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唱:其實不想游,國慶游成雞肋,困局如何破,專家十年沒解決

網友唱:其實不想遊,國慶遊成雞肋,困局如何破,專家十年沒解決

網傳,一網友在旅遊景區被堵在半山腰,興致高昂,高歌周華健的《其實不想走》,還做了點改動,很是應景:其實不想遊,其實我想留。遊客人紛紛鼓掌表達同感。

國慶假期一半還未過,網上關於國慶各大旅遊景點爆棚的消息鋪天蓋地,甚至“最後悔國慶來黃山”上了各大熱搜榜,其實,國人已經見怪不怪了,因為這種事,已經不是第一年出現了,現在,更多的人可能是一種“幸災樂禍”的心態,“虧得我沒去旅遊”,“選擇在家還是明智的”,這樣的言論佔了很多。

但是我們還是要仔細地梳理一下,國慶這一假期,怎麼會走到這到今天這一步的?先看看今年國慶旅遊的現狀吧

1、10月1日有多達1.22億人次出遊,旅遊收入達到1030億元。

2、10月1日14.5萬名遊客在天安門廣場觀看了升旗儀式。

3、10月1日,重慶市渝中區(解放碑商圈、洪崖洞、長江索道、李子壩輕軌站等景點或景區)共接待遊客148.6萬

相關新聞報道:

1、國慶各大景點開啟人山人海模式;

2、國慶後悔出來受罪,旅遊人多導致廬山大客滯留四小時;

3、遊客為了看樂山大佛,排除3個多小時腿發軟;

4、這輩子最後悔國慶來黃山,遊客被堵黃山進退兩難:自己腦子有病;

網友唱:其實不想遊,國慶遊成雞肋,困局如何破,專家十年沒解決

網友唱:其實不想遊,國慶遊成雞肋,困局如何破,專家十年沒解決

當然,列舉的只是這三天來很小一部分的數據,其實,各地旅遊擁擠的報道很多,比所列還要過度的相信也有。可以說,國慶只要出來旅遊,可能無論你身在哪裡,只要是個旅遊景點都是人滿為患,網上有個段子說:國慶期間總共只有兩個景點,一個叫人山,一個叫人海。

國慶節旅遊其實是費力不討好的一項活動,價格高,體驗差,為什麼每年還有這麼多人選擇國慶期間出遊呢?

1、假期調整未取得預期效果。

2007年11月9日,國家有關部門宣佈取消五一長假,並對現有假期進行了調整,調整的原則其中有一條就是“法定節假日調整要充分考慮到國民旅遊需求”,當時宣佈取消五一長假其中有一條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家出臺並逐步實施職工帶薪休假規定,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旅遊要求,又可有效避免因出行過於集中對社會和經濟造成的衝擊,降低交通、安全、市場、環境、企業經營的壓力,有利於廣大群眾開展假日期間的各種活動。

但可惜的是,10年過去了,這一假期調整對於旅遊困境的解決並沒有起到作用,反而旅遊人數過多過集中問題越來越嚴重,這主要原因是假期調整了,帶薪休假制度卻沒有很好的實施。

網友唱:其實不想遊,國慶遊成雞肋,困局如何破,專家十年沒解決

2、帶孩子帶老人旅遊是主因

暑假,雖說孩子有假期,但大多工薪階層除了老師是沒有假期的,所以,往往暑假帶孩子旅遊因為自身沒有假期就成了泡影。而國慶節,父母有假期,孩子也有假期,且時間是同步的,這個時候正好可以帶孩子出去轉轉,以彌補暑假不能帶孩子出去旅遊的遺憾。

另外,一部分年輕人一年工作下來,也只有這個時間段有這麼長的時間可以陪自己的父母,也可以陪他們出來轉轉。在很多旅遊的地方,經常看到年輕人和父母們一起旅遊的場景,這也是促成國慶旅遊熱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網友唱:其實不想遊,國慶遊成雞肋,困局如何破,專家十年沒解決

3、景點信息不透明遊客盲目

很多人選擇去哪個地方旅遊,主要是看網上各種旅遊軟件或網上所推薦的熱鬧景點,遊客更關注的是這個景點是不是一個好景點,且只能看到這一信息,遊客無法提前知曉這個景點會有多少人,能容納多少人,所以,很多遊客都會有僥倖心理:人不會多吧,哪有那麼多人去等等。其實,中國旅遊業發展已多年,而問題每年都基本相同,但就是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措施。景點相關信息的不透明不公開,也是導致遊客扎堆的一個很重要原因。

當然,選擇國慶出來旅遊的原因很多,每個出來旅遊的人可能都有自己不得已的原因,但無論哪種原因,他們最想擁有的是真正的旅遊,是一種通過旅遊帶來一種美好的體驗和情緒的,最不願看到的就是人多,就是花錢找罪受。

網友唱:其實不想遊,國慶遊成雞肋,困局如何破,專家十年沒解決

所以,很多人就國慶旅遊問題提出了各處各樣的解決方案,網友們更是積極參與,有網友直接說,在家裡吃吃喝喝,拉動本區內需,天下太平,這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當然,這種方法是最簡單,但失掉了旅遊應該有的樂趣。我們所有的方案最終立足於“行萬里路”的價值上,即讓人有所得,無論是視覺上的還是精神上的。當然,這個問題,專家們思考了多年,也檢驗了多年,但到目前還是沒有定論,能量君給出以下兩條建議,各位看官不妨出出主意,給專家們一些建議。

1、從緩解的角度來看。在職工帶薪休假還未真正實施到位的情況下,建議恢復五一長假,這樣一年有兩個長假,可以緩解只有國慶一個長假所導致的旅遊人員過多過集中的問題。另外,強制執行帶薪休假,也可以起到緩解作用。

網友唱:其實不想遊,國慶遊成雞肋,困局如何破,專家十年沒解決

2、從景區管理的角度。各大景區應充分評估本景區最大承客量和最佳體驗承客量,由相關管理部門核實後,通過網絡或其他渠道及時發佈,特別是國慶等熱門假期更要做到提前發佈提前預警。所有售票系統相聯,當達到最佳體驗承客量時,無論是現場售票或網上售票都要有提示是否繼續購買,當達到最大承客量時,必須停止售票,以確保景區的暢通和安全。

當然,有人說,要從根源上解決,應該強制執行帶薪假,這可能是對旅遊市場分析不到位所致。中國人旅遊目前大多數情況不是自己有旅遊的需要,也就是說自己一個人來一場說走就走旅遊的可能性或佔比較小,大多是帶孩子或老人的家庭式旅遊。而帶薪休假解決的是個人式旅遊,所以,帶薪休假只能起緩解作用,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困局。

你認為,中國人的旅遊困局到底如何破解?

網友唱:其實不想遊,國慶遊成雞肋,困局如何破,專家十年沒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