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飯店的來龍去脈,讀完即知

老北京的三大飯店是北京飯店、六國飯店和東方飯店。

北京飯店的來龍去脈,讀完即知

剛落成的北京飯店新樓

1900年的冬天,在北京城崇文門內大街,蘇州衚衕南邊路東,兩個來自法國的年輕人傍扎(Banza)和佩拉蒂(Peiladi)開了個小酒館。儘管只有三間門臉,生意卻很紅火。因為這裡離東交民巷外國兵營不遠,煎豬排和雞蛋的香味足以勾起大兵們思鄉的情緒,而兩毛錢一杯的葡萄酒,更是能讓他們沉醉不已。

那時京漢鐵路在長辛店也有了總站存車處,需求量也很大,佩拉蒂看到了商機,決定單幹,於是就退股到長辛店去開酒飯鋪。而小酒館這邊,便又加入一個意大利人貝朗特(Beurande),與傍扎合作。1901年,小店生意興隆,便遷到東單菜市西隔壁,正式掛上了“北京飯店”的招牌。後來,兩個合夥人將飯店盤給意大利人盧蘇(Rosso)經營。盧蘇是個獨眼龍,原在奧國人開的公義行管帳,經理擦手槍走火,傷了他一隻眼,賠了他一筆錢,盧蘇就拿這筆錢入了北京飯店的股。後來貝郞特死了,北京飯店就成盧蘇一人經營了。

1903年,根據飯店發展需要,在王府井南口建起一座五層紅磚樓(即現在的新大樓舊址)。1907年,盧蘇把飯店全部賣給中法實業銀行,改為有限公司,法國董事長名羅非(Raphille),法國經理名麥義(Maille)。

北京飯店的來龍去脈,讀完即知

北京飯店的六層觀景陽臺,這裡可以俯瞰故宮紫禁城

北京飯店的來龍去脈,讀完即知

六層觀景陽臺的這個角度,可以看見前門與天安門

1917年,北京飯店再度擴充,向西發展,北京飯店舊樓邊又建起一座7層法式洋樓(即今北京飯店B座),建築外型選取了17世紀的法式建築格調,建築內部則突出了法式豪華、浪漫的古典風格。每層21間,計105間,連前48間,計共153間。

北京飯店的來龍去脈,讀完即知

普通間的臥房,每個房間都有電話和暖氣

這時北京飯店已裝用電燈,引東交民巷德國電燈房的電。飯店內不僅設有酒吧、舞池、理髮室、客房、獨立衛生間等設施,還安設了電話機中轉線。又安了曖汽管以及鍋爐,並有20匹馬力電滾子,兩個水井,附設兩水箱,一冷一熱,直達屋頂。兩部奧的斯牌升降電梯可將客人直送至7層酒吧和可供賓客跳舞娛樂的室外花園天台。飯店還配有大轎車兩輛,能坐20多人,往來車站接送客人。還有自己的腳行,穿飯店的衣服,編列號碼,中外國籍均有。按照當時的條約規定,外國人經營的飯店中國政府無權干涉,就是警察和偵緝隊也不能到北京飯店來捕人。飯店還有規章,身穿制服的軍人也不能進入。

北京飯店的來龍去脈,讀完即知

豪華套間臥室,開窗便可欣賞古都美景

擴建後北京飯店被譽為“遠東唯一豪華酒店”,亦成為來京中外貴賓的下榻首選。根據資料顯示,“北京飯店豪華套房帶一日四餐,一頓早點、一頓午餐、一頓下午茶、一頓晚餐。住一天三十四塊,相當於一個小學教員一個月工資”。北京飯店鼎盛時期,一天就能賺銀元2600元。

北京飯店的來龍去脈,讀完即知

豪華套間的客廳,佈置主要以中式為主

作為“北京三大飯店”,北京飯店既沒有六國飯店那種排華的氣氛,也沒有東方飯店那種置身南城平民中的尷尬。以位置最佳,景觀最佳,服務最佳,排名三家飯店之首。

民國時期很多重要人物都曾入住北京大飯店,孫中山先生曾下榻北京飯店5101房間,宋慶齡下榻1637房間,

1924年至1925年,馮玉祥將軍曾下榻3121房間,張學良將軍曾下榻4121房間。此外,還有一戰時期的英法聯軍總司令福煦、英國大文豪蕭伯納、哲學家羅素、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印度大詩人泰戈爾等顯赫的人物。

北京飯店的來龍去脈,讀完即知

後廚,有當時北京最好的西餐廚子和麵點師

英國的通濟隆旅行社也在北京飯店租有房間,為旅客辦理各國的客運貨運,代辦火車票輪船票,也能開流通英鎊的旅行支票,還代辦所要去的那個國家的食宿遊覽等事項。各國客人來到北京,他們就當嚮導,介紹遊逛北京名勝,如萬壽山、香山、潭拓寺、十三陵等處。

北京飯店的來龍去脈,讀完即知

以西餐為主的餐廳,紅酒大多為歐洲原產

此外,法國書鋪、古玩鋪也在北京飯店內附設。有一個名叫柏東(Button)的美國女人,起先只在飯店門口處租了一塊放一個桌子的地方,每月15元租金。她在小桌子上擺個攤子,賣些手提包,是她自己利用清朝蟒袍補褂的前後刺繡片子做成的,是些五光十色的孔雀虎豹鳥兒等走獸飛禽。她還用袍服腰帶上的玉器別子零件作成手提環,配搭得十分華貴美麗。她的貨品按美金定價,非常昂貴。看到有外國婦女入駐酒店,她就會上前推銷自己的貨品珍貴,還可以送貨到各個房間。

1937年,“七七事變”日軍佔領北京。此時的北京飯店因為北京在日軍的管轄下,沒有外國旅客而導致難以經營,英國通濟隆旅行社也停業回國了。1940年中法實業銀行不得不把北京飯店的股票按美金出售,美國日僑來到北京紛紛購買,於是62%的股票到了日本人手裡,由法文股票改為日文股票。董亊長換了日本人猶橋渡,副董事長石井。從此,北京飯店由日本人管理,並改名“株式會社北京飯店”。

飯店的管理人員基本換成日本人,住客也僅針對日本人。飯店開設日本俱樂部、日本圖書館,聘請東京廚師,新增榻榻米房間。從樣式到口味一律採用日本模式。日佔時期,日本憲兵經常出入飯店,飯店內人心惶惶,中方服務員的工資難以維持生計。

北京飯店的來龍去脈,讀完即知

前臺,穿統一制服的服務員

1945年抗戰勝利,國民黨的北平市長熊斌接收了北京飯店的日本股權,一度成為專門接待美軍的高級招待所。直至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北京飯店的命運才隨之出現轉折。起初,北京飯店實行經理制,由共產黨領導,職工屬於國家正式工作人員,每月拿固定工資(基本按300斤小米市價發人民幣)。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結束後,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飯店設宴招待貴賓,此次宴會被譽為“開國第一宴”。此後蘇聯專家、東歐國家黨政軍領導、外國記者均以下榻北京飯店為榮。1954年和1974年,在周總理的親切關懷下,北京飯店相繼進行了兩次擴建,1974年落成的A座,是當時首都最高的建築。

2000年經過改擴建後又在B座後面新建了一座集商務套房及康樂設施為主體的E座。2006年12月17日,北京飯店被國際奧委會和北京奧組委正式確定為北京2008奧林匹克大家庭總部飯店,奧運會賽時階段,總部飯店將成為奧林匹克大家庭主要成員的駐地,以及國際奧委會的總部和指揮中心。北京飯店今天依然是重要國事活動和會議的首選場所,它在承載著酒店功能性和特殊政治身份的雙重使命中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北京飯店的來龍去脈,讀完即知

今日之北京飯店

在華辰影像2017秋拍中,有一冊民國著名攝影家約翰•詹布魯恩拍攝並定製的“北京大飯店”影集。1917年北京飯店擴大規模,向西發展,新建7層大樓,此本影集就是為了這座新大樓的建成專門拍攝製作的,相冊包含影像22幅,其中飯店外觀、內部大堂、餐廳、客房、廚房等照片14張,從飯店樓頂俯瞰四周照片8張,再現了飯店建立初期的原貌及當時北京城中心的景像,照片為8x10英寸大畫幅座機拍攝而成,底片直接印製,畫面極為細膩,反映了民國時期中國攝影的最高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