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架上長出精品家庭農場

葡萄架上長出精品家庭農場

葡萄架上長出精品家庭農場

來到茅山鎮二丫葡萄示範園已經臨近中午12點,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成片的波斯菊,讓人眼前一亮,再往裡就是農場餐廳。“我早上5點起床,到現在都還沒有坐下來歇一會”,農場負責人王玉根話還沒說完,遊客們又催促他加快上菜速度。

“週末人會比較多,上週鎮江的一個旅遊團九十多人過來採摘葡萄。我們這裡採摘期從7月-11月,一年約七八萬斤的採摘量。”王玉根告訴記者。走在農場的角角落落,看著眼前的各種景緻,王玉根感慨萬千。據他介紹,二丫葡萄合作社成立於2009年,成立前期從事奶牛養殖,為了奶牛場的牛糞能變廢為寶,開始種植葡萄,走種養結合的道路,但是單純做葡萄種植,業態太過單一。“要想做精做強,還需要更多元素的融入。”王玉根明白這一點,就開始有了更多想法。

“做精品家庭農場,這是我們探索的目標。”王玉根告訴記者,目前園內開闢了農耕文化創意園,農莊餐廳有標準化廚衛設施,設有容納14人和18人包間各一個,每天接待人數120人左右。

“所有葡萄種植都是利用自家牧場的有機肥,保證了果品品質,我們的宗旨‘一切從細節做起,時刻為健康著想’,來這裡的遊客就是因為看中我們這裡的葡萄種類比較多、品質優的特點,還有這樣一個農耕文化園,特別適合親子家庭遊,所以來玩的人特別多。”王玉根告訴記者,目前該農場種植有夏黑、巨峰、陽光玫瑰、紅羅莎等多個葡萄品種,同時還有聖女果、桃子等水果。奶昔是以純酸奶和葡萄汁為原材料製做的,遊客在就餐時可以點,隨點隨做,都是新鮮的原材料,讓遊客放心品嚐。

走進農耕文化創意園,一股涼爽的風撲面而來,“我們採用溼簾降溫法,冷卻水與鼓風機形成空氣對流達到降溫效果。”室內溫度計上顯示著28.8℃。記者注意到創意園裡有好多老物件,有百年曆史的水車、五六十年代的獨輪車,還有80年代的日本黑白電視機,旁邊豎著講解牌,能讓遊客詳細瞭解每一個物件的歷史和功能。“現在的孩子幾乎都不認識這些東西,這些有年代的東西能讓更多人瞭解農耕文化,如果光憑几張圖片沒有實物,很難能讓遊客加深認識。這些都是我自己花了大力氣去淘的。”

記者發現商品展示區只剩下了一兩件樣品,“現在我這的葡萄籽油、葡萄酒都已經賣空了。我們最近開發了一種新產品,叫葡萄萃。之前做出了一些樣品,前段時間帶到北京老促會上,得到了一致好評並獲得了扶貧資金,所以這次回來我決定投入生產。”王玉根拿出葡萄萃的包裝盒,記者看到配料表裡只有“精選葡萄”這一樣,沒有任何添加劑成分,“之所以有這個產品,是因為看到白兔的無花果乾果,當時我就想葡萄能不能做成果乾?我們經過了反覆嘗試,提升了冷凍技術,選擇機器切割,最終研發出了這種產品。這個一盒是35克,35元一包,算下來是一元一顆。”

農場除了生產白葡萄酒、紅葡萄酒,王玉根還告訴記者,他們現在正和東方紫酒廠合作,研究採用蒸餾法制作葡萄白酒,一旦成功,就會推出市場。

二丫家庭農場目前擁有農耕文化園、採摘園、農家樂美食等遊覽體驗項目,已初步形成吃、喝、玩、樂、行一條龍服務體系。“在青山、水畔、果園中踏青,體會農業勞動之樂,古樸而生動的農業景觀讓人心曠神怡,採摘帶來無窮樂趣”。在體驗過二丫家庭農場後,遊客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張婷 楊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