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望氣,談笑殺人

歷代開國帝王都有望氣宗伴隨左右,民間流傳天子望氣術是軒轅黃帝觀察地理山河世間萬物所開創了一門用於判定吉凶禍福的一種方法又叫軒轅望氣法。經過千百年傳承,此法多用於民間術士,法師觀地理陰陽,查吉凶禍福千里望氣。歷代著名可以歸於望氣師有的人物有:伏羲、神農氏、九天玄女、鬼谷子、黃石公、張良、諸葛亮、張道陵、郭璞、李淳風、袁天罡、陳摶、劉基,這些人物無一不是開創了一個時代或是在關鍵時刻左右了時代發展軌跡的人。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他們就是天子望氣,談笑殺人!

天子望氣,談笑殺人

九天玄女授黃帝以六甲兵符,滅蚩尤,一統華夏;鬼谷子,收徒蘇秦、張儀、孫臏、龐涓,顛覆春秋各國;黃石公授書餘張良,遂成強漢四百年霸業;諸葛亮輔佐劉備成就蜀漢。郭璞著《葬書》《玉照定真經》,開地理堪輿之先河;李淳風、袁天罡、楊益、陳摶、邵雍、劉基無不開望氣風水之新局面,對後世影響深遠。

氣分有黃紫赤白青,天下貴極與富極之人皆可望氣辨理,故稱之為天子望氣術。公元750年前後,大唐開元年間。某日,唐玄宗李隆基晨起,站在長安城的含元殿上眺望遠山,猛然間,看見一條白龍橫臥于山中。他問左右的人,是否看見了什麼異象?大家都說沒看見。玄宗急忙下令,速把王元寶叫來問問。王元寶到後,定睛看了一會兒,說:“我看見一個白色的東西橫在山中,但看不清它的形狀。”玄宗嘆息說:“我聽說至富可以比得上貴。我是天下最貴的人,元寶是天下最富的人,所以能看見。”

據悉學習天子望氣除了精通理論意外還需鍛鍊肉眼和對氣得感知靈敏度:需找一處山川大澤,在日出的時候對著太陽,正午的時候,日落的時候,子夜的時候,用眼看透重重霧氣通過鍛鍊,使人對自然,加深瞭解,鍛鍊人體感知,提高人體對事物的感知能力。使人能夠憑藉敏銳的感知能力預判人、事、物的發展趨勢和走向。另外在日當中天之時,選取黃豆、青豆、黑豆、紅豆、紫豆,對日觀之,然後進入一漆黑環境,以能夠辨別各類豆種顏色為觀氣得法。

天子望氣,談笑殺人

秦始皇橫掃八荒,統一六合


縱觀古今在朝代成立之初往往會出現望氣宗師為君王察形勢、斬龍脈。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滅六國後帶領群臣東巡,路過丹陽境界時,隨從史官占卜稱:雲陽有“王氣”。秦始皇怕丹陽出皇帝奪他的江山,所以立即下旨破丹陽的“風水”,其中一個“舉措”,就是將帶有“王氣”的“雲陽”縣名改為“曲阿”縣。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為了破“風水”、斬斷“龍脈”,於是派“赭徒”(罪人)鑿開了丹陽的北崗山(大致在今新豐一帶),引長江水穿過丘陵地帶,過丹陽,直下江南平原。鎮、丹通江水道與奔牛運河自然連接起來,這為隋煬帝開通整個京杭大運河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將經由丹陽的馳道修建的彎彎曲曲,用以斬斷當地“龍脈”破“風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金陵。秦始皇深深被這裡虎踞龍盤的氣勢所吸引。但是,陪同左右的是方士常生、仙導卻沉默寡言。秦始皇問:“金陵形勝,氣象萬千,兩位何故沉默寡言?”兩位方士憂心忡忡地對秦始皇說:“金陵地形險要,氣勢磅礴,乃龍脈地勢,王氣極旺,若不採取對策,五百年後會有天子坐鎮!”

秦始皇大驚失色,他自認為自己是始皇帝,自己的子子孫孫永為天下一統的皇帝,怎能容忍金陵有別的天子出現?於是趕緊詢問對策。兩位方士指著不遠處的方山說:“方山地處金陵東南,你看,方山頂部平坦如官印,人稱天印山。天印,自然是上天賞賜的官印,決定了金陵之地的王氣興衰和吉祥命運。斷了方山龍脈,就是阻隔了金陵的王氣。再引淮水貫穿金陵,通達長江,讓這條秦淮河衝盡王氣,陛下就可以高枕無憂,皇帝之位千年萬世、萬萬世了!”秦始皇見金陵城北的獅子山、馬鞍山氣勢宏偉,於是命令將此兩座山也斷了山脈,並將金陵改稱為秣陵。秣陵意為飼馬的草料場。在秦始皇的命令下,大量軍士開始了行動,方山被截斷,淮水也貫穿了南京城。

天子望氣,談笑殺人

鍾阜龍盤,石城虎踞


關於金陵另有說法:

春秋戰國時期,南京城還沒有成為城的時候,先是吳王的屬地,後來被越王佔領。接著,楚王又趕走越王,駐軍江邊的獅子山。有一次,楚王巡視自己的疆土,登上獅子山,環望四周,看到此處風景雄麗,喜悅之情油然而生。可是突然,楚王的臉色由晴轉陰。大臣們忙問原因,楚王煩躁地說:“這地方風景雖好,但王氣太盛!”大臣們表示要想法子解決這個問題,不能讓這裡再出帝王,於是徵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有一巫師來應徵,設計了一個方案,即在獅子山上埋一批黃金,用黃金鎮壓此地的王氣,可保不再出帝王,此乃黃金“鎮王氣”。楚王同意後,大臣們馬上操辦在獅子山頂挖坑砌磚,埋下一批黃金。

按皇家習慣,一般地上的建築物稱為宮,地下的建築物稱為陵,埋金子的地方自然就叫“金陵”了。這個地方最早的名字就是叫“金陵邑”,“邑”是比“州”級別低點,比“縣”級別高點的軍事重鎮的建制。從此,這個地方就有了金陵的名字。

從此以後這座王氣旺盛的古城,定都於此的六個王朝,卻都短命,東吳69年,東晉102年,南朝宋59年,齊23年,梁55年,陳32年。後來,明初定都於此,一世而終,僅僅50餘年。太平天國建都南京,維持了9年;有人認為,楚王埋金以鎮王氣,風水沒了;有人認為,是秦始皇斬斷地脈,斷了龍氣。

秦始皇鎮劉邦王氣

天子望氣,談笑殺人

劉邦斬蛇起義


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遊到彭城(今徐州)豐邑一帶時,術士發現豐邑有“水龍之勢”,於是秦始皇立即令人挖溝埋劍斷,以斷這裡的“龍脈”。劉邦能當皇帝,在徐州那邊有不少傳說,最流行的是劉邦祖墳葬到風水寶地上。

傳說在劉邦出生時,正碰上秦始皇巡幸到豐邑,術士感到這裡地氣太旺,便上報秦始皇,稱此處有當有“蛟龍出世”。

據託名堪輿宗師、三國志著名術士管輅的《管氏地理指蒙》,中國境內除了三條山龍外,還有五條“水龍”——

“北以河汾為宗,東以江海為宗,西以川洛為宗,南以閩浙為宗。謂山不獨貴承其宗,水亦各有其祖宗也。河(黃河)水出崑崙山,汾(汾河)水出太原、晉陽山,江(長江)水出岷山,洛水出冢嶺,浙水出歙縣玉山。”

其中,以長江、黃河兩條水龍氣勢最盛。黃河之水發源最遠,但河水四時皆濁,造化不可妄測,五百年一澄清,明主應之;長江之水為四瀆之長,其勢浩蕩,九曲迴腸,為養龍之水。

沛郡則有淮泗之水,處江淮之間,豐邑就因為有豐富的水源而得名“沛”。在古代,當地人以蛇為圖騰。“龍”即蛇的化身,“蛟龍”就是一種水蛇。劉邦在當了皇帝后,民間便據此說,稱他是“蛟龍之子”。

聽術士彙報當地誕生了“龍”後,秦始皇遂下令,把豐邑最近一段時間出生的男嬰全部殺掉。同時,又在當地壘築高臺,鎮壓王氣;挖溝埋劍,以斷“龍脈”。湊巧的是,劉邦的父母當時帶著劉邦去了沛縣,逃過劫難,“豐生沛養漢劉邦”的說法,就是這麼來的。

但秦始皇的所作所為,枉費了。死後三年,天下就開始造反了,陳勝、吳廣率先起義,劉邦、項羽隨後跟上。最終,嬴姓天下讓劉邦這位“蛟龍之子”奪得。南唐詩人朱存有感於此,曾詩性大發——

一氣東南王鬥牛,

祖龍潛為子孫憂;

金陵地脈何曾斷,

不覺真人已姓劉。

傳說中劉邦命理確與蛇有緣。據《史記·高祖本紀》(卷八),當年劉邦在送囚徒到驪山為秦始皇修造陵墓,行至今永城縣芒山一帶時發生變故,劉邦曾親手斬殺了一條擋道的大白蛇。斬蛇後,劉邦宣佈起義,順風得雨,最終當上了皇帝。原來劉邦斬的不是蛇,而是神,是化為蛇身的中國古代五帝之一的白帝之子,而劉邦自己是赤帝之子。

袁天罡、李淳風斬龍脈

天子望氣,談笑殺人


貞觀年間,袁天罡和李淳風是享譽朝野的風水大師,唐太宗為了斬龍脈,保李氏江山首先就想起他倆要求他們察全國山川形勢,定龍脈走向,望天子氣,斬龍脈。"

​袁天罡和李淳風二人所查勘的光是那比較雄壯秀麗的龍脈,都有千條之多。它們自崑崙而來,或有數里、數十里,數百里之異,其所蔭者也有小福貴,大富貴的區別,但一般都沒有天子之氣。等他倆來到黃河邊的曹州境界時,袁天罡忽然望見一條金光閃閃的龍脈,那龍脈氣勢非凡,黃光若隱若現。隨口說出幾句口訣:“先看金龍動不動,次察血脈認來龍。山川相輔何為龍?只緣活潑比行蹤”。李淳風說:"要不要用鎮龍砂壓一壓它的氣勢?"袁天罡說:"不用了,此龍脈有蛤蟆精之邪氣,專克我的鎮龍砂。此處必出一個殘暴而嗜殺如命之人,要用遁龍符約束他一下,這樣他到頭來也是為人作嫁。"袁天罡說的這個蛤蟆精是誰?他就是黃巢。在袁天罡說這話200多年後,有一句童謠在曹州流行:"金色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不久,黃巢造反,拉開了唐朝滅亡的序幕。

​880年冬天,黃巢進入長安,實現了他小時候的誓言:"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旋即,黃巢即皇帝位,國號"大齊"。然而,亡唐者黃巢,而黃巢不能有唐,都被他的大將朱溫把勝利果實竊取了,黃巢這個"菊花蛤蟆精"只是曇花一現。

劉伯溫斬龍脈

天子望氣,談笑殺人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劉伯溫此人在民間傳說之中,地位已經和諸葛亮並駕齊驅。有言道,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這一統江山,正是說的劉伯溫助朱元璋平定江山的汗馬功勞。劉伯溫的軍事才幹是否能和諸葛亮相提並論暫且不談,但他所著的燒餅歌確實和袁天罡的推背圖同為史上出名的預言鉅著,據說已經有很多事情得到了證實,讓人細思極恐。

得了天下的朱元璋對龍脈之事十分信奉,為了保證他老朱家能世世代代坐穩王位,朱元璋命令劉伯溫在全國各地找尋龍脈並且將其斬斷。於是,劉伯溫就帶著大軍,在全國各地觀測地形,尋找龍脈。傳說他先在無錫龍山找到一條龍脈,派人挖土掘井,斬斷了這條龍脈。隨後,他來到了甘肅蘭州皋蘭山,發現了龍脈,劍劈龍頭四處設下伏龍墩,斬斷龍脈。總之,劉伯溫不辱使命四處奔走,可謂盡心盡力,斬斷了無數的龍脈,但最後唯獨放過了長白山這條龍脈。劉伯溫帶著一行人馬出了山海關直奔東北而去,到了赫圖阿拉城(今遼寧撫順新賓縣)劉伯溫停住了腳步,因為他推算這就是牛人出生的地方。但是這裡沒有異常情況,他抬眼望向東北長白山方向,但見有八條龍在天空“龍飛鳳舞”的鬥來鬥去,好像有一場惡戰。

劉伯溫此時不敢怠慢,擺開八仙桌,燃起七星燈,上香燒黃表紙,口中唸唸有詞,雙手合十,口含雄黃酒,“噗”的一口噴向寶劍,念動咒語,“斬龍劍”嗖的一聲飛向了長白山方向,老劉用意念驅動寶劍,三下五除二斬下了七條龍,最後剩下的那條龍懸在半空不動了,上不來,下不去。

劉伯溫覺得只要不落地,就不會生成龍脈,再者說了,東北200年後出皇帝滅明朝是天意,天意難違,人不可逆天而為,劉伯溫可不想學諸葛亮,“留的一線,日後好見”何必斬盡殺絕。

200年後,努爾哈赤封禁了長白山。劉伯溫沒有斬長白山的龍脈,是因為他推算出了200年後,清朝會滅亡明朝,天意不可違才沒有斬龍脈。這棵樹到清朝滅亡後,才慢慢枯萎了。

山川有形勢,人面亦有氣勢

天子望氣,談笑殺人

面相十二宮


天氣色看三陽,夏季氣色觀印堂;

秋天只觀年壽上,冬季地閣現白光。

這是古時流傳下來的一種相法。春天到來,萬物復甦,青色宜在三陽之上。夏季火旺,紅紫色宜在山根、印堂。秋天金旺,黃白二色宜發於年壽[土星]。冬天水旺,則看地閣水星宜白宜明。這只是觀其大概,還要以看十二月、四庫、四偏、四正為主。辰戌醜未為[四庫],子午卯酉為[四正],寅申已亥為[四偏]。要想測知某事吉凶,即在本宮上看後再細細考究其它方面。

人的氣色乃是體內五臟六腑的外在表現,有青、黃、黑、紫、紅、赤、白等七色之分。

青色乃是肝經所發,多出現於三陽、臥蠶、魚尾等地方,在青色之宮如發在春天,反而能有小利,如果發在天庭,印堂之上,主人七日內必死無疑;如果發在鼻頭上,主一年內必亡;如發在年壽上,註定暗生疾病突出惡變;如發在雙耳,主傾家蕩產;發在口角地閣,註定一月終壽;發在邊地,主人牽連牢獄之災。只要青色發在本宮,不過昭示著人多憂愁之事。這種青色不論發在何處,應當明亮發光,方保無事;如果暗色滯留不褪,必定會有凶事。

黃色是土星,印堂則其本位。大凡黃色乃是脾土的壯氣,多發在印堂土星位。書有云:滿面紅黃光現,主發家聚財,人身安康。青黃色現於鼻上,人必定可得橫財。這是氣色相法中妙法,不會誤人大事。紅黃色只宜發生在土星之位,其它之地均不宜出現。如果印堂發黃,還應當配以紅色方為妙相。如若紅色沒有出現,也是不利之相。

三十歲前後,金木形人印堂出現紅黃,註定可發大財;三十六歲以後,水土形人若印堂出現紅黃色,反而會家業大敗。黃色發於邊城,主人壽命將不長久。黃色現於口角,此人即死無生。黃色發於土星,印堂之外,預示著人命運不吉,求謀之事難以成功。若於三、六、九、十二月,黃色發於本宮,就註定此人得財得利,福星高照。辰、戍、醜、未乃土星的宮分,辰月宜顯青黃色,戍月宜顯白黃色,未月宜顯紅黃色,丑月宜白色和暗黃色方為妙相。

赤色乃是由紅色演變而來,多因乾燥受熱而出現,大多顯示在準頭、年壽二處;其它部位很少出現。夏天只忌諱年壽發赤,否則註定此人有災難或者牽連口舌之爭。夏季,大多數人身上發赤,只怕年壽發赤,其主:有口舌官司或疾病災禍。年壽之處如準頭等地方都不忌赤色。如赤色顯身在春、秋、冬三季,無論出現在何達何宮,都註定大運不吉,因此,赤色都在皮外;紅紫色在皮內,身上出現紅紫色,輕則口舌之災,重則主人身亡。火土二形人還可免去一半災禍,金木二形則為大忌,水形之人雖不忌諱紅色,但也以赤色為災。

紫色和赤色大不相同,紫色是由心經所發,紅色所變而來。大凡紫色多出現在印堂、三陰、三陽、天庭等處。一般來說,紫色都是有財有喜的兆頭。娶妻生子顯紫色方可成事。紫色不現其事不順。紫色不宜出現在水星上下,紫色若顯於水星上下則主其人要受大驚。

紅色是心經的正色,主發財遇喜。此色多出現在印堂、顴骨、準頭三處,其它地方很少顯現。紅色宜明亮滋潤,或者以一點、一粒、一絲出現為人之妙相。紅色如豆如米粒之形狀,則以三、四、五、七之形分佈為佳,不宜大片出現。紅色出現而內外俱有所應,乃發財之色,春夏兩季最好,而秋冬則不宜。

黑色是水色,乃由腎經所發,無論現於何處,都主災禍。如果火形人身體某一部位出現明亮黑色,註定他不日可發大財。黑色成點是為膀胱的顏色,主人三週內亡身。病人發黑預示著身體痊癒,死而復生。如果黑色之中間雜黃色,註定此人命將歸西。老年病人則忌黃色現於口角,反而不忌黑色。

白色出現主人身亡。木形、土形之人顏面多白光,是大凶之兆。白色出現在各個部位都不是好事,只有冬季時節,在人的地閣顯現方為妙相。其它月份出現在某些部位,如果形狀成點成絲則主人將有孝服。白色散者倒也無妨,白點大若黃豆,成絲成線狀若新蠶,這種散形則可以不忌。

暗色乃是體內濁色上升而造成,不分五臟,橫生滿面,表裡不明,難分宮位,因此稱之為暗色。書中有云;長年暗色不退,註定人生大困,事事難遂人願,必然好事多磨。赤色過重為暗,青黃過多也為暗,三年以後暗色方能消退。俗語也有:一衰要三年。

滯色是由下元濁氣產生。皮土不和,五臟不調,故此出現滯色。土形人雖然不忌滯色,但是有滯氣要有紅潤之色,若是滯色深暗也是不詳之兆。人一但出現滯色,需要九年以上方能消解[剛好五行生肖的一整輪,前後十年]。滿面滯色之人一生貧困,不交好運。古人說:神昏氣濁,貧窮之人也。就是指這種現象。還有一相法說:老人不宜色明放光,少年不應色暗無彩,即使面帶滯色也倒也無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