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热转寒的时间点到了!养生做好“三防”,冬季少生病

十一长假过后,第一天上班就进入了“寒露”节气!

随着寒露节气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热与冷交替,养生保健尤为重要,中医专家建议您做好三防。

由热转寒的时间点到了!养生做好“三防”,冬季少生病

防冻:脚部、肩部、腰部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意思是说,气温会稍有下降,但不要过早穿上棉衣。因为过早保暖,机体对寒冷没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得人体对寒冷的调节能力下降,真正到了严寒时节容易染上疾病。

可老话又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是提醒你,气候已经从凉爽向寒冷过渡了,即使是秋冻,也该护护脚了。

脚部是不能受凉的,尤其是女性,脚部受寒很容易导致子宫、下腹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经期提前或延迟,严重者还会造成痛经或月经不调。

除了脚以外,肩部、肚脐以及腰都是不能被冻的。肩部受凉后会致使上肢血液循环不畅,让人明显感到肩部酸痛,颈椎僵直,甚至头晕。如果肩颈长期受凉,向上就会形成颈椎病,向下就会造成肺部疾病。另外,各种关节炎患者、胃溃疡患者、慢性肺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并不适合秋冻,因为受凉后容易造成疾病的反复发作,要注意随时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

由热转寒的时间点到了!养生做好“三防”,冬季少生病

舒缓足浴

防燥:多吃生津润燥、宣肺止咳的食物

民间有谚语,“补冬不如补霜降”,认为比起冬天的进补,霜降时节的秋补会更有效果。中医认为,霜降应淡补。因此在霜降时节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

此时宜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饮食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全麦面、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洋葱、藕、百合、木耳、梨、苹果等都比较适宜这个时节食用。

秋末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多吃生津润燥、宣肺止咳作用的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萝卜等食物,搓揉迎香穴鼻翼两侧,练练“嘶”音字功等,都有助于我们预防呼吸道疾病。

由热转寒的时间点到了!养生做好“三防”,冬季少生病

防悲:不妨多参加些团体活动

晚秋时节,天气骤冷,凄风惨雨、草枯叶落,很易使人意志消沉,也就会产生“悲秋”之伤。这是因为在人脑的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而入秋之后,日照减少,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人的情绪相应低沉消极。

避免悲秋,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得动起来,不妨做一些团体性的慢运动,如打牌、下棋、养花、养鸟等。虽然进入晚秋时节,不似春花夏绿般鲜亮,也没了初秋果实满满的喜人场景,可“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非常壮观。这个时节集体出游,适量人为地添加点活动内容,也能让自己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收获不一样的人文感受。当然,老年人运动时,不宜做屈膝动作时间较长的运动,要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

(本文由河南省中医院六位专家审定,他们是:肝胆脾胃病科主任医师党中勤、肝胆脾胃病科主任医师牛学恩、脑病二区主任医师孟毅、肺病科主任医师孟泳、风湿骨病科副主任医师孟庆良、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吕沛宛)

《健康时报》2017-01-24《晚秋保健做好三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