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王近山帳下猛將,20年沒回家,王近山特批他回家探親

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王近山的手下就有三大猛將:李德生、尤太忠、肖永銀,1955年都被授予開國少將,前兩人1988年還被授予上將,比王近山都高。

其實除了上面這三位,王近山手下還有不少猛將,比如馬忠全,1955年也是少將。

這是王近山帳下猛將,20年沒回家,王近山特批他回家探親

馬忠全出生於著名的“將軍縣”湖北紅安,小時候由於家境貧困,給地主家放過牛,當過短工。1930年,年僅16歲的馬忠全參加了紅軍,開始了革命生涯。

其實,馬忠全原名叫馬忠乾,但是他的連長聽成了馬忠全,後來就乾脆一直沿用這個名字。

馬忠全所在的部隊是鄂豫皖蘇區的紅四軍,軍長是鄺繼勳,這個時候的馬忠全還是一個紅小鬼,大家對這個十幾歲的娃娃都很照顧。

有一次,馬忠全在戰鬥中負了傷,當時部隊正在突圍,戰士們負了傷都就地安置,不再隨部隊行進。馬忠全的團政委見他還小,就給了他一塊銀元做路費,讓他回家。

馬忠全一聽就急了,說:“紅軍就是我的家,我生是紅軍的人,死是紅軍的鬼!我就是死,也要死在戰場上!”政委被他堅強的毅力感動了,就讓他跟著部隊一起突圍。

這是王近山帳下猛將,20年沒回家,王近山特批他回家探親

馬忠全將軍一生曾七次負傷,身中九彈,全身上下佈滿了傷疤,其中最傳奇也最讓他難忘的,還要數那次“刮骨療傷”。

1935年8月,馬忠全帶傷參加了長征,由於當時部隊藥品匱乏,再加上每天都在行軍打仗,馬忠全自然也沒有時間接受治療。沒過多久,他的右肘關節傷勢越來越嚴重,整個胳膊腫得跟小腿一樣粗,部隊的醫生看過之後也沒有辦法,說只能截肢。

馬忠全堅決不同意,說這條胳膊沒了,就握不了槍了,還怎麼打仗?最後,部隊有一個老醫生說可以不用截肢,但是要切開胳膊,把裡邊連著骨頭的壞肉用刀子全部刮乾淨。

馬忠全聽說後非常高興,但醫生卻有些遲疑,因為部隊沒有麻藥,誰能忍受這樣的疼痛?不過,馬忠全卻毫不在乎地說:“只要能保住胳膊,沒有麻藥怕什麼!來吧!”

馬忠全隨手拿來一根樹枝,咬在嘴裡,示意醫生開始手術。

刀子刮在他的骨頭上,“咔、咔”直響,連動手術的醫生都下不去手了,馬忠全疼得滿身大汗,卻始終沒有吭一聲,等手術終於做完了,嘴裡的樹枝早已成了碎末。

這是王近山帳下猛將,20年沒回家,王近山特批他回家探親

馬忠全屢次負傷,卻大難不死,這也讓他在日後的戰鬥中,對傷員格外重視。

解放戰爭時,馬忠全擔任中原野戰軍3縱8旅旅長,有一次,馬忠全剛剛打了一場殘酷的攻堅戰,部隊傷亡很大,突然,大批國民黨部隊向馬忠全的8旅逼近,上級指示馬忠全立刻轉移。

但是,這個時候,全旅還有幾百名傷兵沒有轉移,其中還包括150多名重傷員,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部隊的擔架和後勤人員都嚴重不足,怎麼辦?

幾個部下建議,暫時把重傷員轉移到附近的老百姓家裡,等把敵軍引開,再回來把他們接回去。但馬忠全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因為他知道把重傷員留下的後果是什麼,因此,堅持要把所有重傷員都帶走。

於是,他命令部隊就地找門板、椅子,甚至用繩子綁幾根木棍做成簡易擔架,然後讓各團以及旅部抽調人員組成擔架隊,他自己更是親自上陣抬傷員。就這樣,全旅指戰員眾志成城,最終將所有傷員一個不落,全都抬了出去。

馬忠全將軍自1930年參加紅軍,20年沒回過家鄉,直到1950年,他的老首長王近山才特批他回家探親,正所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