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被再不行业自律,消费者将弃你而去

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网上商城,标称“蚕丝被”的待售商品数以万计,蚕丝被价格居然会相差百倍之多,这难免让人产生疑惑,目前蚕丝被的价格眼花缭乱,宣传的更是五花八门,让正经做生意的人无从做起,良心蚕丝被价格高卖不掉,底价的假冒伪劣产品横行,让从业者失去信心。

有的60多元邮购了一条蚕丝被,但取出部分被子里的填充物用打火机点燃一试,却发现自己花了冤枉钱。她对被子的多个部位进行检验后,发现整条被子只有被套拉链开口处的少量填充物燃烧后呈灰状,被验证为蚕丝,而其他部位的填充物燃烧后不仅有疙瘩状,还有刺鼻的味道,显然不是蚕丝

小区门口摆起现场制售蚕丝被摊位的大多数是假冒伪劣的蚕丝,王女士买的蚕丝被用了快半年,还时常听到儿子抱怨说被子的味道有点大。

市面上为了降低成本一些不法厂家把柞蚕丝夹杂在桑蚕丝里,让人难以鉴别。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先用桑蚕丝铺底,然后一层桑蚕丝隔一层柞蚕丝,最后再用桑蚕丝把上面包起来。

“三四百元不可能买到纯蚕丝被。”因此太便宜的所谓“蚕丝被”,有可能是掺入了廉价的化纤或人造纤维丝。

商户之间有一种说法:“卖一条真正的蚕丝被还不如卖几条化纤被”,就是因为真正的蚕丝被太贵,卖不动。

礼品蚕丝被里面会有什么样的秘密,让生产者如此谨小慎微呢?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对这样一款蚕丝被检测后,却发现这款标明“一等品”的蚕丝被“夹心层”全都是短丝绵。专家还发现了这款蚕丝被里的另一个秘密:“拿短纤维仔细看,从里面可以挑出来一些像线头状的东西……说明这个短纤维絮片里可能有一些回收制品,比如说纱线或织物或一些棉絮

蚕丝被再不行业自律,消费者将弃你而去

蚕丝被的主体是蚕丝,但它还有一个重要的配件就是被套了。一层层叠好的蚕丝包进被套才是真正的成品,于是就有人打起了被套的主意。

他们在被子的标签上注明:“蚕丝被,2.5千克”;但实际上被子里的蚕丝净含量只有2千克,另外0.5千克是被套的重量。消费者在购买时,根本就无法确定被子里蚕丝的真实含量;于是,被套也能被卖出蚕丝的价格。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工业企业的生产技术已经可以生产出类似蚕丝的化学纤维了,这种纤维的手感、色泽、柔软度和蚕丝不相上下,所以也经常被厂家当作蚕丝被的“掺货”。

现在市场上的普通长丝化纤价格不到1.2万元/吨,大部分最高级的化纤价格也不超过12万元/吨;蚕丝价格60万每吨,这比蚕丝的价格要低许多,蚕丝的延展性特别好,有研究显示,特级桑蚕丝所能承受的强伸力应强于同直径的铁丝;同时,优质的蚕丝还有不错的恢复弹性,受压之后可以很快恢复。这就能保证被子在使用过程中能相对耐用、饱暖;而大部分的化纤就没这种本事了。如果蚕丝里夹杂了化纤,这种被子就相对容易变形、饱暖效果也比较差,严重地还可能引起皮肤过敏。

蚕丝被再不行业自律,消费者将弃你而去

还有一种掺杂纤维的办法,就是把纤维料和蚕丝下角料、废旧蚕丝一起打碎来造短丝。

蚕丝行业真是触目惊心,呼唤好的市场环境,不能略币驱逐良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