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1988年10月1日,我军重新实行军衔制,同时,全军也在这一天正式装备新式军服——“87系列服装”。

配合实行军衔制的军服改革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军官兵的着装和全国广大青年、特别是城市青年的衣着水平反差越来越大,全军官兵要求改革军服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提高军服水平,1984年1月,中央军委在批准85式服装定型生产的同时,指示我军服装逐步实行礼服、常服、作训服系列。1985年初,总后勤部组织了被装总体论证小组,开始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1985年5月1日,全军装备85式军服。

军服研究人员收集分析了27个国家的军服样品,吸取我军历次服装改革的经验,对涉及经费开支、国家资源、经济水平、设备条件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论证。研究人员还分别对陆海空军等83个团以上单位,按校、尉、兵比例进行了抽样人体测量调查,覆盖面积达28个省市。他们先后测量了2万多人,对近百万个数据进行概率统计,制定出新的军服号型,建立了第一个军队人体资料库和军人人体尺寸资料集。按照服装号型生产的军服,覆盖率和适体率均达到95%以上。在此基础上制作了批量样品,在不同地区部队中进行了服装适应性、卫生性、保暖性试验。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各单位初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军被装改革的设想方案。方案产生以后,论证小组先后到沈阳、北京、南京、兰州军区机关、部队、院校召开了21个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广大官兵的意见。

1985年11月,在全军被装总体论证会上,对礼服、常服、作训服的样式、用料、颜色及冬服配套、供给标准和供应办法等提出了全面改革方案。这次服装改革方案体现了我国民族特色和军队特点,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基本相适应,反映了广大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服装改革方案确定后,总后军需部即着手进行方案的修改、样品的补充和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1986年1月总后成立了服装改革技术领导小组,下设军服(帽)号型技术、军服材料技术、军鞋技术、军服服饰技术等小组,重点抓了以下工作:研究军服、军帽、军鞋的号型尺寸,制定号型标准并提出生产工艺技术要求;通过部队试穿及室内试验,考察各种服装材料的风格、强度、耐磨性、保暖性、色牢度以及服用性能、配套合理性等,选择军服材料;修改设计各类帽徽、肩章、军种符号、领花等服饰;修改制作各类军服、军帽、军鞋及服饰样品。

1986年3月,《关于军服改革方案和定型生产的请示》被正式上报中央军委。这期间,总后勤部有关部门将新服装主要样品以模特穿着的形式拍成图册,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征求意见。当时的服装改革方案大多数都按计划实行了,也有一些品种、样式后来修改调整或是取消了。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方案中的男将校官冬常服、大衣。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方案中的女士兵仿毛料冬常服。

1986年12月17日,副总参谋长徐惠滋主持召开总部联席会议,讨论了新式军衔肩章及服装改革等问题。总后军需部部长周蕃玉就军衔肩(领)章、帽徽样式和改进大檐帽样式等问题作了汇报和说明。会议原则同意总参军务部、总政干部部、总后军需部提出的方案,并就准将肩章、套式软肩章、大檐帽帽徽、文职符号等提出修改意见。

87式军服从定型到正式装备

1987年7月3日,军委常务会议审查了我军实行新的军衔制后的各种服装及帽徽、肩章、领花的样式,原则同意总后勤部提出的设计方案。并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会议还责成总后勤部将展出的服装样品作适当调整,然后报请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领导同志审查。7月16、1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审查了军衔服装样品。8月26日中央军委批准军衔服装定型生产,以批准的年度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87式系列服装”,通常也称87式军服。9月15日,总后勤部批准87式军服正式投产。

12月11日,中央军委召开常委会议,会议原则同意总后勤部按已批准的式样组织新式帽徽、肩章、军种符号的生产。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军需工厂大檐帽生产线。

1988年2月1日,总后军需部下发《一九八八年被装发放通知》:根据军委在一九八八年全军换发87式军官夏常服的决定,今年服装拟分两次发放,初步安排八月份发87式军官夏常服,其他被服于明年五月份发放。

1988年6月28日,总后勤部和沈阳军区后勤部联合组织的全军新式服装首发仪式在沈阳军区某师举行。300多名军官身着87式军官夏常服、白衬衣和领带,充分表现了军人健美的体型和良好的仪表,一显国威、军威,在场的干部战士看后十分振奋。

为配合军衔制的实行,同年8月起,全军陆续发放新军服。这次新服装发放,采取先套穿、后发服装,当场试穿,当场调换的办法。到9月中下旬,基本发放完毕。笔者当时在总后军需生产部,这次评衔时被评为上尉军衔。记得我是9月2日领到87式尉官夏常服,包括一套衣服(上衣、裤子)、一顶大檐帽、一件白衬衣、一条藏青色领带。衣料是毛涤凡尔丁的,上衣为西服式小翻领。又过了一星期,9月9日,领到了一杠三星的上尉军衔肩章和陆军符号(领花)。

1988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重新实行军衔制。同时,全军官兵装备87式军服。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1988年国庆这天,当身着87式新军服的我军官兵神采奕奕地出现在首都街头时,人民群众纷纷投来好奇、赞许和羡慕的目光。“真好!真好!”澳大利亚朋友摸着一位陆军女上尉的新军服赞不绝口。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驻守在老山前线的守备某部穿上新式军服和佩带新的军衔后,军容严整,士气高昂。

授衔换装,对于提高我军士气起着重要作用。87系列军服装备部队,显著改善了我军军容仪表,结束了我军服装长时期处于单一体制的落后状况。系列化军服更好地满足了作战、训练、劳动以及平时、礼仪等不同场合条件下穿着的要求。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授衔换装后的三军女军官。

87式军服首次分礼服、常服、作训服

三大系列

87式系列服装分礼服、常服、作训服三类,还包括大衣、风雨衣、雨衣以及同上述服装所配套的针织衫、针织衬衣、衬裤、绒衣裤、棉衣裤、棉背心和各种特种服装等。

1.礼服

礼服是军官在重大庆典和重要外事活动时穿着的制式服装。计划1988年先配发驻外武官,尔后视国家经济情况,再逐步扩大配发范围。礼服分夏礼服和冬礼服两种,式样均为西服式,夏礼服2粒扣、2个下挖袋,冬礼服双排6粒扣、2个下挖袋;领边、裤中缝有区别军种颜色的牙线;大檐帽;配白衬衣和领带,男军官藏青色,女军官玫瑰红色。夏礼服,陆军为米黄色,海军为本白色,空军为天蓝色;冬礼服,陆军为海蓝色,海军为藏青色,空军为宝蓝色。冬夏礼服面料按军官衔级,将官为纯毛凡尔丁,校、尉官为毛涤凡尔丁。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陆军女将官冬礼服。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空军女将官夏礼服。

2.常服

常服是军人在平时和一般礼仪场合穿着的制式服装,分夏常服、制式衬衣、冬常服三种。

军官夏常服均为小开领,配白衬衣,戴大檐帽。男军官夏常服4粒扣,2个上贴袋,2个下挖袋,系藏青色领带;制式衬衣为猎装式短袖衫;冬常服式样与“85式”服装大体相同,下衣改为西服裤。女军官夏常服3粒扣,2个下挖袋,系玫瑰红色领带;制式衬衣为开领、短袖,配有藏蓝色西服裙;冬常服改为开领口,双排6粒扣。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空军女尉官夏常服。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海军女校官制式衬衣。

士兵夏常服采用四个贴袋,陆、空军为开领衣,海军为套头式水兵服。士兵制式衬衣只有两个上贴袋,以区别于军官。陆、空军和海军陆勤士兵的冬常服为立翻领上衣;海军海勤士兵穿着呢料水兵服。士官和女士兵服样式与所在军种的尉官服相同。

颜色:军官夏常服,陆军为棕绿色,海军为上白下藏青色,空军为上棕绿下藏青色。士官、士兵夏常服:陆军为草绿色,海军为上漂白下藏蓝色,空军为上草绿下藏蓝色。将校官冬常服,陆、空军与本军种军官夏常服颜色相同,海军为藏青色、尉官、士官、士兵冬常服,陆军为草绿色,海军为藏蓝色,空军为上草绿下藏蓝色。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空军尉官冬常服。

夏常服用料,将官为纯毛凡尔丁,校官为70/30毛涤混纺凡尔丁,尉官为45/55毛涤混纺凡尔丁。将官冬常服为纯毛马裤呢,校官为70/30毛涤混纺马裤呢,尉官冬常服和士官、士兵冬夏常服仍为三元混纺布料。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陆军将官大衣。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陆军女校官大衣。

3.作训服

作训服是军人在作战、训练、劳动和执行其它勤务时穿着的制式服装,分普通作训服(包括冬、夏作训服)和迷彩作训服两种,官兵作训服样式相同。夏作训服,上衣为翻领夹克式,前襟暗排5粒扣,加臂袋和裤脚扣绊,戴作训帽。颜色,陆军为草绿色,海军为藏蓝色,空军为上草绿下藏蓝。冬作训服为开关领上衣,6粒扣,中腰、下摆和裤子脚口有抽带,提高了防寒性能。迷彩作训服主要配发作战部队和侦察部队(1992年以后陆续发全军),样式与夏作训服相同,用料为维棉或涤棉平布。迷彩图案分为夏、冬季两种,颜色有荒漠草原型色、林地型色、白色等多种,以适应不同环境的伪装。

4.标志服饰

87式军服与85式军服的一个最显著的区别,是佩带军衔肩章和新式帽徽、领花以及专业技术符号。

帽徽:87式系列服装的帽徽分大小两种(1992年女文职干部曾发过中帽徽)。大帽徽为铝制,用于大檐帽、冬帽;小帽徽为塑料质,用于作训帽。大帽徽样式,主体为“八一”红五星,周围、下部有金黄色的麦穗、天安门、松枝叶和齿轮图案,直径为50mm。陆军底衬海蓝色,海军底衬藏蓝色和金黄色铁锚,空军底衬天蓝色和金黄色飞翅。小帽徽为圆形,直径为35mm。底衬颜色图案除没有天安门外与大帽徽相同。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87式三军大帽徽。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87式三军小帽徽。

肩章:为配合实行军衔制,设计了官兵军衔肩章、士官军种肩章。军官肩章又分为军官礼服、常服、大衣肩章和作训服、制式衬衣佩带的套式软肩章,士官肩章也分为常服、大衣肩章和套式软肩章。军官肩章的样式和军衔的标志方式基本上采用了50年代我军第一次授衔时的军衔肩章样式。考虑到士兵肩枪方便等原因,只设置了士兵套式软肩章。

军种符号、领花:三军军种符号,都以“八一”红五星为主体。陆军底衬金黄色宝剑光芒线;海军底衬金黄色铁锚;空军底衬金黄色飞翅。均为铝制品。作训服的军种符号为机绣布料质品。

专业技术军官的领花符号样式,以“八一”红五星为主体,底衬白色,由两个大小不等的金黄色椭圆轨迹组成的原子符号。

87式军服装备了二十年

87式军服从1988年开始发放,但许多品种并未一步到位。这期间部分品种定型生产后又进行修改,因而装备周期较长。

1988年10月1日,先装备了87式军官夏常服。

1989年5月,全军士官、士兵装备了夏常服。

1990年5月,全军官兵装备了87式制式衬衣;同年10月,士兵装备了87式冬常服,校官装备了87式大衣,驻外武官装备了冬礼服。

1991年,全军官兵装备了87式夏作训服,驻外武官装备了夏礼服。

1992年5月至1993年5月,文职干部装备了与现役军官相同的制式服装(女文职干部初为无檐软帽,后改为大檐帽),全军官兵装备了87式冬作训服、迷彩作训服,将官装备了马裤呢大衣,尉官、士兵装备了87式棉大衣。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解放军总医院的女护士们穿上文职干部新装后的英姿。

1993年10月,尉官装备了马裤呢冬常服。

1994年5月,士官、士兵、学员装备了毛料夏常服。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刚刚换上毛料夏常服的军校女学员。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1999年建国五十周年大阅兵穿87式迷彩作训服的步兵方队。

这期间,1997年和1999年,驻香港部队和驻澳门部队装备97式军服,2000年全军装备99式夏服,但都不属于87式军服系列。而其后2004年装备的04式士兵仿毛冬常服和2005年装备的04式士兵仿毛夏常服,则仍属于87式军服系列。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刚刚换发04式军服的战士接受检阅。

2007年8月1日,全军换装07式军服。但是87式军服并没有完全退出现役,87式冬常服又穿了一两年:2008年10月军官换发07冬常服;2009年12月士兵换发07冬常服。

87式军服评说

“87系列服装”是在认真分析我军服装的历史和现状,总结历次服装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外军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对国家资源、技术水平、设备条件、材料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论证之后形成的。它根据经济、适用、轻便、耐用、美观、配套、创新的原则,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常服、礼服、作训服系列,可以满足军人在平时、战时、礼仪等不同环境、不同场合的需要,使我军军服防护、象征、识别三大功能有很大提高,体现出我们国家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体现了军队改革和建设的新面貌,标志着我军军服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我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30年前的那个国庆节,第二套军衔服装正式在我军装备!

“87系列服装”夏常服品种。

同时也须指出,由于多种原因,87系列服装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许多品种没有一步到位,如士官、士兵服面料;在二十年的87式军服装备期间,军官礼服未能普遍装备;原计划的马裤呢大衣也因故取消,等等。

不过,87式军服毕竟是我军服装系列化的重要一步,在我军军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为后来的97式、07式军服打下了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