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落空,“银十”可至?

规律是用来打破的。这回印证在楼市上了!

楼市素有“金九银十”之说,但今年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从全国到西安,都没见“金九”!一向强硬看涨房价的任志强先生,今年也“改口”称,在“城市化之后”房价会迎来下跌。

“金九”落空,“银十”还会如期而来吗?

—— 壹 ——


9月份,全国多地消失已久的“折扣”重现楼市;“学霸”万科突然喊,要“活下去”,让一帮“学弟学妹”摸不着头脑。

媒体报道,9月中旬,北京城建推出的8个项目,均出现打折,最低79折,部分88折。泰禾项目全款付,可7折优惠。

恒大自8月30日至10月8日,针对旗下280个城市646个楼盘推出了特惠活动,全国住宅楼盘全部89折、全国商铺6折起,首付款可以分期,最低首付仅需5%。

阳光城则开启“千亿攻势”特惠购房季,根据区域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降价策略。

成交量一直是楼市最直观的指标。中原地产监控的数据显示,传统旺季的9月成交量也较为平稳,显示正在“理性回归”。

9月,北京入市的20个限竞房项目9826套住房,截至9月25日网签仅有1633套,网签比例只有16.6%,实际销售只有40%左右。正是眼下楼盘成交的一个缩影。

虽然网签数据有滞后,整体看全国一二线城市,9月楼市成交量环比8月均无明显上涨现象,楼市告别“金九”已成为定局,北京、南京、深圳、宁波、福州等典型城市的库存并且有不同程度上升。

在北京等地重现的“打折”情况,西安9月下旬开盘的非主城区项目中,也普遍出现。从7、8月份的零星到9月份的多个,折扣重回楼市。

—— 贰 ——


进入9月份,西安连续推出多批次的房价公示,在上半个月意向登记楼盘较为集中,但登记人气和开盘认购率总体呈下滑趋势。

9月西安楼市的表现既有全国共振的因素,也有自身个性的原因,总体看,有3个因素影响较大。

一是预期变化。预期的变化说来就来,在8月底苗头初现,在9月份分化明显。本微调查有1100余人参与的结果显示,对新房市场持看平和看空的占比超过70%;链家西安对有600余人参与的二手房市场的调查显示,约60%的人士对二手房市场缺乏信心。

二是供给侧改革方案“补刀”。9月14日,《西安市深化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发布,自2018年起,全市40%的土地用于建设公租房和共有产权房,2018-2021年,将建设35万套公租房和共有产权房。重点解决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各类人才、院校毕业生、农民工住房和相应的子女入学、就医等配套问题。对商品房市场的预期分化,造成一定影响。

三是学校与售房“不关联”。9月21日,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罕见地联合发文:禁止将房屋销售与学区、学校关联!学校不与房子销售关联,不仅打击了“学位房”,也对对冲着学位和学校去买房投资的人心理造成影响。

于是,我们看到,在多方因素的促使下,一些楼盘的登记人气“明显不足”,冷热分化态势进一步明显,到了9月底,楼盘开盘认购率也出现明显分化,主城区没有优惠还依然保持高位,非主城区有了优惠但却下滑明显。详见《8盘开盘:优惠再现,分化明显!》。

—— 叁 ——


在过去两个年头的国庆小长假,多少还是买房的好时机。2016年的国庆,外来置业搅活了楼市。2017年的国庆,房源也很多,有预售证的,看中了,就可以交钱买房;没有预售证的,也可以交钱订房。

2018年的国庆,大部分楼盘只能看不能立即买,因为要通过意向登记和资格核验,且有公示期,7天是不够的。少数盘虽有预售证,可以买,但又未必能看得重。“银十”会如期到了吗?关键看下半个月。

从目前市场的情况看,虽有国庆长假会对十月的楼市带来营销量增的压力,但西安楼市的“银十”会如期出现:

1、前有积压房源待释放。截止目前已进行价格公示的36盘、11000多套房源,有望在10月份释放,总体供应量约有110多万㎡,按照7、8两月的成交量来说,10月份成交量在90万㎡左右,应没啥悬念。

2、后有“禁土令”倒逼赶工。进入11月将是“禁土令”再次施行时间,不少项目的施工进展收到影响。这对年内有销售额刚性要求的房企来说,必须在这之前的1个半月里,加紧出货。市场上可售房源量还会增加。

3、刚需置业把握新契机。从抢房的人逐步减少,摇号中签率提高;到楼盘折扣再现,成交价出现难得的松动,当前应该是西安楼市刚需置业的好时机,错过了9月,再错过10月,今年还买房吗?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综上所述,10月西安楼市的“银十”可至,并且随着各盘结存的房源增多,市场平稳态势可延续到年底。

“金九”落空,“银十”可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