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西部行|让城乡规划新技术应用助推西部城市发展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兰州市城乡规划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承办的2018年“城乡规划新技术应用西部行”院士讲座于9月15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

“规划西部行”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下称“学会”)于2009年创建的公益活动。2018年“城乡规划新技术应用西部行”院士讲座旨在发挥学会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的优势,动员东部地区的规划设计机构和专家,积极支援西部地区的城乡规划事业,提高西部地区的规划技术水平。

规划西部行|让城乡规划新技术应用助推西部城市发展

开幕式

规划西部行|让城乡规划新技术应用助推西部城市发展

胡海 开幕式主持人

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规划西部行|让城乡规划新技术应用助推西部城市发展

曲长虹 致辞嘉宾

学会理事、副秘书长

规划西部行|让城乡规划新技术应用助推西部城市发展

梁文钊 致辞嘉宾

甘肃省住建厅副厅长

规划西部行|让城乡规划新技术应用助推西部城市发展

韩显明 致辞嘉宾

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曲长虹副秘书长、甘肃省住建厅梁文钊副厅长、兰州市人民政府韩显明副市长分别致辞。曲长虹副秘书长指出,规划西部行公益活动已经得到全国规划设计单位、院校的支持,成为全国共同的公益平台。她说,值此全国科普日之际,希望今天的公益讲座,为全国科普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规划西部行|让城乡规划新技术应用助推西部城市发展

规划西部行授旗仪式

主旨报告

规划西部行|让城乡规划新技术应用助推西部城市发展

詹庆明 主旨报告主持人

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

童庆禧:感知技术与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建设

规划西部行|让城乡规划新技术应用助推西部城市发展

童庆禧

中国科学院遥感所(北京大学)

童庆禧院士指出,“数字中国”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从1998年美国提出“数字地球”到2007年香山科学会议首次提出“数字中国”概念,再到2018年国务院网信办主办的“数字中国”高峰论坛,20年间,虚拟中国(数字化的中国)、电子政务、数字经济和智慧社会已经成为新时代数字中国最基本的要素。可以认为,新时代的数字中国开启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新征程,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方向!

童庆禧院士认为,智慧社会的重要核心是智慧城市。什么是智慧城市?城市的智能和智慧是建立在数字或信息的基础上,是信息化的最高形式。一个称得上“智慧”的城市,至少要是一个“智慧体”,归结起来应该有4个基本要素:具有一套能全面感知自身及其周围环境状态变化的探和感应系统——感觉(Feeling);具有一套能完整准确将这种感觉传递出去的系统传输系统——传递(Pass on);具有一套能快速处理感知信息并有强大思维能力和决策支持、善学习、会思考、能决策的系统——思维(Thinking);具有一套覆盖整个城市能正确和准确执行指令的实施和执行系统——行动(Acting)。

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密集、交流最为频繁、创造经济价值最高的地方,但城市也同样是社会最为病态化、风险最大、危险程度最高、安全隐患最为严重的地方。因此,童庆禧院士指出,在全面和全方位感知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科学治理,建设多规合一、统筹发展、布局合理、科学决策、技术先进、智能运作、生态文明、环境友好、经济发达、民生幸福的智能和智慧城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建设发展的终极目标。他着重阐述了感知对智慧社会的重要性、遥感和社会感知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他指出,我国拥有很多卫星,能够提供非常丰富的遥感(影像)数据,通过遥感数据的分析与分层解释、提取、制图,为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手段。

李晓龙:宁夏国土空间规划信息系统建设探索思考

规划西部行|让城乡规划新技术应用助推西部城市发展

李晓龙

宁夏回族自治区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李晓龙主任指出,在中央开展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工作的背景下,“搭建全域覆盖的规划管理信息化平台”是《试点方案》中试点改革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宁夏自治区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搭建全域覆盖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任务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将工作内容划分为系统开发、已有系统对接、规划数据管理三个部分,明确工作任务分工,成立信息平台组,负责建设全区统一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空间规划数据库,实现空间规划互联互通、共享共用、联动调整,保障全区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实践中,宁夏回族自治区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信息系统确定了1+6+1的总体框架,即一个规划数据中心,规划编制项目管理系统、规划编制系统、合规审查系统、综合服务系统、自治区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规划编制项目管理系统6个应用系统,一个门户网站。

作为全国第二个省级空间规划改革试点省区,宁夏努力推进“多规合一”绘就一张蓝图,完成了规划编制、信息平台建设、立法立规、体制机制改革、行政审批改革五项任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8次会议认为,宁夏的空间发展规划改革试点“探索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李晓龙主任说,下一阶段,宁夏将加强落实系统安全保障,继续推进全区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推广全区空间规划成果数据应用,深度挖掘数据融合价值,进一步强化规划支撑保障。

魏渊:厦门构建空间治理体系、支撑审批制度改革

规划西部行|让城乡规划新技术应用助推西部城市发展

魏渊

厦门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魏渊主任指出,厦门在构建空间治理体系中,以战略规划为引领,统筹规划,构建一张蓝图。通过制定《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统筹构建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形成覆盖全市域城乡的“一张蓝图”,确定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及城市空间容量,统筹各部门空间规划,消除空间矛盾,梳理专项规划,明晰部门事权;厦门以多规平台为依托,规划统筹,实施一张蓝图。以统筹的思想和手段开展规划实施,用有序的规划引导城市空间有序发展。

魏渊主任详细介绍了厦门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他指出,通过搭建这一平台,实现了空间信息共享、空间决策共商、空间服务共管。在实现空间信息共享中,落实统筹规划,保障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解决空间规划矛盾,一张蓝图动态更新;保障多规协同,明确部门空间事权边界,支撑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汇集和发布城市运行数据,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为建设智慧城市奠定基础。在实现空间决策共商中,建立五年、年度储备项目库,构建项目生成流程,开展监测评估。通过提供招商空间信息服务,搭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渠道,推动社会参与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实现空间服务共管。

最后,魏渊主任强调,有了良好的工作机制,还需要有效的法律保障。《厦门经济特区多规合一管理若干规定》成为全国第一部关于“多规合一”的立法,使得“多规合一”管理有法可依。

会议报告

下午的报告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龙瀛教授和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信息中心黄晓春主任共同主持。

杭州市城市规划信息中心丁延勇副主任介绍了杭州市“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践,实现信息智能领航;德清县地理信息中心倪锡春主任介绍了德清“多规合一”的改革实践;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吴运超高级工程师介绍了数字规划发展历程及智慧规划探索实践;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陆佳、艾翠芳、齐喜盅对政府数字化转型下规划信息化、规划国土一体化信息化顶层设计与应用实践、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助力政府效能提升三个实践议题进行了探索。

7位报告人从工作实践出发,对城乡规划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对城乡规划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规划西部行|让城乡规划新技术应用助推西部城市发展

才睿

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城市规划信息中心

最后,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城市规划信息中心才睿主任作了总结发言。

年会精选

规划西部行|让城乡规划新技术应用助推西部城市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