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中醫學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

國醫大師:中醫學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

1、情志相勝療法:

根據五行相互制約關係,用一種情志去糾正相應所勝的情志並有效地調節由這種情緒產生的疾病,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2、抑情順理法:

指醫生用言語或行為解除病人疑慮,使病人通達致病和愈病之理,使其堅持對病態心理作自我抑制,而達到治癒之目的。

是指先辨別病態情志的陰陽屬性、再設法使病人產生相反屬性的情志來制約病態情志。

4、激情刺激療法:

用言語或行為驟然激發病人的某種心理產生使之處於應激狀態,藉此糾正致病情緒、消除病症的治療方法。

5、言語開導療法:

指依靠醫生的威望,運用言語開導影響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6、假借針藥療法:

指假借針灸或藥物配合言語誘導,消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其實質屬暗示療法。

因環境而致心理改變發病者,改變生活環境後會使病人好轉。

指對症治療,“心病還須心藥醫”,弄清病因,重複得病的環境與事件,讓患者消除疑慮,直面事實,心病可愈,如杯弓蛇影的典故。

9、氣功吐納療法:

氣功療法是自我有意識地鬆弛機體,寧靜思想,意守丹田,調整呼吸,達到自我調整心理生理活動,防治身心疾病的一種療法。它是我國獨特的一種整合性、傳統性心理治療,包含了西方心理治療中許多理論和方法。

10、其他方法:

以上列舉之外,尚有行為誘導治療、動作體位治療、厭惡反射療法等借鑑和吸收了現代科學理論的新的心理治療方法。

本文由“御方堂中醫”整理,如果您有關於中醫治癌,防癌的問題,可以私信我們。或百度搜索御方堂中醫,與我們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