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白附和關白附同爲白附子,功用有何異同?

禹白附屬於溫化寒痰藥,其作用除了化痰外,能治療頭痛、面風等證狀,外用還可以治療毒蛇咬傷等。禹白附和關白附兩者並稱為白附子,雖同為白附子,但其來源及功效各有異同,使用時要分清。

白附子與附子也要分清楚,《本草綱目》記之:“白附子乃陽明經藥,因與附子相似,故得其名,實非附子類也。”

那麼,禹白附與關白附的異同是什麼呢?


禹白附和關白附同為白附子,功用有何異同?


白附子的傳說故事

傳說,清代慈禧太后面風多年,左側面部自眼以下,連及顴部,時作跳動,即左側面神經痙攣。光緒十四年,慈禧太后53歲,10多年未愈。光緒二十八年,除跳動外,出現口歪眼斜,但仍屬面部神經痙攣。這時慈禧已67歲。多方治療到光緒三十二年下半年有好轉,各種方中白附子仍是主藥。

而白附子外用治療皮膚病更是早有古書記載:


禹白附和關白附同為白附子,功用有何異同?


《本草綱目》:“楚國先賢傳載:孔休傷頰有瘢,王莽賜玉屑白附子香與之消瘢。”

唐代李珣《海藥本草》:“白附子,頭面斑痕,入面脂用。”

禹白附的來源和作用

產地:主產河南、陝西、四川、湖北。甘肅、山西等地亦產。以河南產量最大,品質亦佳。

性味:辛、甘、溫,有毒;歸肝、胃經。

功效:燥溼痰,祛風痰,止痙,止痛,解毒散結。

用法用量

1 煎服,3-5g。

2 研末服,0.5-1g,宜炮製後用。

3 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1 本品辛溫燥烈,陰虛血虛動風或熱盛動風者、孕婦均不宜使用。

2 生品一般不內服。

禹白附的服用


禹白附和關白附同為白附子,功用有何異同?


1 中風痰壅,口眼喎斜,驚風癲癇,破傷風

本品善祛風痰而解痙止痛,常配全蠍、殭蠶用。

2 痰厥頭痛、眩暈

本品尤擅治頭面部諸疾。

3 瘰癧痰核,毒蛇咬傷

另外,前面講過禹白附的來源是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的塊莖。而另外一味中藥“獨角蓮”使用的就是上面的部分,不帶塊莖就是了。

上喜馬拉雅FM收聽「胡說中醫」特輯,瞭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醫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