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池起冲突家长去医院闹医生自杀?心理专家:安医生如何避免死亡

——马丽/文

8月20日,安医生和丈夫去游泳,在泳池里,两个13岁男生可能冒犯了安医生,安医生让他道歉,但男生拒绝道歉,并朝其吐口水,做鬼脸,还有一系列侮辱性动作,安医生老公看不下去了,情绪有点激动,便冲过去将该学生朝水里按。

之后,男生的妈妈带着家属和朋友一起在游泳馆浴室里打了安医生。最后双方报警处理,警察让他们私下协调,出了警局安医生老公当场给孩子道歉了,但第二天他们就找到安医生和她老公的单位大吵大闹,并让安医生单位的领导把她开除。之后,安医生情绪变得很差。

后来,安医生出事了。

浴池起冲突家长去医院闹医生自杀?心理专家:安医生如何避免死亡

安医生如何能避免死亡?

熊孩子和家长的那些事

1在泳池里,两个13岁男生可能冒犯了安医生,安医生让他道歉,但男生拒绝道歉,并朝其吐口水,做鬼脸,还有一系列侮辱性动作,是以熊孩子。

2事发熊孩子,安医生老公打了熊孩子,熊孩子家长又打了安医生,应该熊孩子道歉在先,安医生老公道歉在后,报道中未提及家长及熊孩子为自己的侮辱性行为道歉,反而 ,在安医生老公道歉的情况下,到双方单位去闹,并让安医生单位的领导把她开除。是以熊孩子之家长。

熊孩子和家长,咱不妄议,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也许十年之后,家长们才会意识到孩子没有规矩,随意侮辱他人而不会得到惩罚,是反社会人格的隐患,是对孩子发展和成才的巨大阻碍,是家长和孩子的不幸,是任何物质和金钱都无法挽回的。

也也许在此事之后,家长能反思反省,加强对孩子规则感,以及是非对错行为的教育,使孩子的人格健全发育而走上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两种结局,都未可知,佛语:看机缘巧合!

我不关心他们的结局,我只关心你,安医生,

因你是我的同行,也是我的姐妹,我不想让你毫无价值的离开。

我只想对你说,在遭遇外界不可抗拒之事时,如何避免死亡。

首先,我想对你说,敬畏生命,护佑生命,不仅仅是对待病人,还有我们自己。

同为女性,我们深知医者的伟大和慈悲,也体验过工作的艰辛和不易。

我们都一样经历了五年本科,也许还有数年研究生也未可知,你和我都知道医学生的大学生生活一点也不轻松,为了做一个合格的医生,我们日以继夜地学习。再加上毕业之后三年的规培,以及一年24小时住院医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仍要不断学习查新培训,因为医学知识更新太快了。为了成为一个医生,我们形神憔悴。

浴池起冲突家长去医院闹医生自杀?心理专家:安医生如何避免死亡

就这样,我们的青春献给了医学,同龄人花前月下时,我们在病房奔走,谈论最多的是病人尿了还是拉了,吃了还是吐了这些永恒的主题。同龄人在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时候,我们的额角已经依稀看到了白发….

等有了孩子,若少人看护,你要时常把孩子锁在家中, 以便于周末查房或者临时加班,通常你以为一个小时就能赶回来,往往需要大半天。于是您的孩子一个人被锁在家中, 你表扬她懂事,十年之后她会对你说,妈妈其实那时的我很害怕。这严重影响了她的安全感。

还有,繁忙的工作和学习让你自顾不暇,更谈不上陪伴父母和老公,他们忍下了埋怨,默默支持您的工作。

就这样,经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我们成了悬壶济世的医者,为芸芸众生解除病痛,带来安慰。

因此,当了医生

你的生命就不仅仅是你自己的,还是父母的,老公的,孩子的,

当了医生

你的生命就不仅仅是你自己的,还是患者的,同事的,医院的

你的离去给这些人带来了巨大损失,你不能不和他们打个招呼就随意处置你的生命,你一走了之,你是自私的。

在此,我要沉痛悼念安医生,虽然你是自私的。

我还想对你说:

不要为没有做错的事情道歉。那也许很有压力 ,也许别人会误会你,即便如此,若没有错误,请不要道歉。相反,您要据理力争,坚持向错误一方讨个说法。

因为一个人可以苦一点累一点,但不能忍受冤枉之事,当真相被埋没,正义没有伸张时,对人的伤害最大,是以冤屈可以杀死人,或者让人长期处在压抑之中,导致各种心身疾病,甚至癌症……

这一点,你应该向秋菊姐姐学习,她比你强,为了讨个说法,她一直都没放弃。

只因为正义带来安慰,安慰让生命变得生机勃勃。

我还想对你说:在这样的时候,请使用投射性不认同的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的术语,它可以保护我们的心灵免于外界的伤害。

投射性认同是重要的防御机制之一,常常发生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在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里,投射性认同是一个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的行为模式。

安医生,如果你经常使用投射性认同的心理防御机制,那么你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或者非常在乎别人的看法。

浴池起冲突家长去医院闹医生自杀?心理专家:安医生如何避免死亡

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都会受到外界影响,不可能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请注意,我使用了“非常”两个字,意即这个在乎的浓度比较高了,会危及自身的健康。

我们用“投身性认同”的概念来解释这一过程:

投射者,熊孩子及其家长的言语,表情,行为都显示出:他们认为你是 做错事的,是坏的,是不好的,他们有理,要到医院告你的状。

你的潜意识接受了这样的感觉和说法,并也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认知自己:我是错的的,是坏的,不好的。

在这种关系中,“接收者被迫以一种与投射者释放出来的感受一致,且与投射性幻想中的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一致的方式来思考、感受和行为”,这是投射性认同。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坏的,错的,对自己的贬低达到极点时,就有可能出现自杀行为。

因此,我建议你使用投射性不认同的防御机制。不管外界任何人或者有多少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你始终要相信自己没做错, 你对侮辱性行为的反抗是正常的,或许方式有待讨论,但这不是你的错的, 你没做错什么,而是事发有因。

在投射性不认同的发生过程中,实际上包含了一个人对自己的稳定的认知,即我是什么样的人,我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什么是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什么是我自己的,边界在哪儿?在多大程度上我会受到了外界的影响等等。

而一个人对自己稳定的认知即自我概念,来源于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以及成年后的不断完善。

浴池起冲突家长去医院闹医生自杀?心理专家:安医生如何避免死亡

在这个大千世界上,在人际交往的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投射性认同及不认同。安医生,当你明白了什么是别人的投射,什么是自己的认同及不认同,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强大,保护自己免受蜚短流长的影响。

在此,我要沉痛悼念安医生!

(本文依据新闻报道,不排除有局限之处)。(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郑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河南省行为医学委员会委员,西部精神医学消化组委员,擅长青少年厌学叛逆、儿童注意力问题的处理,擅长抑郁焦虑强迫症的心理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