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的正確認識

手語的正確認識

手語的正確認識

手語的正確認識

手語(C)是用手勢比量動作,根據手勢的變化模擬形象或者音節以構成的一定意思或詞語,它是聽力障礙的人(即聾人,以下簡稱為聽障人)互相交際和交流思想的一種手的語言,它是"有聲語言的重要輔助工具",而對於聽力障礙的人來說,它則是主要的交際工具。

手語與語言的差別則主要在於語音這個問題上和聽障人是否以手勢進行思維。語言學家根據語言的語音屬性認為手語是一個符號,而非語言;而聾教育專家、特殊教育工作者和聽障人本身根據手語的語言屬性認為手語同樣是語言,它是語言的一個分支,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然而,手語不能和書面語絕對地對應起來,聽障人書面語言要受到手語的限制,不能形成正確的書面語言,雖然手語不能作為完全意義上的語言,但手語所具有的語言的屬性說明,手語應該作為語言的類型之一。

手語是不是語言?這個問題爭論很久。語言學家沿用傳統觀點否定手語的語言地位,不少聾教育專家和手語專家則認為“手語應該是一種獨立的語言”。堪稱中國聾人手語權威的《中國手語》在序言中就明確指出,手語“作為一種語言,已逐漸為人們所接受”。聾教育專家和手語專家把手語看作是一種獨立的語言,是因為手語和人類其他語言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具備了語言的資格。

  1. 手語不是自然現象,也不是個人現象,它因為聾人群體的存在而存在,因為聾人群體的發展而發展,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
  2. 手語作為聾人之間的重要交際工具,已得到社會的允許和認同,並且廣泛應用於聾人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另一方面,手語也可充當聾人的思維工具。
  3. 手語也可充當聾人的思維工具。有事實證明,未經語言訓練的先天聾啞人完全具有抽象的“數量”概念,會製造和改進勞動工具,能同正常人一樣從事體力勞動,還知道多勞多得(一種推理過程),具有理性認識,有思維活動,有思想,但是他們沒有有聲語言,他們所藉助的思維工具主要是手語。筆者在監考中也經常發現,聾生在答題時往往邊打手勢邊思考,類似健聽人思考問題時往往自言自語一樣。

其實在古代就有手語的存在,並非專為聾啞人所有,古人靠手勢來傳達溝通意見,而後才慢慢產生語言。古人以打獵耕種為主,社會上需要遵循的規則也少,因此聾人較能適應生活,但文化發達後社會進步,抽象的符號也多,為了適應社會生活,只好藉手語來表達溝通情意了。

有這樣的故事,花果山的一隻石猴下山找同伴,他跑到豺狼身邊,豺狼不跟他打招呼。他跑到虎豹身邊,虎豹也不答理。他又去跟獐鹿看見他,箭一般跑掉了。他剛朝一對仙鶴走,仙鶴看見他,拍拍翅膀飛走了。石猴覺得很奇怪,跑到溪邊去喝水,在水影中看見自己的模樣,原來跟豺狼、虎豹、鹿茸不是一類。他最後找到了一群猴子,大家歡迎他入夥,他樂壞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故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聾人是手語族。他們的特殊之處,就是由於他們聽不見,說不了話,談話的形式(方式)、習慣與一般人同自然形成手語群體。這猶如操著不同方言的人,自成群落一樣。

健全人與健全人在一起,會感到交際談話自由在十分方便,這一點,聾人亦然。不過,聾人聽不見,獨自一個人的時候,往往有一種不可名狀的窒息感,這是處於無聲世界裡,什麼聲音聽不見的難受感覺吧,所以,聾人喜歡與聾人在一起過群體生活。可以用手語聊天玩樂,可以自由自在地交流思想感情,並由此獲得一些信息,不至有與世隔絕之感。就連聾啞學校的小學生,每到放學之際都不想馬上回家,這並非他們不愛家,只為回家沒人陪他聊天(玩),所以,寧願在學校多呆會兒再走。難怪他們對聾人那套手語無師自通,很快成為手語族的成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