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女建築師講述不爲人知的故事:她和房子這40年


湖南大學女建築師講述不為人知的故事:她和房子這40年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章清清 圖:受訪者提供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這首曾風靡一時的老歌,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不論多少年,多少代人,房子始終傾注著人們的希冀與憧憬。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也是中國住房制度改革20週年。從最初的筒子樓,到單元房,再到如今的商品房,作為改革開放與時俱進的產物之一,中國的人的居住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為一名專門“造房子”的專家,湖南大學建築學院何韶瑤教授神奇的地方在於,她的人生履歷幾乎和中國住房制度的改革重合在了一起。

“從居者有其屋到居者優其屋,我不光是親歷者還幸運地成為了推動者。”何韶瑤說。


湖南大學女建築師講述不為人知的故事:她和房子這40年


何韶瑤

70年代:父親教她設計房子

“我父親就是做建築設計的。”9月25日,定居湖南30多年的何韶瑤在長沙接受今日女報/鳳網記者採訪時自豪地說。

何韶瑤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海拉爾市長大。上世紀70年代,她的父母響應國家支援邊疆的號召,從中央警備司令部轉業到此。“父親是做建築管理與設計工作的。記得小時候為改善居住條件,父親會帶著我們畫圖,在自家小院裡搭建擴建房子。”何韶瑤回憶,“父親設計的呼倫貝爾盟電業局辦公建築至今還保留在那裡。”

或許是從小耳濡目染的影響,長大後在高考填志願時,何韶瑤選擇了建築專業。畢業後,她和父母一起來到安徽省第二火電工程局工作。她參加的第一個項目是安徽淮南洛河發電廠建設,主持了包括職工住宅、廠區辦公樓、職工宿舍、浴室等項目的建築與結構設計。

何韶瑤告訴記者,那時的房屋建築設計比較強調“經濟、適用、美觀”,但她還是會盡量讓建築設計得漂亮一些。“這些房子雖然已經很破舊,但還未被拆掉。它們也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估計最終逃不脫被拆的命運。”

何韶瑤記得,在當年已經開始設計5-6層樓高的建築了。但她上班時,單位分配給她的是單身宿舍,也就是當時非常常見的筒子樓。

“上班是面對面的同事,下班是門對門的鄰居,一到吃飯時間樓道里就油鹽飛濺、人聲鼎沸,還有無數的人在這裡結婚生子。”這就是很多人描繪的筒子樓,它是一代人永遠的記憶。

何韶瑤雖然還是跟父母住一起,但她對這一切也並不陌生。她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人,有房子分配給你已經不錯了,根本談不上居住環境和品質,那是個從“居者無其屋”到“居者有其屋”時代。


湖南大學女建築師講述不為人知的故事:她和房子這40年


80年代中期何韶瑤父母的家入口——住在2樓的3室一廳

時光穿梭機>>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城鎮居民解決住房停留在等、靠、要,等國家建房,靠組織分房,要單位給房。湖南也不例外。當時湖南的千千萬萬年輕人和何韶瑤一樣被分配住單位的筒子樓。筒子樓見證了他們的青春、愛情、婚姻、家庭。

後來,又慢慢出現了設施相對完備的單元房。但那個時候,房子還不算商品,分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分房小組要調查申請人的住房狀況,還要根據申請人的各類情況和領導的意見、建議制定“住房分配細則”等等。


湖南大學女建築師講述不為人知的故事:她和房子這40年


集資的湖南大學教授用房——何韶瑤在湖大的家

90年代:她在湖南首開三大“房改”先河

1984年,何韶瑤參加湖南大學面向全國的招聘考試,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錄用,在這裡讀研究生,併成家立業。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的春風已經吹遍了五湖四海。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後,海南省率先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房地產公司也由此開始逐漸湧現。

海南各房地產公司在內地瘋狂地高薪搶挖建築行業的專家、設計師。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學校園裡的何韶瑤也被高薪挖到了海南,用當年的熱詞是“下海”了。

初到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何韶瑤對所見所聞的感受,用了“顛覆”兩個字。

“到了海南,我所看到的那些城市建築,那些設計作品,對我的衝擊真的太大了,因為在以前那都是不可想象的。”何韶瑤告訴記者,來自香港、臺灣的設計師聊的都是摩天大樓、海景房、各種別墅的設計,“這對我們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

何韶瑤在海南待了三年,最終因為學校的召喚和家庭因素的考慮,在1994年回到了湖南大學任基建處副處長。

1994年7月18日,國務院作出了《關於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標誌著中國全面推進住房市場化改革的確立,穩步推進了公有住房的出售,通過向城鎮職工出售原公有住房,逐步完成了中國住房私有化的進程。

也就在那幾年,作為基建處副處長的她在主管校長的信任和支持下,幹了三件可以說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大事。

何韶瑤說,第一由各二級單位自籌資金建職工住宅;第二集資她主張個人自籌資金興建120平米教授用房,為學校留住高級人才並修建地下室和車庫、建設80—90平米的教師住房,第三是首次提出了在90平米以上住房裡設計“兩個廁所”的。

這三個方案一提出在當時可以說猶如扔出了幾枚重磅炸彈。何韶瑤說,雖然,當時全國住房市場化改革的政策已經出臺,但讓習慣福利分房的人們一下就扭轉思路卻不容易。有人懷疑她搞教授房是搞特權主義,甚至將學校告到了教育部。有人質疑集資建房不靠譜,還有人對她“一個房間兩個廁所”的設計嗤之以鼻。

但何韶瑤的三大改革方案在校領導的支持下最終得以執行實施,這些在湖南省都是開了先河的。“最終的結果是提早轉變思路的人,在當年只用幾百錢一平的成本價就提前買到了新房,改善了住房條件,而有的人卻因一念之差放棄了,多年後卻又後悔莫及。”

時間到了1998年,國務院發佈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宣佈全面停止住房分配,首次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經濟適用住房為主的多層次城鎮住房供應體系。

何韶瑤說,從那時起我們全面迎來了居者優其屋的時代。

時光穿梭機>>

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宣告終結,《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也很快出臺,新的住房時代開始了。房屋、樓價開始慢慢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就是在這一年,長沙市開始建設經濟適用房,解決居民的住房難題。

新世紀:她編撰湖南節能建築標準圖集

2003年到2004年,何韶瑤被學校派往加拿大訪問學習一年,在加拿大她感受最深的是科技化的節能住宅對生活的改變。

“同樣在最冷的冬天,東北地區我們要用半米厚的磚砌牆才能保溫,但加拿大的房屋建築只用大概10公分厚的牆體,屋裡的保溫效果在停掉暖氣的情況下還能保持近十個小時,這太讓我驚訝了。”何韶瑤說,從那時起,她開始關注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的發展問題。

2005年,我國開始建立了建築節能專項檢查制度,建築節能指標此後逐年提高,綠色建築的推廣建設意味讓我們的居住更舒適,城市生活更低碳、更美好。

回國後的何韶瑤也成為《長沙市節能建築標準圖集》和《湖南省節能建築標準圖集》的編撰者。近年來,她更深入到城市群、生態城市和村鎮規劃設計的研究中。

何韶瑤說,改革開放四十年,在建築行業的她不僅見證了人們住房條件翻天覆地的改善變化歷程,更站在了時代的潮頭,參與和推動了改革的進程。如今,中國房地產業在經歷幾輪洗禮與成長之後,也步入到如今亟待平穩發展和建立長效機制的階段。

隨著時代的進一步發展,她認為,未來的住宅將會在“生態、綠色、健康、安全、科學、節能”等理念融合其中,人們將住上環保、安全舒適性的、有設計品質的現代住房,在居住上能真正的享受物質與文化雙重富有的生活。

時光穿梭機>>

進入21世紀,長沙的房地產業跟全國一樣進入了快車道。恆大、保利、萬科、碧桂園等國內頂尖房地產企業紛紛來此拿地建房。公寓樓、高層住宅區、花園小區;電梯房、洋房、別墅等不同住房業態紛紛出現。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裝修也成為熱點,在追求寬敞的同時,還在追求著居住環境的各種配套設施,要住得舒服,住得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