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Coinbase联创对话硅谷头号风投公司

洞察|Coinbase联创对话硅谷头号风投公司

洞察|Coinbase联创对话硅谷头号风投公司

每个人对于区块链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在普通“投资者”的世界里,区块链资产投资大于一切,而在风投公司和区块链资产金融服务商创始人眼里,区块链又是另一副模样。

安德森·霍洛维兹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 Fund)是硅谷首屈一指的风投公司,也是区块链资产投资领域最活跃、最狂热的领军投资机构之一。这个风投公司已经投资了像Coinbase这样的区块链公司、Polychain Capital,以及众多IC欧,它是响当当的区块链“领投人”。

近日,我们整理了Andreessen Horowitz Fund投资人Chris Dixon和Coinbase联合创始人Fred Ehrsam就区块链发展的讨论录音,并将长达两万字的听译原文进行精简整理,取其精华。他们的见解也许会超乎你的想象。

Q1. 区块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经济系统内嵌到互联网中?

Fred Ehrsam:目前使用的购物平台都是基于底层协议而建立的,在应用层面完成支付、购买商品和服务。而以太坊和IPFS则与现有状况不同,以太坊是在协议底层直接出售计算资源,IPFS则是直接出售全球数据库。

当然了,除了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还有很多资源可以借助 token 底层机制直接出售,我相信这类协议在去中心化平台上运行得更好。

Chris Dixon:从开发者角度看,存在两种不同的开发模式。一种是通过非营利、公益性的方式,开发出的底层协议。这是互联网最初选择的方式,因为它一开始就是由政府和学术机构设计的开放式协议。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模式逐渐显现出问题。因为这种公益性的开发模式并不能盈利,所以对人们的吸引力不够,参与人员也不够多。

第二种就是公司层面的开发,如Facebook、亚马逊等。这些公司依靠可持续循环的运营模式支撑公司发展,吸引全球优秀开发者、资金等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的资源进入。而小公司则会受到中心化平台打压,生存空间被压缩,所以他们试图寻找新的开发方式。区块链、token激励设计以及比特฿创造的经济系统正好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Q2. 创业者是否适合在现有平台上搭建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

Fred Ehrsam:可以这么说,中心化平台会限制创业公司的发展,而在去中心化平台中,则没有人能够关闭你的服务或限制产品发展。

Chris Dixon:有人认为比特฿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出现的,但鲜有人知的是,当时存在另一个非金融层面的危机,就是“程序员危机”,很多程序员被迫离职。因此新一代的程序员将远离巨头和大平台“迫害”。

此外,中心化平台如windows、iOS、Facebook等能够聚集开发者和用户的社区或者网络,长久以来,平台参与者一直陷入相互厮杀之中无法自拔。但在区块链技术开发的平台中,参与者免去相互“挤兑”之苦,可以按劳得到公平的报酬。

Q3. 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才能促使群体同步制造效益?

Fred Ehrsam:区块链的关键在于可循环的“激励”效应,网络参与者甚至于整个网络都将会受到奖励。比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比特฿创造了一个新的、完整的数字货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公司、投资者、用户都参与进来,而且比特฿拥有任何机构都无法匹敌的计算机集群。比特฿充分展示了有效激励机制的威力。通过激励机制创造的“集体行为”,力量之伟大,无从想象。

Chris Dixon:实际上token激励不但只激励开发者,还会激励网络中的矿工和用户。

Fred Ehrsam:确实如此,我当初加入区块链行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token激励了所有早期愿意加入这个网络的潜在用户、潜在服务提供商,甚至是潜在的“协议上的协议”。

Q4. 以太坊的PoW向PoS转型实现了什么功能?

洞察|Coinbase联创对话硅谷头号风投公司

Chris Dixon:以太坊从PoW向PoS转型让人们意识到,PoS存在新设计,以前PoW无法惩罚社区不良行为,但PoS可以做到这一点。

Fred Ehrsam:没错。它提供一种通用的方法,可以惩罚那些不利于社区发展的不良行为。这对整个社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Chris Dixon:电子邮件就是这样的例子,缺乏惩罚机制,因此导致垃圾邮件需要耗费人力、财力、物力解决,而且这些问题会变成用户体验成本,让用户体验变差。

Q5. 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优势各是什么?

Chris Dixon:除了共识机制,中心化也很重要。

Fred Ehrsam:中心化的好处就是对流程的掌控力更大,开发进度更快,客户体验和性能体验上也更胜一筹。中心化的确定性非常明显,只能使用一种路径。但实际上,多种尝试往往能得出更加出人意料的结果。

Q6. 中心化公司和去中心化公司的区别在哪里?

Fred Ehrsam:一个中心化公司去做一个社交产品,比如开发 Facebook ,和去中心化组织去构建开放式协议,这个协议也是用来做社交产品,你赌哪家公司最终会做得更大?

Chris Dixon:两个公司都是从0开始做起吗?因为现在其实 Facebook 已经做得太大了,这种竞争已经不公平了。

Fred Ehrsam:那我们直接假设,这场“PK”是在 Web 2.0 刚刚出现的时候好了。

洞察|Coinbase联创对话硅谷头号风投公司

Chris Dixon: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一个是配备齐全、团队目标一致、工作内容明确的公司,另一个是由一群在晚上下班时间、周末参与开发的志愿者组成的公司。这也就是业余志愿者与朝九晚五上班族之间的比赛。我会赌这些志愿者赢,因为在我看来,聪明人在周末和晚上捣鼓的内容,会比普通上班族花10年作出的东西还多,这也是过去20年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启发。

Fred Ehrsam:的确如此,你其实可以从中看出这两种类型的人工作的“动力”。

Chris Dixon:除了动力,还有长远的目光。扎克伯格、拉里佩奇,他们都是很好的创业者,都有很长远的目光,自身格局足够大,但他们最终也只能做 2-5 年的短期规划。本质上,他们还是“短视”的。而那些在晚上或者周末工作的人,考虑一个问题的时间跨度都超过了10年 。

Fred Ehrsam:由于大公司的创新限制很多,所以他们不会轻易尝试创新。而在去中心化场景中,可以进行很多尝试,比如将Facebook尝试5个不同版本,运行的最好的可以继续拆分。但去中心化的token机制通常比较混乱,这种机制的反馈很短很直接,值得尝试的路径很快就能凸显。

Q7. 区块链到底要创造什么?

Chris Dixon:相比13、14年寒冬阶段,现在的市场状态才让我非常有信心。很多人认为市场的表现是因为比特฿价格涨了,但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尝试”区块链的公司在增加。

Fred Ehrsam:不论在去中心化还是中心化的公司里,项目开发都会随着时间逐渐完美。2014年,Coinbase会从比特฿ Github 的关注者和比特฿源代码源应用者中找到一些靠谱的创业者或团队。之后,Coinbase就开始关注以太坊的相关信息。

Chris Dixon:以太坊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第一,已经存在超级app和超级网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形成庞大的网络;第二,以太坊图灵完备,内置了solidity 开发语言,其他用户可以在以太坊链上开发各种各样的应用。这恰恰是比特฿一直没能实现的;第三,不仅可以在链上创建各种各样的应用,同时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 token 网络,建立新协议。

Q8. 如何辨别劣质项目?

Fred Ehrsam:项目是否不错主要有几个比较明显的迹象:首先是是基于寻租 (rent-seeking) 模式的 token,意思就是在交易的过程中从网络、买方、或token持有人中抽取价值,以及使用token消除中间人,这是没必要的。第二就是使用token的筹集资金为中心化系统投资,这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Chris Dixon:如果仅仅使用token作为公司利润分红,使用企业背书,安全性较高,但这种问题使用传统方式也能解决,完全没有必要使用token。

Fred Ehrsam: 其他迹象还包括,有些项目发布的白皮书只是营销手册,不涉及技术和协议层面的内容。

Chris Dixon:也就是说,比较可靠的token项目至少需要包含技术细节的白皮书、已经运行的代码、技术实力雄厚、有软件开发背景的团队。

Q9. 与互联网类比,区块链发展处于什么阶段?

Fred Ehrsam:目前区块链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所以一切都处于打基础时期。以太坊的处理能力现在也不过如此,要在链上做一个Facebook,现在不太可能。因此,现在还是应该主要发展基础设施和系统类项目,成功的概率会大很多。

Chris Dixon:类比互联网,区块链现在还处于做服务器、协议层的基础设施时期,这是必经之路。互联网发展了20年才出现了Facebook,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有AWS,或者其他中间层的服务,才能创造出一个超级应用。

Q10. 移植传统技术与创新哪一种模式更容易成功?

Fred Ehrsam:在这种技术浪潮的转移过程中,人们经常犯一个错误。人们常常将现存的想法和方案移植到新的平台中。但实际上,要用新的技术创造出更新的东西。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要判断区块链的独特之处。

Chris Dixon:一般来说,全新的东西、新的设计才能取得成功。就拿Stripe举例,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如果完全重新设计一个在线支付系统会怎样?”而不是“将现在的银行系统资产拿来,做一个新的‘互联网+银行’的支付系统吧!”

Fred Ehrsam:是的。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数据:现在全球最大的 50 个网站里,只有2个是互联网浪潮前就存在的公司做出来的产品。其中一个是msn.com,另一个是microsoft.com,都出自微软之手。其他的 48 个,全部是互联网原生的公司做出来的。

一种常见的错误思考方式是:PayPal 今天值多少钱,那么一个区块链的 PayPal 就能值多少钱。或者Uber 今天市值是多少,所以一个去中心化的 Uber 就应该值多少钱。

Q11. token的长期价值到底在哪里?

Fred Ehrsam:我对 token 长期价值的思考,很大程度上受到 Chris Bernaski 的影响。他之前在华尔街的一家投资公司工作,研究了很多通用的金融模型。他尝试将这些模型转化成可以量化区块链资产价值的模型。

在我看来,最好的token其实是非寻租模式的 token,因为他们会对平台所产生的每一笔交易都收取一部分的费用。你恰好拥有token,并不代表你拥有对某笔交易的处理权,你必须对交易的处理做出贡献才能赚到 token 。

洞察|Coinbase联创对话硅谷头号风投公司

Chris Dixon:我是这么思考这个问题的。我觉得技术最厉害的一个地方是,它可以把人们任何想法转化成运行的代码,也就是说股权、商品、货币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转化为代码。在技术世界里,唯一的限制是人们能否产生新的想法。中本聪用一个白皮书,就突然改变了世界。

Fred Ehrsam:对,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是这样的。

现在很多区块链系统设计和token激励机制,在未来可能会像软件和互联网中的底层协议一样,成为人们每天使用的应用服务框架。从融资的角度来说,IC欧前期阶段,尽管一些骗子也会发token,但有些项目还是会考虑如何给真正做出贡献的人奖励。所有的人都会利用通胀或通缩的方式,鼓励网络里的人创新。

我们其实已经花了好多年来思考并改进中心化公司,虽然有很多营收、利润上的因素在旧世界的规则里发挥很关键的作用,但实际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区块链的作用巨大,所以不管是中心化的银行还是硅谷的巨头公司,都要根据现有的业务,适应新技术浪潮。

在很多已经发生的科技浪潮的先例里,旧系统依旧在运作,但同时新系统也已经在创造新的价值。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要在新层面创造新价值,而不是跟现存价值系统抢夺存量价值。

总之,开放的思想是必不可少的。

部分素材:a16z Podcast

编辑 编译:Arrietty Faustina 大柳

Punch Line

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幻想、梦想和预言,即对潜在的明天的想象。一些世界上最大、最铁石心肠、曾经是现在主义的化身的公司今天却雇佣直觉的未来学家、科幻作家和幻想家作顾问。

——托夫勒 《未来学家谈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