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孩子在學校更受歡迎?說的太好了

到底什麼樣的孩子會在學校受歡迎?萬一孩子遇到了社交瓶頸

,家長應該怎麼做?快來聽聽北京史家小學終身名譽校長、全國十佳明星校長卓立先生的經驗之談吧。

一年級的孩子是非常單純的,面對別人的才能,他們不會像大些的孩子乃至大人們那樣,憑空地生出一些複雜的情緒。你確實比我強,我就佩服你——這是這個年齡的孩子真能做到的。

孩子如何在入學伊始能夠在同學中受歡迎,具備這幾個特質的孩子有比較明顯的優勢:有實力、整潔、能掙會搶好協商、會玩耍。

此文過長,百師君為大家劃好了重點,如有耐心可繼續看下去。

▾▾▾

有實力,有真本事,到哪裡都會受歡迎。孩子的世界裡,也是一樣。

學習好、見識廣、有一技之長……都是真本事,如果兼備,就厲害了。

要讓孩子有實力,就要把認真這件事量化。認真就是每天做好10 道口算、全神貫注朗讀 10 分鐘課文……

在學校裡的服裝以舒適得體的運動服裝為主,尤其要避免禮服、小禮服和裝飾太多的服裝。

和孩子一起繪製一張小時間表來建立個人衛生習慣。

書寫的整潔,可以從每個數字、每個文字的高矮胖瘦一致開始。

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願,爭取自己的利益,同時又善於主動提出解決的辦法。

不要把日程安排得太滿,每天都給孩子留出自由玩耍的時間。

幫助孩子提前找個朋友,班級就不陌生了。

孩子暫時被排擠在朋友圈之外,媽媽可以創造幾個家庭一起動的機會,著手給一把力。

什麼樣的孩子在學校更受歡迎?說的太好了

01

有實力

前兩天,我到一年級聽一堂公開課,課上有一個環節,是老師講了一點書本之外的延伸知識,講到了雲岡石窟的故事,並臨時請同學起來發表自己的看法。

全班大多數的同學都沒敢舉手只有一個叫喬玢玢的女孩子把手舉得高高的。果然,她站起來以後,發現她對這一段課本之外的知識非常熟悉。

原來這個喬玢玢在假期的時候,剛剛和爸爸去過大同,在石窟聆聽講解的過程中,有心的父親帶著好奇的孩子,吸收了不少關於洞啟佛像藝術的知識,回來後還做了回憶和整理,所以孩子才記得那麼牢。

喬玢玢的發言剛告一段落,老師還沒有來得及出言誇獎,教室裡就有一個孩子非常用力地鼓起掌,一瞬間,教室甲的掌聲就響成一片了。

孩子們自有對出色與否的天然的判斷力,他們也不會吝惜自己的掌聲和內心的欽佩。而且,這時候的他們,外在的表現和內心的想法是一致的,大可以所見即所得。

什麼樣的孩子在學校更受歡迎?說的太好了

要想在同學中受歡迎,有實力是基礎利器。

這個實力,可以是對課堂知識的熟練掌握,比如,英語句型的流利朗誦、數學口算題的快速準確、語文課上字詞課文的準確理解、獨立看法也可能是課堂知識延伸的開闊視野,就像上文中的喬玢玢同學。

還有可能是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比如,歌唱得很好,在班級的演出上一鳴驚人;舞跳得很好,不管踢腿下腰都嫻熟流暢;或者是會下圍棋,會打籃球,別人都乖乖上音體課,你直接被相關的老師領走特訓……

說到這兒,有家長就會問了:“那我家孩子什麼方面的實力也沒有啊,可怎麼辦呢?” 即使是什麼實力也沒有,可別忘了你的孩子才一年級呀,培養什麼都來得及,都剛剛好開始。

課內不夠強,補補課內,跟功課頂個真兒,我就非弄懂了學透了不罷休;視野不夠開闊,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博物館、科技館、植物園、世界文化遺產……看多了,孩子的眼界自然就開闊了。

實在沒時間、沒條件到處去走走看看,還有紀錄片呢,現在的紀錄片拍得太好了,有時候比去到實地還好看還明白。

什麼樣的孩子在學校更受歡迎?說的太好了

至於孩子的一技之長,學校的音體老師、社團老師都會關注孩子:很多學校現在建立了各種社團,舞蹈、管樂、民樂、象棋、合唱……孩子在哪些方面有潛質,社團老師們一準就挑上去培養去了。

不過孩子要真被社團挑上,做父母的就又得比別的家長辛苦了;社團的活動得接送;有些社團的集訓,在寒暑假也得繼續,而且社團活動一定會佔用孩子的休息時間、寫家庭作業的時間——這些都要在決定加入社團前想好。

好了,話說回來,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有實力,家長能做什麼呢?

首先是把“認真”這個概念量化。回家自主練習口算,那就和孩子說好,踏踏實實地練上 10 道題,不要更多,每天少量,天天堅持,既不消磨孩子的興趣,又養成天練習的好習慣。而不是把孩子往書桌前一放,說一句“你認真練啊”,就忙活別的去了。

實力的來源,更多的時候是每天一點點的滴水穿石的笨功夫。

孩子的學習,最怕遇上的父母是想起來就狠管一陣,大部分時候卻放任孩子,還美其名曰: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這的管理方式,比不管還要現孩子。孩子在這件的管斷式下,起先會無所適從,然後就用突擊的方式來應對父母突如萁來的管理,或者考試。

雖然這樣的方式在短期的測試中,孩子也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但從長遠來看,養成了這樣學習習慣 , 他的內心並不平和:在突擊的時間裡,他得承受高壓,在放任的時間裡,他會憂心忡忡 ... 這樣的狀態,怎麼可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有久遠的學習動力呢?

而且,這樣的方式教導下的孩子,先期取得了好成績的,容易起驕縱之心,抱著這種方式不放手;先期就沒能取得好成績的,直接就陷入了不知道怎麼學的困境。

所以,“有實力”的重要事情是:量化每天的學習內容,設立小目標,日復一日堅持。

02

整潔

近來的年輕人都喜歡說顏值,大致是人長得漂亮的話,願意和他交朋友的人都會多一些。想想,確實是這麼回事,旗鼓相當的兩個人,如果一方顏值比較高,勝出的可能就大了很多。

但是在小學生的世界裡,我認為比顏值更重要的是整潔。整潔在我們這裡,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個人形象的整潔,另一層是書寫卷面的整潔。

個人形象的整潔,我想不用多說。小學生穿運動服的時間比較多,學校的日常校服一般也都設計成運動服的樣式。如果你孩子的學校沒有穿校服上學的要求,給孩子不同的季節準備兩身大方舒適、便於運動的服裝是保持整潔的基礎,也方便孩子活動。

不要給孩子,尤其是女孩準備有太多裝飾物品的服裝,也不要穿著禮服等不適宜校園生活的服裝。

在舒適得體的基礎上,和孩子一起培養定時整理個人衛生和定時清洗衣物的習慣,比如,每夭的洗漱規律、每週的洗澡規律、不同季節衣物的換洗規律……

總之,按照當地的天氣氣候條件,制訂一個維護個人衛生的小時間表,讓孩子有規律可循,就會逐步養成習慣。

洗漱、洗澡的規律在孩子幼兒園階段就培養建立,在小學低年級鞏固好,就會成為終身受用的好習慣。

小學階段,父母逐漸放手孩子個人衛生的打理,這時候比較多的問題是刷牙時間不夠。小學生的特點是能夠理解具象的概念:刷牙 3 分鐘,不要幫他看時間,不要給他電子鐘錶看時間。最直觀的是沙漏,然後是有錶盤的鐘表,讓孩子直接看到什麼時候開始、過了多長時間、什麼時候到。

讓孩子在換下衣服後,自行清洗力所能及的內衣、餐巾等小件物品;需要父母幫助用洗衣機清洗的大件衣物放到髒衣籃或者指定的地方;教給孩子正確的洗滌方法和步驟,並且示範給孩子看。

都說 30 歲以後的容顏是由自己負責的,那麼小學一年級的孩子 6 歲,還在需要父母對他們的外形美麗與否負責任的階段。孩子的面孔和身材是天生的,但是著裝和氣質以及它們共同作用形成的形象,一定是可以由父母們來塑造的。

孩子天然對美有著高度的敏感力,如果想讓你的孩子在同學中間有個好人緣,就幫助孩子以整潔為基礎,找到和展示出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獨特的美”吧。

什麼樣的孩子在學校更受歡迎?說的太好了

書寫的整潔,包括日常作業的整潔,也包括測試時候卷面的整潔,還包括使用的教科書保持整潔。

為什麼要保持整潔?因為整潔的書寫,意味著清晰的思路和自我的審美要求。而教科書保持整潔,意味著在課堂上跟著老師的思路跟得很緊,沒有走神兒的時間到書上去畫小人兒。

整潔的意識,是我們現在學校裡重點強調培養的學習意識。從一年級開始,哪怕你的作業測試全部都正確,如果你的書寫卷面還需要老師拿著放大鏡辨識,七拐八彎地去找你的答案到底混在哪一堆字裡,那麼,這個成績一定是會被扣分的,一個寫得亂七八糟的正確答案是沒有價值的。

現在,我們的老師都會利用所有的機會,表揚書寫整潔的孩子,就是樹立整潔意識的榜樣,讓孩子們能夠以書寫整潔為榮、為目標。同時,如果父母們留心的話,會發現,老師也會有意識地在班級的張貼欄或者微信群裡邊發一些書寫整潔、正確的孩子的作業。

這是為了讓家長也認識到,書寫整潔的意識需要家長和學校一起來敦促培養

,而在這件事情上,能夠看到同年的孩子達到了什麼樣的標準,就不會為我是不是給孩子設的標準過低或者過高而困惑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孩子,叫杜穎,是個非常淘氣的男孩他的淘氣讓全校的老師基本都認識他。他的作業正確率很高,很多時候被打叉是因為他的答案往往不是寫在題目的下邊,而是左邊題的答案擠了右邊的,右邊的寫到了下邊,而下邊的很可能直接就到下一頁去了。關於這個問題,杜穎的媽媽和老師溝通了好幾次,那時候,孩子念一年級下學期了,說盯著他寫吧,每道題都得說: 字得寫得一樣大小,不能大一個小一個的,也不能寫偏。如果每道題都盯著說就能寫好,一個盯不住就寫偏了。

沒想到,後來,二年級一開學,孩子的書寫一下子就整潔好多了。班主任老師還沒來得及問問孩子的媽媽用了什麼好辦法,就趕上學校的一個書畫展示活動,杜穎交上來一篇臨摹的楷書,超過他年齡的漂亮。再後來才知道,那個暑假,杜穎的姥爺到他們家來小住了一段,老爺子喜歡臨帖,平時就指使杜穎給研個墨、展個紙啥的,看得熟了,也跟著寫,老爺子就有意識地挑楷書讓他臨。

這樣一來二去,孩子的字就變得規整漂亮,有時候寫完了,還自己學著姥爺鈐上自己的印章,有模有樣地和姥爺討論運筆佈局用墨啥的。有心的媽媽,趕快把孩子的作品鄭重其事地裝裱了,在家裡掛起來,然後家裡客來客往都不忘記介紹,聽大家誇獎一番。再後來,臨字的帖子整潔了,作業書寫的卷面也就整潔了起來。

什麼樣的孩子在學校更受歡迎?說的太好了

03

能爭會搶好協商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和幼兒園的孩子,其實就差一個暑假。很多時候,我們看著他們穿上了校服、端端正正地坐在了小課桌後邊,有一點兒小學生的模樣,其實,他們比起那個在你懷裡、在幼兒園老師懷裡撒嬌的小寶貝,也就大出一個暑假。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之間,沒有爭執和衝突是不可能的。楊絳先生“我和誰也不爭,和誰爭我也不屑”的境界絕對不在他們的理解範圍內。就算是成人世界把對資源的爭奪妥帖地藏起來的行為,對他們來說也遙不可及。

他們會為了幾張貼畫、半塊橡皮、一個幫著老師取書本擦黑板的機會,而瞬間忘記我們一秒鐘之前,還是好得恨不得貼到一起的好朋友。

一年級的孩子之間,觸即發的吵鬧再常見不過了,雖然大多數時候,他們也能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和好,但是在長久的班級團體生活中,那些廣受歡迎的同學往往具有對爭執更好的處理能力。他們也爭也搶,但是他們更願意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其中一部分孩子還會在一次一次提出建議的過程中自我成長: 開始的時候,他們提出對自己明顯有利的建議,在被否決後,他們開始調整建議,當建議能夠滿足雙方的利益時,協商就會比較容易達成。

而且他們通常先考慮滿足自己,再考慮滿足別人。慢慢也會發現先滿足別人,比堅持先滿足自己能夠更快達成共識,尤其是當堅持不下可能導致雙方都不能夠被滿足的時候,他們往往能夠主動讓自己成為後被滿足的一方。長此以往,不受歡迎也很難。

什麼樣的孩子在學校更受歡迎?說的太好了

前幾天,我在走廊裡,正好聽到一個一年級的值日組分派值日工作的情況。全組一共 5 個同學,開始的時候,組長分派每個同學打掃一個縱列的書桌和地面,但全班一共有 6 個縱列的桌椅位置,多出的一列如何分配呢?這個小組長嘗試了好幾種分配方案,都沒有執行下去。

最後,這個聰明的小組長說,那這樣,我們每人完成一個豎排的打掃,然後擦黑板、給綠植澆水、倒垃圾、關門窗,以及多出來的這一個縱列的打掃,我們每人認領件!

值日工作就這樣迅速地分派出去了。我都不由得佩服這個孩子的智慧,澆水、倒垃圾這些零碎的工作,平時大家通常誰先完成誰就幹了,但是在分派一件不好分派的工作的時候,把這些零碎活兒也提溜出來,也真不失為一個有用的辦法呢。

04

會玩

清朝的時候有一個巨賈皇商,當時又叫作紅頂商人,這個人名叫胡雪巖,當時他的商業網絡恨不得壟斷了半個大清國。如果要放到今天,起碼也是個馬雲的量級。他是南方人,他的僱員體系裡邊,有一種人,叫作“篾片”—這是南方方言,翻譯成普通話,就是專門陪客戶和關係人員玩耍的人。這個玩,要玩得有趣、玩得高級、玩得雅緻、玩得不落痕跡……你才能有資格做這個“篾片”。

是的,玩耍就是這麼重要,明白這個道理的古人都做了巨賈。在未來的世界,玩耍會變得越來越重要。玩耍力,會變成一種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競爭力,終而,成為未來世界的最強競爭力。

人類社會幾千年發展下來,直到最近的一百多年,終於產生了裂變式的高速發展的科技,從工業機械到信息網絡,到人工智能;從信息時代到概念時代;發展的裂變速度將越來越快,幾十年,幾年……一次次刷新。

越來越多的人將從基礎的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甚至服務業中擺脫出來,人類社會依靠科技信息的爆炸完成了基本生活需求的輕易供給。邏輯分析能力是信息時代的核心能力,而概念時代是什麼呢?是高概念化、高感性的人才。

什麼樣的孩子在學校更受歡迎?說的太好了

會玩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自已一個人玩,也可以帶著大家一起玩。一個人能帶動一起玩兒的人越多,這個人本事就越大。所以,做父母的,可不要看不上孩子們中間流行的那些看似無聊的遊戲,也不要時不時地打擾孩子看似不務正業的忙碌。

這些忙活和無聊,很可能都是他在同學中間被仰視、被推崇的本領。想想自己小時候,無論是拍畫片、滾鐵環還是擠人牆,太多領悟、太多友誼就是這樣被玩兒出來的。畢竟,我們都願意和會玩兒的人在一起、做朋友。玩耍,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愉快的詞語吧。

一直記得一個小故事的片段,說是一個從小被嚴格要求的優等生,愛學習、不貪玩,一路筆直地名校到常青藤,然後按部就班的大集團高管、結婚生子……但他常常會有一些時間把自己關到房間裡,獨自待很久。偶然,妻子闖進去,發現他在全神貫注地玩玩具軌道列車。那瞬間,他的表情,有著妻子前所未見的光芒。

所以一定要讓你的孩子,從小做一些他喜歡的事情,讓他體會到玩耍的喜悅,擁有幸福的能力。

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大腦中關於幸福的感受區域才能夠被激活;只有感受過玩出境界的美好,孩子才能擁有讓自己追逐幸福的動力。在一個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的世界,一定要讓你的孩子擁有幸福的能力。所謂幸福,是有意義的快樂。讓孩子快樂,不正是為人父母的我們的目標嗎?

所以,玩耍力,從賺得友情的現在開始,輝映遙不可及的未來。

☞家長能做點什麼

1、幫助孩子找到好朋友

剛剛進入一個新班級的時候,老師同學都是陌生的,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這個時候,父母要多留點心,關注孩子每天的反應,注意疏導;如果需要的話,也不妨出手幫幫孩子。

也邀請住家附近的小朋友到家裡玩,給孩子們做美味的飯菜,教給孩子在家如何做好小主人;還鼓勵他響應同學的邀約,到別人家一起做個有禮貌的小客人;然後籌劃寒暑假的長途出遊,幾個家庭一起帶著孩子出遊,孩子們有伴了,大人更輕鬆愉快;孩子也能夠看到別的父母別的家庭的相處方式,發現和理解了世間的多樣性、不一樣的存在。

什麼樣的孩子在學校更受歡迎?說的太好了

2、叩開孩子們的朋友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孩子們當然也有他們的江湖。現在的小學通常是就近劃片招生,這樣的好處是孩子在小學以前就相互認識的機會比較多,以後相互交往的機會也比較多,就近約著起討論功課一起玩耍都很方便。

學生時代,幾個小同學常常玩到一起,慢慢形成一個小小的朋友圈的情況非常常見。但是這小小的朋友圈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也常常選擇變換、自由組合。

有的時候,父母也會看到孩子落單,或者是特別想和某一個某幾個同學成為好朋友,卻不被接納的情況。這時候,不要著急,首先幫助孩子建立“受歡迎”的氣場,同時幫助孩子創造在校園外一起玩耍學習的機會。

沒有真正長時間落單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經歷了這樣的階段,那是他長大的過程,他學習和別人相處交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父母,只能陪伴他,不能替代他。

什麼樣的孩子在學校更受歡迎?說的太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