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以「羣衆路線」構建掃黑除惡「天羅地網」

新華社武漢9月27日電 題:湖北:以“群眾路線”構建掃黑除惡“天羅地網”

新華社記者 梁建強

群眾舉報涉黑涉惡線索,經查證屬實,即可獲得現金獎勵,獎勵金額上不封頂……這是今年9月出臺的《湖北省公安廳關於涉黑涉惡線索有獎舉報的指導意見》中的明確規定。

有獎舉報,正是湖北省堅持“群眾路線”,廣泛發動群眾、充分依靠群眾,構建起掃黑除惡“天羅地網”的一個縮影。據湖北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統計,開展專項鬥爭以來,已受理群眾舉報線索6432條,多達738名涉黑涉惡違法犯罪人員投案自首。

貼近一線,從群眾中獲取一手線索

熊才祥等31人涉黑案在鄂州市鄂城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廖海濱等30人涉黑案在沙洋縣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喬曙光等19人涉黑案在大冶市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9月上旬,湖北三地法院同時對3起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集中宣判。

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李靜介紹,湖北各級法院始終保持打擊黑惡勢力犯罪的高壓態勢,高質、高效審理了一批黑惡勢力犯罪案件。目前,一審已審結涉黑涉惡案件近百件。

回顧這些已審結案件,不難發現,最初的偵查線索多是來源於廣泛發動群眾、從群眾的舉報中獲取。

“一個地方有沒有黑惡勢力,群眾最清楚,只要把群眾發動起來了,犯罪分子就無處藏身。但往往群眾對黑惡勢力既恨又怕,擔心‘打蛇不死’、事後報復。因此,必須廣開渠道,讓群眾打消顧慮、踴躍舉報。”湖北省委政法委委員、政治部主任王豐年說。

為方便群眾舉報,湖北省掃黑辦在全國率先向社會發佈設立掃黑除惡舉報電話、信箱、網上舉報平臺的公告,專班專人24小時值守,並明確保密要求。

為確保舉報不落空、線索不遺漏,湖北還專門制定《涉黑涉惡舉報線索辦理工作辦法》,對線索受理登記、甄別分流、核查、反饋等環節作出明確規定。

今年9月,湖北省公安廳出臺《關於涉黑涉惡線索有獎舉報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群眾舉報涉黑涉惡線索,經查證屬實,即可獲得現金獎勵,獎勵金額上不封頂。

湖北省掃黑辦還建立了線索辦理月通報機制,層層傳導壓力,提高線索核查質效,確保群眾舉報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

精準打擊,瞄準群眾最痛恨的黑惡犯罪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湖北省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省綜治辦主任王興於介紹,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在緊緊依靠群眾獲取線索的同時,湖北將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痛恨、最急切的黑惡犯罪作為打擊重點。

在咸寧,阮建國等人為壟斷生豬市場,糾結成立“地下稽查隊”“地下出警隊”等擾亂市場,有組織採取暴力、威脅等手段打擊從外地拖運豬肉的商販,並尋求“保護傘”,群眾對此意見極大。今年2月,咸寧公安機關集中200餘名警力,成功摧毀了這一涉嫌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24人團伙。

在武漢,部分“黑中介”設置陷阱,大肆侵佔業主和租戶資金。在走訪蒐集了數千條群眾意見後,公安機關一舉挖出安逸之家、鴻潤德“黑中介”案。被告人任洪卓等26人因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分別被判處1至19年有期徒刑。

隨州“村霸”連光輝從一名刑釋人員“當選”村主任,把持村務,欺壓百姓;荊門黃氏五兄弟以經營公司為“幌子”,形成家族式犯罪組織,擁有槍支、彈藥……針對這些群眾身邊的涉黑涉惡團伙,政法機關採取掛牌督辦、專案攻堅、異地用警等方法有效打擊,對黑惡勢力形成了強大威懾。

同時,政法機關依靠群眾開展工作,重點排查強行銷售、打砸設備等線索,鎖定了一批涉及非法採砂、非法碼頭的黑惡勢力,有力推動了長江生態保護工作。

深挖徹查,將群眾滿意作為衡量標準

黑惡勢力猖獗,背後往往有“保護傘”撐腰壯膽。腐敗與黑惡共生,嚴重影響民生、民心。

一函一交辦、一案一查處、一件一審核……湖北堅持深挖徹查,把掃黑除惡與反腐、“拍蠅”結合起來,破“關係網”、打“保護傘”。

湖北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彭勝坤介紹,檢察機關先後向相關部門移送“保護傘”線索39條。

據湖北省紀委監委統計,今年以來,紀檢監察機關已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162個,立案209人。

將群眾滿意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湖北還著力完善建章立制、推進治本之策。

湖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決定》,這是國內地方人大常委會的率先之舉。

湖北省掃黑辦等制定下發《認定黑社會性質組織十要素》,組織編印證據收集指引、依法打擊等規範性文件,並開展業務培訓。

湖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祥喜說,湖北將繼續堅持“群眾路線”,堅持法治思維、法治方式,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專項工作,把依法開展掃黑除惡作為深化法治湖北建設、提升政法機關法治能力的重要抓手,力爭讓每一起案件都能經得起法律檢驗、歷史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