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等到自己孩子被打死,你才知道他在學校是怎麼度過的……

在27日凌晨三點多,深大一名研究生跳樓死亡,20號同學校一名女大學生跳樓死亡,最近這10天內發生了太多的學校事件了,從幼兒園食品安全,到小學生被家長殺害,高中生跳樓,似乎在這短短的10天各大學校紛紛張開了血盆大口,肆無忌憚的吞噬著孩子的生命,我們,真的該好好反省了。


別等到自己孩子被打死,你才知道他在學校是怎麼度過的……


咱們先聊聊小學到高中的欺凌事件,首先,校園凌霸事件似乎已經成為了每一所學校都存在的毒瘤,

4月23日,山西運城絳縣衛莊鎮下村,一位名叫張超凡的15歲少年在網吧被6名同學毆打長達4小時後死亡,4小時中無人阻攔、報警。事發當天凌晨4點左右,張超凡父親的手機接到120打來的電話,說張超凡在網吧快不行了,讓他們趕緊去醫院。 在醫院急診室過道上,田雪娟夫婦又遇到三個與自己兒子年齡相仿的孩子。其中一個還是兒子的同學,還去他們家吃過飯。他們告訴田雪娟,他們在網吧玩,在二樓發現張超凡叫不醒就打了120。

田雪娟的丈夫張宏偉迅速向當地公安局報了案,警察第一時間趕到,控制了現場,並查看網吧的監控視頻,迅速確定了犯罪嫌疑人。讓田雪娟萬萬沒想到是,打死她兒子的兇手就是送她兒子去醫院的那三個孩子,以及她在網吧門口遇到那幾個孩子。案發第二天,當地警方通報,公安機關對六名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拘留。這六個孩子都是絳縣華晉學校的在校或休學學生。

對於校園欺凌事件,最可怕是:你的孩子被欺負了你可能壓根就不知道,就像上面新聞中張超凡的媽媽,兒子去世後,她才知道兒子在學校竟然“幾乎天天被打”。

據央視新聞報道,在孩子留下的手機上,田雪娟找到了自己兒子被打致死的一些線索。在一個QQ學生群裡,她看到學生們之間這樣的談話內容:

“那怎麼下那麼狠的手”

“張超凡幾乎天天被他打”

“當時把張超凡嚇得,都跑出學校了”

……

這讓田雪娟第一次瞭解到兒子生前在學校的遭遇。

通過張超凡的遭遇,可以看出校園欺凌有一定的特點,只有瞭解了這些特點,家長們才能更好的保護孩子。

關於校園欺凌的問題,先來看一組數據:

1、平均每7分鐘就有一個孩子被欺凌。欺凌發生時,只有4%的情況有大人介入幫助,11%有同齡人介入,高達85%的情況沒有人出面勸阻和幫助。

2、據估計,每天有16萬孩子因害怕被其他學生攻擊和恐嚇而不敢上學。(數據來源:美國教育協會)

3、美國的學校大約有210萬校園欺凌者和270萬受害者。(數據來源:校園安全中心)

看完這組數據,你還會認為“校園欺凌”離你的孩子很遠嗎?

在中國,也有相關組織對校園欺凌進行了調查研究,調查結果發現,校園欺凌呈現出低齡化、群體化、反覆性的特點。

別等到自己孩子被打死,你才知道他在學校是怎麼度過的……

孩子遭受校園暴力的跡象

很多孩子被欺負後,有的會感到很羞恥或者害怕被家長責罵,有的則擔心家長為自己出面後,惡霸反而會變本加厲,所以選擇沉默,如上面調查所示,52.6%的學生因為怕丟臉而不求助。

在孩子選擇沉默的情況下,就需要家長們通過對自己的孩子多瞭解、多觀察,發現反常行為要及時瞭解並反映給學校。當你的孩子出現以下不尋常的表現時,都是很重要的信號,如果感到可疑,一定要注意:

1.不願意上學了

如果平時很乖巧、總是準時上學的孩子忽然出現無端逃學、裝病請假的現象,家長們可要注意了,有可能不是因為孩子厭學、不想上學,而是在學校被人排擠、欺負。

2.個人物品丟失或者損失

如果孩子的鞋子、文具、衣物等個人物品經常丟失或者破損,家長就要留心。

3.身體傷痕

身體出現傷痕是最直觀的信號,如果孩子身體表面無緣無故出現淤傷、抓傷等人為傷痕,有可能是遭遇過暴力傷害。

4.睡眠出現問題或者沮喪、沉默寡言

失眠、噩夢、尿床等問題也是孩子遭遇暴力侵害時可能出現的表現。

別等到自己孩子被打死,你才知道他在學校是怎麼度過的……

5.上廁所習慣改變

孩子非要回家才上廁所?學校廁所很可能已經成為他在學校受到傷害的暴力場所。

6.自尊心受挫

如果孩子經常回到家都帶著傷心、沮喪的情緒,很可能在學校受到言語誹謗等精神方面的傷害。遭遇校園暴力的孩子,可能會變得很依賴家長,並且變得孤僻、怕生,而且顯得很沒有自信。

7.自我傷害傾向

受到校園暴力侵害的孩子,很可能會出現自我傷害或自虐的傾向。孩子任何形式的自我傷害甚至是自殺行為,家長都要予以高度重視。

而現在大部分的父母認為,孩子每天都在我的眼皮底下生活,他們想什麼我還不知道嗎?結果呢?比如圖下所示:


別等到自己孩子被打死,你才知道他在學校是怎麼度過的……


別等到自己孩子被打死,你才知道他在學校是怎麼度過的……


你們知道是哪裡的嗎?原本是一個視頻的,被人剪切成了動圖,幾個女生用拖鞋狠狠的抽另外一個同學,扣心自問下,你們真的瞭解自己的孩子嗎?不不不不不,大部分的父母其實根本不瞭解自己的孩子,他們永遠沉溺在,孩子為什麼回到家裡越來越沉默了,為什麼孩子的零花錢需要越來越多、孩子學習成績越來越差、為什麼孩子越來越孤僻,我們看到的新聞才報道了這麼十幾件校園死亡事件,可實際上未報道的呢?數據絕對會讓人毛骨悚然。

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你真的瞭解孩子嗎?

你知道他在想什麼嗎?

他感覺生活快樂嗎?

他生活裡需要什麼?

他的價值觀、心願和夢想是什麼?

你有沒有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去嘗試著瞭解並尊重他們的看法呢?……

恐怕很多父母在這些問題面前,原有的“我非常瞭解我的孩子”的信心都會動搖吧?

由於字數較多,事件較晚了,明天給大家深入剖析孩子在學校到底是在想什麼?因為小編自己就是在初中一直被別人欺負了四年的,親身經歷絕對比什麼教授更加直觀,感興趣的大佬可以關注下本寶寶!明天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