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U23政策暫停還是更新?

2019,U23政策暫停還是更新?

記者陳永報道

U23政策在出臺之後已經進行了兩次調整,第一次就是2017年的U23政策原始版本(1.0版本,首發1名U23球員),第二次則是2018賽季實施的加強版本(2.0版本,1名U23首發,U23名額和外援出場名額掛鉤),當然,在2018賽季,因為亞運會,以及此次國字號集訓,U23政策也出臺了補充版本,但這都屬於微調,可以算作是2.1版本(亞運會版本)和2.2版本(10月份版本)。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國字號球隊的集訓尚未開始,但第25輪中超,U23政策已經“名存實亡”,大部分球隊根本不需要考慮U23球員使用,不過魯能、恆大等球隊仍舊使用了1名U23球員,人和與建業仍舊使用了3名U23球員:2名U23首發,1名U23替補,蘇寧則是1名首發2名替補,一方等多支球隊使用2名U23球員。

幾乎所有球隊都使用了U23球員也說明,U23球員也不單單是打醬油,而是確實在球隊中開始佔據重要的位置。

2019,U23政策暫停還是更新?

U23政策在實施兩年之後,U23球員的成長是顯而易見的,只是,隨著國家男足集訓訓練營的組建,U23政策陷入了尷尬。

其實,10月1日開始實施的U23新政補充條款(2.2版本)就非常不合理:國字號集訓尚未開始,俱樂部卻已經享受政策減免,這是不合理之一,也是最不合理之處;非U23球員被國字號徵調,俱樂部也享受政策減免,這是不合理之二;其他諸如傷病減免等也存在不合理之處,此前我們也進行過詳細的解讀。

隨著“2.2版本”的出臺,至少就中超而言,U23政策已經名存實亡,所限制的球隊只剩下極個別的中小俱樂部,這其實非常不合理。

那麼,2019年,U23政策是否會迎來第三次重大調整,或者說3.0版本呢?

2019,U23政策暫停還是更新?

目前來看,2019年度的U23政策仍舊要取決於國家隊、國家男足訓練營、U21國家隊、U19國家隊(紅黃兩隊)的集訓和比賽模式,只有這些國字號球隊的集訓和比賽模式固定下來,才能決定聯賽是否還會使用U23政策以及實施什麼樣的U23政策。

但有一點非常明確,那就是U23政策恐怕不會被廢棄,畢竟,不管是國家隊,還是國家男足集訓訓練營,包括U21國家隊和U19國家隊,徵調的球員以中超為主,但U23政策並不單單針對中超,同樣針對中甲,所以,U23政策不會被廢棄,基調恐怕仍舊是以減免為主,也就是以目前10月份公佈的2.2版本為基礎進行。

但必須要改進的是:如果球員沒有在聯賽期間被徵調,那麼這名入選國字號的球員不應該讓俱樂部享受減免,這一點應該是必須要確定的,也是目前2.2版本最大的弊端。

2019,U23政策暫停還是更新?

目前對於U23政策制定最大的困局在於:國家男足集訓訓練營為U25年齡段球員(2019年是U25年齡段還是U26年齡段尚未明確),而U23政策是U23年齡段,這就帶來了必然的年齡段衝突,但聯賽又不可能實施U25或者U26政策,所以,這個問題非常尷尬。

明年聯賽也有可能實施U21政策,不過,1997年齡段是奧運會適齡年齡段,2019賽季他們22歲,所以U21政策反而不利於奧運戰略。

綜上所述,未來U23政策最大的可能性是以目前的2.2版本為基礎進行完善。

目前來看,限制性政策比強制性政策更加合理:比如,2019年度中超報名,1995年齡段之前的球員限制報名18人,加外援4人,1995年齡段之後的球員可報名8人,但如果相關球員被國家男足集訓訓練營、U21國家隊(U22國家隊)或者U19國家隊(U20國家隊)徵調,16週歲以上的球員可以隨時增補一線隊。

2019,U23政策暫停還是更新?

這種限制性的政策,同樣會促使年齡球員獲得中超比賽機會。統計顯示,一支球隊一個賽季參賽球員在25人左右,比如上港目前出場24人,華夏、恆豐等隊出場已經高達28人,配合18人名單的年輕球員名額限制,年輕球員仍舊會獲得大量的鍛鍊機會,但各隊的自主動會提高不少。

中甲可以出臺更加苛刻的限制性政策,比如1995年齡段之前的球員限制報名15人,外援3人,12名球員必須為1995年齡段之後的球員,可以附加U21政策。

未來國家男足訓練營應該放棄徵調1995年之前的球員,原因很簡單,24歲以上的球員如果是球隊主力或者主力替補,他們在俱樂部鍛鍊價值更大,如果在俱樂部還是替補或者乾脆打不上球,又有什麼必要徵調到國家隊進行鍛鍊呢?不如限制1995年齡段之前的球員報名,讓他們流入二級聯賽,充實二級聯賽更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