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耳恭聽、四面楚歌……巢湖這些典故淵源你知道嗎?


洗耳恭聽、四面楚歌……巢湖這些典故淵源你知道嗎?

洗耳恭聽

“洗耳”語出《高士傳·許由》:“惡聞其聲,是故洗耳”。相傳堯舜時代,帝位禪讓相繼。堯讓位舜之前,欲讓位於許由。許由謙讓,隱於箕山。堯又召許由任九州長,許由已從箕山至居巢。許由不就,惡其訊汙耳,遂用池水洗之。適逢摯友巢父牽牛至方池飲水,問其故,贊其行,稱洗耳汙及池水,牛亦不能飲也。隨後,二位高士離開方池,上了臥牛山。

後人為頌揚許由聞過則喜的美德,將方池易名“洗耳方池”,遂成“洗耳恭聽”典故的發源地。康熙《巢縣誌》載萬家山口“有巢許二賢祠”,知縣陳經言撰《洗耳池記》,並將“洗耳方池”遺址名列所繪十景形勝圖。今洗耳池與牽牛巷並存巢湖市區。成語“洗耳恭聽”也成了請人講話時說的客氣話,形容恭敬地聽別人講話。現在,也有用於帶有諷刺或開玩笑的意味。

洗耳恭聽、四面楚歌……巢湖這些典故淵源你知道嗎?

柘皋之訛

位於夏閣西北10公里的巢湖市柘皋鎮,古稱橐皋,春秋殷商時期曾為橐皋國。

史載公元前483年,魯哀公會吳王的使者於橐皋,化干戈為玉帛,實現了兩國結盟。後來,吳王夫差為顯示其威武,親會諸侯於橐皋,故此地又稱“會吳城”。南宋名將劉琦,曾在此大敗金兀朮。

傳說,橐皋的地名,歷經歲月滄桑,人們訛“橐”為“拓”,繼而又以“拓”訛為“柘”,古代的“橐皋”變成了今天的“柘皋”。也許“橐”遠沒有“柘”簡潔,然其終究是變形又變音,以訛傳訛竟被認可的結果。現在,人們借柘皋之訛,形容以假成真。但康熙《巢縣誌》又載:“今考《春秋》胡傳,橐字章夜反,與柘同,非訛也。” 如此可嘆:“假作真時真亦假”。

洗耳恭聽、四面楚歌……巢湖這些典故淵源你知道嗎?


欲速則不達

《論語·子路》雲:“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意思是性急圖快,反而達不到目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孔夫子攜子路一行周遊列國。這天由柘皋往巢城,途中問路神童項囊幾時可達。項囊答道:“若慢行,很快就到;若性急,今日不可至也。”

夫子頓覺豈有此理,遂令急行趕路。不料,車伕急駛一座獨木橋時,顛翻了滿載帛簡的獨輪車。待命打撈晾曬完畢,早已夕陽西下了。醒悟中,夫子命子路記下“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並決定打道回府,北行歸魯。

今柘皋鎮東行兩千米處的小朱村西側有個面積約200平方米、3米多高的土墩,相傳是孔子的曬書墩遺址。據康熙《巢縣誌》載,孔子回車衖遺址,位於萬家山路口。

洗耳恭聽、四面楚歌……巢湖這些典故淵源你知道嗎?

四面楚歌

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語出《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司馬遷雲“項王軍壁垓下”,然從地名學角度看,巢湖南岸的散兵鎮和楚歌嶺更具有“四面楚歌”於散兵的歷史記憶可信度。

項羽是否兵敗散兵,尚有待考證。但據康熙《巢縣誌》,散兵鎮當時已被記載為全邑八大鎮之一。清《巢湖志》也載:“散兵灣在巢湖濱,相傳韓信追項羽,兵潰散於此。”。

當年項羽散兵突圍時,部分將士留在楚歌嶺東南山間生息,現在居住在這裡的項山村民有1000多人,項姓居多且稱是項羽的後代。在楚歌嶺以北有韓崗、上韓、下韓、韓田衝等村莊多為姓韓,也說是韓信的後代。這些民間佐證,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洗耳恭聽、四面楚歌……巢湖這些典故淵源你知道嗎?

陷巢州長廬州

在巢湖流域,民間久有“陷巢州,長廬州”的諺語,說明巢湖、合肥具有毗鄰相依的淵源關係。

春秋周武王姬將巢國地域析分為二,一為“巢伯國”;二為“廬子國”,可謂行政區劃上的“此消彼長”。而“陷巢州”則是地質上的“此消彼長”。據康熙《巢縣誌》載:“吳赤烏二年,巢城陷為湖。”

2001年在巢湖北岸的護坡下發現唐嘴水下城遺址,證實“陷巢州”不僅僅是傳說,而是巢湖地殼運動演繹的結果,正所謂滄海桑田的“此消彼長”。

據《廬州府志》記載,肥西三河鎮1855年前只是入湖口的一個小沙洲,而到1907年,它的位置卻遠離了湖濱,至今距巢湖水面已有十五六公里了。現今的巢湖,仍處於不顯而易見的“陷巢州,長廬州”變遷之中。

洗耳恭聽、四面楚歌……巢湖這些典故淵源你知道嗎?


姥山尖出狀元

巢湖姥山頂上文峰塔,建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當時流傳“姥山尖一尖,廬州出狀元”的民謠,廬州知府嚴爾圭為應證此謠,主建該塔至四層。

清光緒四年(1878年),洋務大臣李鴻章續建完工至七層。姥山文峰塔屬風水塔,是一種取塔形式的風水文化建築,與佛教中放置舍利瓶的佛塔沒有本質上的聯繫。

文峰塔是據傳統的周易八卦風水學原理,用來提振文運的一種建築形式。儒家認為建造文峰塔可以“補山水之形,助文風之盛”,以佑本地讀書人功成名就。同時建塔還能夠鎮水驅邪,保佑一方四季平安。明清時期,“塔”遂成了勘山理水,補地勢,鎮水患,祥瑞氣的重要建築手段。

明嚴爾圭和清李鴻章兩位朝廷大員,順應時風民意,修建姥山文峰塔,表達了“姥山尖,出狀元” 的美好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