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

谨以此文献给家乡的父老乡亲

【引言】城厢,是每个家乡人魂牵梦绕、心心念念的地方。在得知城厢古镇因城镇规划而正在进行部分拆迁时,思乡之情油然陡生,因为这既是我生命的原点,也是人生的起点,无论何时何地,故乡的情结都始终植根于记忆的最深处。故回到家乡,用手机记录下了部分即将消逝的画面,藉以寄托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浓浓乡愁……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厚重的历史】

城厢古镇位于成都市东北部青白江区境内,历史悠久、底蕴厚重,至今不仅保持着古代县治的城镇格局,而且保存着汉、唐、宋、元、明、清及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达15处,位居成都市各乡镇之首。城厢镇为四川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享有“四川优秀人文特色古镇”、“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等殊荣。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这是清代嘉庆版县志中的城厢镇地图。因城镇格局与成都的龟背格局极其相似,故有“小成都”之称。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这是长达近千年的县衙及民国时期金堂县政府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被改作幼儿园,笔者儿时曾在此就读。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这是位于东街明教寺旧址的原金堂中学,其校门为法国教堂式建筑。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在9岁时曾随母亲赵君陶在这里生活,其母为中共地下党员,时任金堂中学女生部训育主任。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这是位于家珍公园正大门的辛亥革命功臣彭大将军烈士雕塑,“我老彭收功弹丸”为民国大总统孙中山所题写。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这是位于家珍公园内的辛亥革命功臣彭大将军专祠,专祠扁额为时任民国四川省政府主席张群所题写,现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这是位于家珍公园内的川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这是位于家珍公园内的邓公楼,抗战初期,川军著名将领邓锡侯在此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决定出川抗日的重大事宜。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金刚池即现在的家珍公园,始建于明代,原为川西古刹明教寺的界地,这里现在是成都市的文化地标。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位于东街的绣川书院,是四川省唯一保持完好的古代县级最高学府,始建于宋代,是成都平原上修建最早、规模最大、藏书最多、声誉最高的书院,现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灿烂的文化】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城厢古镇积淀了灿烂而又丰富的人文文化、宗祠文化、院落文化、美食文化、茶馆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在悠悠岁月中,城厢古镇学风浓厚、人文蔚起、美名远扬。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人文文化】城厢自古文气充沛,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即使在抗战最为艰难困苦时期,这个小小的古镇就拥有4所小学、3所中学、1所大专,古镇文化氛围之浓可见一斑。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这是原金堂中学旧址,1934年,原国民党元老、国民党中宣部部长、民国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来金堂祭祖时曾向学校赠予大量图书,学校为此而建立了季陶图书馆。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最能集中体现城厢人文文化的当属绣川书院,而人文蔚起则是城厢人文文化的精髓。在八百年间里,这片圣地先后培育了北宋理学家谢湜、清代文史学家张晋生、辛亥革命功臣彭家珍、当代哲学家贺麟、当代植物学家何铸、当代著名学者何寿、当代著名诗人流沙河等一大批能人志士。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花若盛开,胡蝶自来。由于古镇人文鼎盛以及绣川书院的美名远播,历史上,王勃、李商隐、苏东坡、陆游、杨慎、李调元、于右任、张大千等一大批文人墨客曾慕名来此生活,不仅为古镇增色生辉,而且也为古镇文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宗祠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历史上,城厢是一个移民较多、客家人聚居、包容性很强的地方。因而宗祠文化十分丰富,各类祠堂多达38个,如同散落的珍珠随处可见,至今保存相对完好的有陈家祠堂、盖宗祠堂、曾家祠堂、沈家祠堂等。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座落于西街的陈氏宗祠,是城厢古镇现有祠堂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个。历史上陈姓是城厢第一大姓,素有“陈半县”之称。陈氏祠堂的遗存对于研究祠堂文化和古镇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这是位于西街的肖家祠堂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院落文化】院落在城厢古镇中星罗棋布、比比皆是,至今逾百年历史的大小院落尚有73处。尽管越来越多的城厢人先后走出了这些传统的院落,但是,他们却永远无法忘怀在院落曾经生活过的那些经年累月,因为这些院落承载了他们生命的起点、儿时的欢乐、青春的梦想、家庭的温暖、邻里的友情,所有这些都是深藏在城厢人骨子里的血脉之情、思乡之愁。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美食文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城厢犹如雅俗共赏的时光老人,它不仅富含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有市井味浓的民间美食。不管时间过去多远,也无论身在何处,只要一说到家乡的美食,城厢人都会情难自禁、兴奋不已、思念绵长。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城厢人怎么也忘不了那些已随时光走远的古镇美食,常常津津乐道于曾经的女儿食堂、清真食堂、供销社食堂、小东食堂、西街小食店、三得利腌卤等知名老店。而之所以如此缅怀这些过往的美食,不仅仅是因为味美价廉,还有珍藏在城厢人心中那个时代的美好记忆。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城厢人怎么也忘不了那些走街串巷的美味小吃,以及那些亲切而又熟悉的吆喝声。每当一想起街头巷尾那些诱惑难挡的豆花、凉面、凉粉、甜水面、酸辣粉、麻辣烫、锅盔包凉粉等精美小吃,心中的快乐与思念就溢于言表。而在这些美食一路陪伴下长大的城厢人,即使远在他乡,也永远忘不了这些刻骨铭心的家乡味道与美丽乡愁。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城厢人怎么也忘不了那些众口称赞、令人叫绝、垂涎欲滴的陈孃甜水面、李孃冒菜、扫把街麻辣烫、彭老大肥肠粉、素华小笼包、轴承厂宿舍麻辣烫、城厢中学门前王锅盔等。虽然这些美食已经成为往事,但这些经典的、绝美的家乡味道却永远地、深深地刻在了城厢人的味蕾与记忆之中。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城厢人当然也忘不了现在的经典美食,北街伊斯兰风味、老南街羊肉汤、西街郑记酸辣粉、八仙桥叶记腌卤、古镇麻辣烫、秋玉巷十种面、南街刀削面、下北街田喔味、东街庆森名小吃、东门曾土鸡、首府乌鱼府等,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这些都是当今城厢人情有独钟、魅力难挡的诱人美食,而这些更是千年古镇美食文化的薪火相传与创新发展。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时光在变,古镇在变,人也在变。唯有不变的是城厢人对家乡美食的执着情怀,以及蕴藏在这些美食背后一连串的动人故事,它们是城厢古镇在漫长岁月中沉淀下来的优秀美食文化和最美最浓的家乡记忆。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茶馆文化】自古以来,茶馆遍布于古镇的大街小巷,是市井百姓日常休闲生活的重要场所。一代又一代的茶客们,他们在这里谈天论地、休闲娱乐、优哉乐哉,闲情逸致地享受着四川人独具的那种悠闲、自在、滋润、安逸的慢生活。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这是古镇目前历史最为悠久的西街义全老茶馆。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这是位于市管会里的大茶铺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这是位于家珍公园的露天文化茶园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民俗文化】在人文蔚起的浓郁氛围中,城厢古镇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充分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民间传承下来的板登龙、连萧、川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活动,更是颇具特色、经久不衰,不仅丰富了市民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又彰显了古镇文化应有的古风古韵。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延续至今的古镇民俗文化之春活动,精彩纷呈、热闹非凡、千年不衰。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一代又一代的城厢人,他们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智慧和艺术,创造性地演绎着古镇薪火相传、魅力独具、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美至心扉的民乐表演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生生不息的草根文化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精彩纷呈的时尚元素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宗教文化】城厢曾经是一个宗教文化十分兴旺与通融的地方,其中尤以千年古刹净土寺和川西第一丛林明教寺最为出名。由于历史原因,净土寺、明教寺、东岳庙、城隍庙、川祖庙、南华宫等已不复存在,现仅存寿福寺、三清观两座宗教场所。而文庙、武庙、明教寺只遗存了部分珍贵的建筑。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城厢文庙始建于宋代,距今近千年,庙址位于城厢老粮站内,现仅存部分建筑,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存单位。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城厢武庙始建于明代,近邻城厢中学,为三进院落,其高度超过文庙,为全国所罕见,现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明教寺始建于明代,曾被誉为川西第一丛林,现仅存明教寺的正殿觉皇殿,殿内供奉有一尊金碧辉煌的大佛,现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位于西街的三清道观始建于1612年,观内有一座现川西平原难得一见、并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明清建筑古戏台。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寿福寺始建于清代乾隆时期,位于家珍公园内,寺内善男信女众多,香火旺盛。我的母亲从小信佛,早年在此皈依并在这里留下了厚重地印记。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杰出的人物】

城厢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有:北宋理学家谢湜;明代工部与刑部尚书杜铭;明代御史敖选、李佶两人;清代文史学家张晋生;清代二品按察使何元普;清代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大师魏长生。近代史上著名的有:辛亥革命功臣彭家珍;抗战将领余锦源;当代土壤学家彭家元;当代植物学家彭传直;当代哲学家贺麟;当代植物学家何铸;当代著名学者何寿;当代著名诗人流沙河等。他们既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城厢人永远的骄傲。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彭家珍(1888-1912)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在刺杀清廷重臣良弼时壮烈牺牲。孙中山大总统亲自参加了彭家珍的追悼仪式,批准在其家乡修建专祠,并为烈士题词。蒋介石、孔祥熙、李宗仁、孙科、宋子文等民国政要均为烈士题词。解放后,毛泽东主席向烈士家属签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余锦源(1904-1951)黄埔军校二期,抗战将领,曾任国民革命军第10军、第14军、第72军中将军长,中央警官学校中将副教育长。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彭家元(1897-1966)当代著名土壤肥料学家,早年赴美深造,获农学硕士学位,1924年学成归国,先后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农学院系主任、四川大学农学院院长。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贺麟(1902-1992)中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1919年考入清华,后赴美国留学并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是“新心学”思想体系的创建者,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东方黑格尔。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流沙河(1931-)原名余勋坦,当代著名诗人、文学家。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所著《草木篇》被毛主席亲自点名而回到城厢镇接受劳动改造。文革结束后调回四川省文联,著书丰富,其诗歌《理想》被收录到中学课本之中。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淳朴的民风】

沧海桑田、岁月绵绵。这座写满人文历史的古镇,即便走过百年千年,至今处处无不体现着川西坝子闲适恬静、知足常乐、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市民生活或许谈不上富足,但市井生活却波澜不惊,始终保留着淳朴的民风与原真的生活气息,如同百年老酒越陈越香。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绣川农贸市场温馨祥和的画面。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十分接地气的民间艺术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自古俗定而成的赶场日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一边品着酒、一边卖着莱;一边喝着茶、一边聊着天,他们就是这样质朴、原真、祥和、安然、知足的过着自已的小日子。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悠闲自在、闲情逸致、安然知足,这就是古镇淳朴民风的真实写照。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魅力无限、激情四射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千年古镇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抹不去的记忆】

家乡是一首老歌,越唱越欢;家乡是一坛老酒,越陈越香。我们深深知道,时间足可以改变太多太多的东西。但是,走过的老街、穿过的古巷;上过的学校、吃过的美食……所有这些都已深深地镌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成为了城厢人永远挥之不去的最美乡愁。

走过的古街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穿过的老巷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踏过的小桥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淌过的小溪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吃过的味道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上过的学校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坐过的茶馆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熟悉的巷口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昔日的剧场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上学的道路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岁月的刻痕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沧桑的古巷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赶场的日子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古街的老店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余家湾的一角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奎阁巷的一角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平仓巷的一角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九思巷的一角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槐树街的一角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糠市巷的一角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城厢粮站一角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每一间老屋都有自已的故事,每一条古巷都是历史的足迹,每一个牌号都是时代的烙印,而我的每一个回忆都是心灵的鸡汤……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你可曾记起这些年代久远、凋零破败、已然回不去的老屋,那是历史的痕迹,那是岁月的沧桑,那是游子心中抹不去的念想与忘不了的乡愁……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袅袅炊烟最能让人想起的是妈妈的味道,而今炊烟已了无踪影,剩下的只有那愁肠百转、绵绵长长的不尽思念。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触景生情,突然想起了已阴阳相隔的老母亲,此时此刻道声珍重:天堂里一路走好!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阳光深情地眷恋着这些即将消逝的千年古巷,一如既往地把自己的温柔洒在青青的石板路上、洒在片片的小青瓦上、洒在那饱经沧桑、斑驳陆离的老墙上……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这些从老墙角里顽强生长出来的小草,依依不舍地伴随着这些老宅度过它们最后的时光。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这些历经沧桑、曾经孕育了多少生命的民居院落,给我们留下了的不仅仅是美好的回忆,还有这最后的凄美与最酸楚的告别……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繁华落尽,如梦无痕。多少街头巷尾的小店就这样悄无声息的从人们的视线中永远的消逝了。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儿时曾随长辈凑过热闹的老茶馆虽然日渐冷清,但曾经热闹非凡的场面却永远不会忘记。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置身于景色秀丽的家珍公园,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那些时光,与儿时的伙伴在这里嬉戏、钓鱼、采莲、挖藕,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忘记忆。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曾经的护城河,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勾起对老城墙、老城楼的深情回忆。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老县衙大门上的兽面门环,已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的洗礼,至今依旧默默地注视着千年古镇的兴衰与沉浮。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凝视着这些饱经沧桑、曾经辉煌的老街老巷老宅,而今已是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人去楼空。纵使坚信明天的城厢会更好,但心中依然有着太多的惆怅、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不舍,而这一切也终将成为心中残缺的也是最后的记忆……

城厢-今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岁月悠悠,乡愁浓浓。家乡所有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山一水,都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温柔最脆弱的那一根弦,只要一轻轻的拨动,就会奏出或优美或凄伤的乐章,这便是我们那一生都魂牵梦绕、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