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的江湖,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江湖

《江湖儿女》是一个关于漂泊的故事,从山西大同,到重庆奉节,再到新疆克拉玛依。

但是,漂泊的人不是英雄,只是江湖儿女。他们在命运里颠簸流离,从江湖出走,或相忘、或泯恩仇。

他们在黑暗的掩护下,落荒而逃。他们孤独坚毅,奋力抵抗命运,可是在外人看来,他们的身影茕茕孑立,落魄如丧家之犬。

《江湖儿女》的英文名叫“Ash is Purest White”,暗含的意味是:凉薄世间,我们终将是时间的灰烬。

江湖:人情世道

贾樟柯的江湖不是传奇式的,它是日常的,生活化的,是人情世道。

大哥郭斌的原型是一个在贾樟柯青春时代燃烧着飞扬荷尔蒙的“街头大哥”,若干年后,贾樟柯再碰见大哥,发现他已是头发稀疏、身体发胖,蹲在院子里呼啦呼啦吃一碗面。

贾樟柯的江湖,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江湖

(廖凡饰演少年贾樟柯心中的那位“大哥”)

贾樟柯顿时心神恍惚,多了些惆怅,下定决心要写写“江湖”。不单写街头的热血,也写写时间对人的雕塑。没想到他这一写,竟写出个跨度17年的故事,从2001年讲述到2018年元旦。

贾樟柯是这么形容江湖儿女的,“我觉得江湖首先是一种剧变、危机时候的社会,还有复杂的人际关系“。

影片开头有这样一段情节很能影射这句话。两人因为债务关系,起了争端,廖凡饰演的大哥郭斌摆出关二爷像后,心虚的那一方主动认错,两人竟握手言和,是给大哥郭斌面子?还是对关二爷的信仰?亦或者是江湖道义?谁也说不清楚,这便是复杂的人际关系。

贾樟柯的江湖,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江湖

所以,贾樟柯的草莽江湖你看不到一言不和,掏枪取命的快感,却是看到了点日常生活下的人情世故。

影片中有一个特别点题的情节。

贾樟柯的江湖,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江湖

郭斌和巧巧走到荒野,郭斌说:“咱们这种人,迟早会被干掉。”巧巧问:“咱们是哪种人?”郭斌回道:“江湖上的人。”

巧巧应道:“我不是江湖上的人。“郭斌旋即把枪递给巧巧,巧巧接过,握在手上。郭斌对她说:“现在你就是江湖上的人了。”

巧巧不在乎道:“我看你是录像看多了,哪有什么江湖,又不是解放前,旧社会。”

郭斌思虑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是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便有着复杂的人际关系。贾樟柯的江湖就是在处理这个社会关系。

就好比你身在职场,你该知道如何恭敬上司,该知道如何严管下属,知道如何拢络同级,这是”规矩“,这便是你的”江湖“!

儿女:没有英雄,只有时间的灰烬

说完江湖,再说说儿女。

郭斌和巧巧这对江湖儿女的爱情,可用二人入狱作为分水岭。入狱前情深意切,出狱后化为泡影。

大哥郭斌在大同正如日中天,不料在街头遇到了不知深浅的愣头青,眼看着就要命丧街头,巧巧拔枪朝空中开了两枪。一伙儿被抓,巧巧一直不肯告诉警察枪是谁的,于是替郭斌背锅坐了5年牢。

贾樟柯的江湖,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江湖

郭斌提早出狱,曾经的兄弟没有一个来接他,他曾经的马仔却开上了宾利,在街上耀武扬威。他的自尊,他的好面子,让他出走大同,到了奉节。当然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逃避。于是,巧巧这个帮他坐了几年牢的苦命女人出狱时,他没来接她。

巧巧情意仍在,一路南下寻他,他却是躲而不见,对于郭斌而言,他的江湖已然分崩离析,回去没有江湖可言了……

江湖儿女起于草莽,有顽强的生命力。

巧巧与郭斌分手后,面对着凶险的江湖,身无分文,她成了一个流连高档酒店的诈骗犯。看到那些面相油腻、兜里有钱的中年男人,就走上前去,告诉他:我妹妹怀孕了,你看怎么解决?

贾樟柯的江湖,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江湖

(张译饰演一个被巧巧骗了的出轨男)

从山西大同流落到奉节,一个摩的司机想要占巧巧的便宜,巧巧几句话就把他支开,抢走了他的摩托车,摘下摩托车牌照后到派出所报警:这个牌照的摩的司机想要强奸我,进而,她通过警察把躲起来的郭斌找了出来。

通过这样的骗术获取生存,但却获取不到爱情。巧巧回了大同,开了麻将馆。而郭斌,生意失败后喝酒导致脑出血,下身瘫痪,坐上了轮椅,终究在40多岁的年纪选择落叶归根。

贾樟柯的江湖,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江湖

此时回到大同的他,俨然认命,沦为了命运的囚徒。他找到了巧巧,可是此番归来已无爱情可言。郭斌身体衰老,行动不便,早年的豪气万丈被磨砺散尽,再怎么看也不会想到曾是那样的狠角色,而巧巧却是破茧成蝶,从当年的软弱中蜕变出女人的坚韧。

贾樟柯的江湖,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江湖

在影片末尾,巧巧推着郭斌出门。郭斌问她:“你恨不恨我?”她说:“对你无情了,也就不恨了。”郭斌问:“无情了,那你干甚收留我?”巧巧哽咽道:“江湖上不就是讲个义字,你已经不是江湖上的人了,你不懂。”

前半生跟你讲情,后半生跟你讲义,这便是这对江湖儿女的爱恨痴缠。

江湖儿女:对贾樟柯过去20年的回顾

《江湖儿女》将贾樟柯旧作中的很多重要元素串联起来,贾樟柯说这是对他过去20年生活的总结。

《站台》中的街头文工团,《三峡好人》中的飞碟,《山河故人》中的葬礼和关公,这些在贾樟柯之前的电影中出现过的元素,这次统统都有,《江湖儿女》赋予了这些元素与之前作品相近但绝不相同的内涵。

这些元素成为了主人公辗转各地的见证,也增添了江湖的 “漂泊”之意。不仅有过去的元素,《江湖儿女》汇集了贾樟柯以往电影中的情节和意向。

赵涛在《江湖儿女》开篇的造型和名字,和《任逍遥》中一模一样,齐刘海的发型,印有蝴蝶的衣裳。

贾樟柯的江湖,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江湖

(《任逍遥》中的巧巧在舞厅)

贾樟柯的江湖,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江湖

(《江湖儿女》中的巧巧在舞厅)

导演拍摄《任逍遥》时,恰好是2001年,这一年,也是《江湖儿女》故事的开端。

5年后,也就是电影中的2006年,巧巧出狱后,来到奉节三峡。这一段赵涛的造型,和《三峡好人》中的沈红完全一样。

贾樟柯的江湖,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江湖

(《三峡好人》中的沈红)

贾樟柯的江湖,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江湖

(《江湖儿女》中的巧巧)

巧的是,2006年也是导演拍《三峡好人》的时间。在《三峡好人》里,赵涛饰演的沈红去三峡找丈夫郭斌,结果两人离了婚。而《江湖儿女》里,巧巧去三峡找当年自己舍身救的斌哥,两人却分了手。

对此,贾樟柯给出了一个合理又饶有趣味的解释:巧巧在《任逍遥》中与那位县城大哥的故事B面,在《江湖儿女》中展开了。

《江湖儿女》既是对贾樟柯过去电影的串联,也是对他过去电影的提炼。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过去电影中出现的人,代表着一段江湖的轨迹。只不过,贾樟柯这次用一个完整的定义,将这些轨迹概括出来了。

什么是江湖呢?在贾樟柯看来首先是复杂的人际关系,其次是危机四伏的社会环境,江湖中人就是在四处漂泊。所以,这部电影就是一个关于漂泊的故事。

一如既往的底层叙事

无论是开始的大哥郭斌,还是后来的大姐大巧巧,无论是天光将暗时街头拥挤的人流,还是阳光初照时小吃摊冒出的白汽,这部电影的每一个画面都很贾樟柯……

贾樟柯的江湖,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江湖

贾樟柯说,少年时他喜欢在马路上看人,“那些往来奔走的人,总能给我莫名其妙的温暖,有时候我突然会想:他们是否也跟我过着相同的生活,他们的房间,他们的食物,他们桌子上的物品,他们的亲人,他们的烦恼,是否跟我一样“。

这份少年的心事,成了贾樟柯一直以来的创作初衷,他曾经在北大做过一个演讲:我有一个表弟,我二姨的孩子……他十八九岁就离开了家,到煤矿工作,我们之间话非常少,非常疏远,非常陌生,偶尔笑一下……我每次看到他的面孔,我知道,我为什么要一直拍这样的电影,因为我不愿把摄像机从这样的面孔前挪走。

贾樟柯的江湖,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江湖

(贾樟柯的表弟,他曾在《站台》中本色出演)

这一次,摄像机对准的不再是煤矿工人,而是黑帮老大。可即便是黑帮老大,也只是生活在一座火山边,等待着火山或沉寂或爆发,并终将被燃烧成灰烬。

12年前,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和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同一天公映。当时,贾樟柯说:我很好奇,想看在这样一个崇拜黄金的时代,有谁还关心好人。

今天,张艺谋导演的《影》和贾樟柯的《江湖儿女》又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段上映,我也很好奇:在这样一个捕风捉影的时代,有谁还关心真实的江湖儿女?

说说你对贾樟柯电影的感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