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心脏病总在秋天夺命?心脏病患者如何“安心保命”?

肖正余


随着寒冷天气到来,心血管疾病专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旺季”,患者人数骤然增多,心脏内外科一床难求。那么为什么心脏疾病患者易在此时发病呢?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脏疾病的进展也是如此。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之源,其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保护机制并有较强的储备力和代偿能力。当疾病发生后,心脏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维持其泵功能,使人体得以正常运转。但随着疾病发展或有一些特殊诱因导致心脏自身调节无法满足或来不及满足机体需求时,即会出现失代偿的情况。这时,人体才会感觉到胸闷、胸痛、心悸等不适症状,甚至严重情况下出现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塞、主动脉夹层等致死性危机事件,导致猝死发生。简而言之,心脏病的形成就像给人体布置下了不知何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就等时机成熟和诱因合适,就会爆发。

秋季,由暖转寒,正是心脏病症状易发的诱因之一!

以成人心脏病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例,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血管壁损伤修复和炎性反应使粥样斑块在血管壁内形成,并逐步导致了管壁的硬化和管腔的狭窄。由于冠状动脉的储备能力(充足的压力、流量和众多分支血管的保护),轻度甚至中重度的,在日常生活的负荷下,都不会引起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但是周围温度的骤然下降,势必会引起体内激素水平改变,从而引起心率增快、心脏收缩力增加,加速血液循环,提高代谢水平,这必然加大了心脏的负荷,同时,寒冷容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就像腿抽筋),使血管狭窄进一步加重。一方面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供能减少,就直接引发了心肌缺血的发生。这也就是寒冷天气易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的基本原理。

那么,如何“安心保命”呢?

首先,防大于治。冠心病、瓣膜疾病的形成,绝不是只在中老年后才开始的,因此不要在青年时就过分挥霍自己的身体,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生活习惯(低盐低脂饮食、戒烟、定期运动、控制情绪、勿熬夜),健康的心态,都会使病魔远离自己。

其次,定期的体检,发现自身的潜在的致病风险因素或早期病变,积极干预,减缓病程的发展。

再者,罹患心血管疾病后,至正规的医院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即可时不要预防性的放支架,而该搭桥时不要因为担心创伤用支架来将就),并规律、规范药物治疗,不要随意停药或听江湖游医的“祖传秘法”延误治疗。

最后,季节变换,注意保暖添衣,中老年人要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在昼夜温差较大时的室外活动、过度劳累;饮食上,“秋膘”不要过分贴;控制情绪,勿过分激动,以免诱发心血管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