方增加了勞動力,也帶來了比較進步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他們同南方勞動人民共同開發了江南地區。

揭秘:中國歷史上歷次人口大遷移的深層原因

五代十國時,許鄉中原人民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裡的勞動力,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北宋末年,由於戰亂,北方居民為逃避災難,大批人口南下,進一步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建國前,由於軍閥混戰、日本侵略、美蔣壓迫,許多人為逃避戰亂,背井離鄉,出現了“闖關東”(河北、山東向東北遷移人口)、“走西口”(山西向內蒙古、甘肅向新疆遷移人口)、“下江南”(四川向雲南貴州遷移人口)等習慣性人口遷移特點。從19世紀初到建國前的五十年間由關內遷到東北的人口就有3000萬左右。

三、經濟謀生

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南匈奴遷到河套和陝西、山西北部一帶,同漢族人民交錯居住地一起,共同生活,彼此融合,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西晉時期,西部和北部邊境地區,生活著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族。他們原是我國北部和西部廣大地區的遊牧民族,自東漢開始陸續內遷,至西晉初年,內遷的匈奴、鮮卑、羯等族共有幾十萬人,氐族和羌族有50多萬人,他們居住在今甘肅、陝西、山西、以至河北、遼寧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

揭秘:中國歷史上歷次人口大遷移的深層原因

唐朝以來,有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國一些地區定居,元朝時候,又有大批遷入中國,他們同漢、蒙、畏兀兒等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融合,開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唐朝末年,契丹族(原住遼河上游)勢力不斷擴大,許多中原人民來到契丹境內,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契丹族迅速強盛,後來建立了遼國。

元朝統一以後,許多漢族人民來到邊疆地區,為那裡的開發作出了貢獻,邊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等雜居相處。

從唐朝開始,我國就有很多人到南洋(東南亞)一帶謀生。鄭和下西洋以後,更多的中國人去到南洋,他們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積極投入南洋的開發和建設,華僑的辛勤勞動,促進了南洋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建國後的我國人口遷移可分為自發的和有組織的兩種方式,逐漸形成了黃河下游、長江下游、四川省和湖南省四個主要遷出地區。黑龍江省由近百年來的人口遷入最大省,近年來變為最大的人口遷出省。原來遷入很多的青海、西藏、新疆等西部省區也變為遷出省區。近年來人口向西遷移的主要是蘇、浙等東南各省的能工巧匠和個體商販。改革開放以來,農村人口遷入城鎮的“農轉非”,務工經商的“下海潮”和“打工潮”已成為我國目前人口遷移的主要傾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