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怎麼辦?

孩子厭學怎麼辦?

“孩子不願意上學怎麼辦?”、“孩子突然不想上學怎麼辦?”、“孩子之前很愛學習,升初中後開始厭學了怎麼辦?”、“孩子很聰明,但就是不願意在學習上花心思怎麼辦?”、“孩子反感老師,不願意學習,怎麼辦?”……

諸如此類的問題整天困擾著中國的父母們。

對於絕大多數父母來說,孩子的學習非常重要,因為這可能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人生命運。若孩子本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卻因厭學情緒導致成績下降、不願上學,甚至離家出走,這就很可惜、很遺憾了。那麼,孩子厭學怎麼辦?

兒童心理諮詢師指出,孩子的厭學情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由輕到重,對學習的牴觸行為也跟著加重。剛開始,可能是對學習有些倦怠,情緒低落,但在家庭或外界壓力下,還是會走進學校、走進課堂。

這樣的孩子在校學習狀態消極,學習效率低下,人也會變得煩躁不安,多思多慮,容易發怒,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看什麼都不順眼,對自己和別人都感到厭煩,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當厭學情緒逐漸加重,孩子會覺得學習沒有任何意義,學習並不能給自己帶來任何作用或好處,反而罷學會輕鬆好多,離開學校會是一種解脫。

他就可能會從心底產生對上課和學習的厭惡情緒,在學校尋釁滋事或被動攻擊,出現被休學、被退學、離家出走等嚴重後果。廣州哪裡看兒童心理醫生比較好?

孩子為什麼厭學?孩子厭學怎麼辦呢?兒童心理諮詢師指出,厭學原因有很多,以下是幾種最常見的原因:

1、動機缺失

對學習沒有求知慾望,需要被動地在老師、父母的監督下完成學習任務,這是無動機;認為讀書是苦差事,讀書無用論,對學習的認識消極甚至錯誤,這是負動機。沒有動機就沒有動力

兒童心理諮詢師說,導致動機缺失的原因有很多。

有些家長本身不注重學習,甚至認為讀書無用,孩子潛移默化也會認同這種價值觀;

有些孩子之前的學習動機建立在父母的肯定、表揚上,當孩子發現自己無論再如何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關注,學習的動機也就消失了;

有些孩子遭遇家庭變故,內心被這些變故所充斥著,難以安心學習……

若父母發現孩子學習動機缺失,可積極反思,尋找根源,針對性幫助孩子獲得內在的動力

若覺得打開孩子的心扉有困難,或不知道如何引導孩子安心學習,可及時尋求兒童心理諮詢師的幫助,讓孩子的內心少一些衝突,多一份安寧和平靜,幫助孩子自由發展他的潛能。


孩子厭學怎麼辦?

2、興趣轉移

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處於成長中的兒童青少年,興趣的顯著特點是動搖性,只要干擾因素強烈,就會發生轉移。

看小說、打遊戲、上網、早戀甚至黃色書刊,當興趣逐漸轉為這類活動,學習興趣也就隨著降低了。

兒童心理諮詢師指出,孩子將興趣轉移到其他方面,是因為這些方面滿足了他們的部分需要。越是需求得不到滿足,孩子越容易花更多心思去獲取

當父母發現孩子在某個階段過渡沉迷一類事情,就需要留意了,需要去覺察孩子內心最核心的需求,引導孩子採用更健康的方式去獲取滿足,而不是沉迷在不良行為習慣中。

孩子厭學怎麼辦?

3、缺乏信心

一些孩子曾經努力過,但常常失敗,很少甚至沒有體驗到成功的歡樂。一次次的失敗,讓他們認為自己天生愚笨,智力低下,不是學習的材料,因而主動地放棄了努力,這便是典型的習得性無助感現象。

兒童心理諮詢師指出,一個在學習上習得性無助的孩子,往往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會有類似的感覺,覺得自己不行、不好、不受人喜歡,這往往與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有關。

若父母經常批評、否定孩子,看不到孩子的優點與進步,孩子也會這樣看待自己,懷疑自己的能力,遇到挫折、失敗也容易退縮、自責,而不是充滿信心、再接再厲。

孩子厭學怎麼辦?

4、情感遷移

孩子的情感容易延伸與發散,當由於某種原因對某位教師產生不滿,內心充滿負面情緒又無力化解時,不聽他講的課以及對抗該課程就成為孩子報復老師常用的一招了。

5、家庭變故

家庭變故,父母離異,情感孤獨,缺乏溫暖,這些缺失的情感很難通過學習這件“苦差事”來得到補償。

廣州聽說吧心理諮詢中心首席專家李建學老師指出,在處理離婚事宜時,為了保護孩子、降低傷害,父母需幫孩子釐清責任,一起平和、明確地告訴孩子:離婚是因為父母之間出了問題,與他無關。離婚後父母雖不住在一起了,但父母親還是他的父母親,依然都愛著他;他並不比別人少什麼,反而,他比別人多了一個家——爸爸的家、媽媽的家。

同時,李建學老師也建議父母即使離婚後,若能做到儘量不改變孩子生活、學習、成長的環境,不改變雙方對孩子的愛,甚至不改變父系和母系家族對孩子的愛是最好的;雙方及雙方家人,不在孩子面前詆譭、攻擊對方,而是

在孩子面前尊重、肯定對方;若孩子較小,雙方對孩子多些陪伴和互動,節假日一起陪孩子參加一些親子活動,都可以幫助孩子減少影響。

孩子厭學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