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许作贾,从恒大与贾跃亭互咬看新势力造车末路:想学李书福?

国庆收假回来,汽车行业最热闹的一件事,莫过于恒大健康产业集团一纸公告痛斥贾跃亭这个负心汉,花光了许家印给的8亿美金后居然还要把恒大甩了!

弄许作贾,从恒大与贾跃亭互咬看新势力造车末路:想学李书福?

这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更何况在贾跃亭已被贴上老赖这个标签的情况下,10月3日那一出法拉第未来(FF)创始人贾跃亭在香港向国际仲裁中心提出要将恒大踢出局的诉求,就变得有点恶人先告状的味道了。而这一切,都聚焦在钱上:贾跃亭半年花光了恒大的8亿美金,又向恒大提出再提前支付7亿美元未果,双方蜜月期结束。

玩了这么多年的房地产,估计许家印也没整明白,8亿美金怎么半年就花光了呢?造车有这么烧钱吗?那么多新势力造车,不是融资个几千万就干上了吗?殊不知,造车可不比造房子,拿到地就成功了一半了。从设计出车到造出车再到交付给用户,完全不是一码事,况且法拉第未来如今还徘徊在造出车的阶段。这个阶段到真正能给到用户手上,仍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正是需要花大钱的时候。

弄许作贾,从恒大与贾跃亭互咬看新势力造车末路:想学李书福?

在整车设计阶段,新势力造车可以将很多工作打包外发,如造型设计、内饰设计。另外还有很多工作有台电脑、服务器就可以完成了,如零部件造型,整车性能仿真等。

在车型开发阶段,很多工作依然可以打包外发,如模具开发,零部件开发选型等。这些工作,和互联网公司的工作没有多大的区别,都可以轻资产来玩一玩,高薪招一批人,买点电脑,租个办公楼就行了。

但真正整车试制出来后,烧钱的事就一项项接着来了。经历过这么些年发展,汽车再也不是当年李书福造车喊的:汽车就是两排沙发再加4个轮子。以前新车试制出来之后,找个路跑跑,能不散架就敢上市卖了,除了喇叭不响其他都响的车消费者也能接受。如今,一台新车试制出来,有着一大堆的性能需要一一验证,可靠性、安全性、操控性、经济性、舒适性等等,哪个方面不过关就可能面临上市扑街的下场。

弄许作贾,从恒大与贾跃亭互咬看新势力造车末路:想学李书福?

这些试验验证项目,很多都严重依赖于重资产设备的投资,其中又以进口设备居多。如简单一个空调性能的匹配,就涉及到整车高温性能(空调降温)、整车低温性能(空调采暖)、整车除霜除雾、空调能耗等试验,这些测试需要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仓中进行,里面要有模拟整车路况的转毂,还要模拟整车风阻的风机等设备,造价在数百万到数千万不等,若是匹配四驱车则更高。这种环境仓还用来进行新能源车续航里程测试、燃油车排放测试、整车加速性能测试等,往往一个还不能满足研发进度的需求。

弄许作贾,从恒大与贾跃亭互咬看新势力造车末路:想学李书福?

另外,现在用户对整车的噪音(NVH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电动车,本来就没有发动机,车内静音等级要求就更高了。这个测试要求在整车消声室中进行测试(汽车网站上那种拿个声噪计在路上测一下多少分贝的和实验室测试相比,简直就是小儿科)。除了和上面说的封闭的环境仓、转毂(要求声噪等级更高,不能影响测试结果)等大设备,消声室还需要铺设消声材料,以隔绝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避免声音反射。这样的一个整车消声室,造价在千万级别。

弄许作贾,从恒大与贾跃亭互咬看新势力造车末路:想学李书福?

电动车还有一项是用户非常担忧的,那就是电磁兼容测试(EMC性能)。由于电动车电压高,功率大,很多用户都担心电动车上的电磁辐射会不会对人体有影响,国家法律法规也对整车的电磁辐射有限值要求,这个要求比传统燃油车项目更多,对于电动车来说更严酷。这个测试就需要用到半电波暗室。同样需要一个封闭的环境仓、转毂(要求电磁辐射远低于整车,不能影响测试结果)等大设备,电波暗室内需要铺设吸波材料,以隔绝外界环境噪声影响,同时避免电磁波反射。这样的一个整车半电波暗室,造价在数千万级别。

弄许作贾,从恒大与贾跃亭互咬看新势力造车末路:想学李书福?

且不说还有投资上亿的碰撞实验室,这些新势力造车企业目前也不会想着去投资的,毕竟碰撞这种测试对他们来说还是太奢侈了,上市前能去天津中心做一两次就算不错了。

当然,也会有读者说,上面那些投资都可以不投,直接委托到外面实验室去做。想法很好,但只能说把造车想得太简单了,单单前面说的空调性能、NVH性能、EMC性能又岂是测试一次就完了的?尤其对于一个新造车的企业来说,哪有不走弯路的可能,甚至为了某项性能达标,来回改动验证个上百次也不为过。除了这些,还有其他上百项测试等着呢(翻开汽车工程手册,有上千页内容专门讲汽车试验)。

再说了,如果把一个研发状态的车(尤其是状态很差的车)拿到外面测试,担心数据泄密且不说,每一次预约试验,排队等待就够呛,恐怕等上市时黄花菜都凉了。因此国内真正造车的企业,没有哪一家不赶紧把自己的测试能力建立起来的(合资车企除外,很多测试在国外就已经完成了,国内只需要进行一些环境路况匹配测试,法规公告测试)。

这些仅仅是设备硬件的投资,围绕这些硬件投资,还需要匹配上有经验的测试人员,实验室设备运作维护费用(设备越贵,维护费用越高),大量场地占有费用(地皮也贵啊),每一次试验资源的投入,这些都是最需要花钱,也是最让投资人不理解的地方:砸钱造了上百台车出来,不卖给消费者却还要花了那么多钱跑试验进行验证?岂不知汽车涉及到成千上万个零部件,可不是手机组装起来那么简单的。

8月5日,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在蔚来深圳中心开业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可以和何小鹏打一个赌,在年底前,不用到12月31日,蔚来肯定能做到交付1万辆。谁输了,就输对方一辆蔚来ES8或一辆小鹏汽车。8月6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社交媒体回复表示接下赌约,并表示谢谢蔚来能够慷慨的送一部ES8,不过同时还表示规模交付比产品发布难。这不是笑话,新势力造车最难的就是交付了。如今马上就要年底了,不交付是死,交付更是死——等着蔚来的将会是一堆售后问题。

弄许作贾,从恒大与贾跃亭互咬看新势力造车末路:想学李书福?

而小鹏汽车则精明一些,一边在进入漫长的测试阶段,一边先看看别人的交付情况。这看似稳妥其实也难以支撑,尤其是何小鹏一句:智能汽车的核心在运营,而不在制造,立即引来汽车领域的抨击。或许句话本意就是说给投资人听的,让投资人放心,造车不难,钱可以继续投,很快就到摘果实了。而造车有多难,估计何小鹏这会心里应该有底了吧。

弄许作贾,从恒大与贾跃亭互咬看新势力造车末路:想学李书福?

那么,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呢?精明一点的如蔚来汽车,赶紧选择去国外上市,如此投资人可以顺利找到韭菜接盘,避免投资打水漂。而更多的新势力就没有蔚来这么幸运了,遇到交付的困难,恐怕更多想的是如何把投资人的钱转个圈,合法地纳入到自己口袋里。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是最不负责的,更何况新势力造车还不一定就是要办自己的事,赚钱才是第一,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贾跃亭半年不到花光8亿美金。

如此"弄许作贾"地造车,恐怕末路不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