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學習很苦但要堅持”,媽媽的這句話,把孩子逼向“厭學”邊緣

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父母一路就像玩遊戲升級打怪,需要不停地過完一關又一關;

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階段都可能激發出父母的新技能。在這些技能當中,正確激發孩子的熱情將對孩子影響深遠。

三年級的小萌最近對學習的熱情似乎沒有以前那麼強了,媽媽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小萌媽媽聽很多家長說過,三年級會是孩子小學階段的一個坎兒,邁不過去的話,孩子的成績可能就一落千丈,難再起來,所以小萌當前的狀態讓她格外焦慮。

“學習很苦但要堅持”,媽媽的這句話,把孩子逼向“厭學”邊緣

前兩年小萌的學習成績一直保持在班級前列,學習主動性也很是讓父母欣慰,媽媽也經常會鼓勵小萌好好學習,“學習很苦但要堅持”、“只有吃得了學習的苦,將來才能避開生活的苦”等都是她常常說給小萌聽的話。

這天,媽媽走進小萌的房間,決定跟他深淡一次,沒想到剛坐下來,本來還在寫作業的小萌把書本胡亂地一推,對她抱怨了一句:“媽媽,學習真是太苦了,我不想堅持了。”

媽媽沒想到小萌會說出這樣的話,緊跟了一句:“這點兒苦都吃不了,那怎麼能行?”

小萌噘了嘴:“你為什麼非逼著我做吃苦的事情呀?我不喜歡!”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直以來都是很多父母推行吃苦教育的理念根據,調查顯示有超過六成的父母認為這種教育方式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希望孩子“能吃學習的苦”這種做法真的好嗎?

一、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學習

經常會聽有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一提起玩就生龍活虎,一提起學習就蔫頭耷腦。”孩子學習不好可能有很多原因,但不喜歡學習的原因就只有一個:內在情緒出了問題

“學習很苦但要堅持”,媽媽的這句話,把孩子逼向“厭學”邊緣

1. 不明白為什麼要學習

對於古人訓誡的“書中自有千鍾粟/黃金屋/顏如玉”,現在的孩子已經毫無感覺了,因為他們生活在現在這個美好的時代,想要的一切都會由父母幫他們實現,住得好,吃得飽,穿得暖,在他們看來,學習似乎並不能幫自己帶來更多的東西,從而無法激發出內在的學習需求,在心理上認為可學可不學。

2. 總是得不到肯定

學習是一件需要開動腦筋的事情,也就是說孩子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完成學習的過程。如果父母在這個過程中總是給予超出孩子自身能力的期望,讓孩子“踮踮腳尖才能達到”,當孩子每次都比目標差那麼一點兒時,哪怕在同齡孩子中已經不錯了,也往往無法獲得父母的肯定,長期得不到肯定的孩子會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認為自己不可能學好,

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3. 父母的“誤導”讓孩子產生厭煩

有些像小萌一樣的孩子,他們本身資質不錯,也並不討厭學習,但是由於父母一直在孩子身邊強調“學習是一件苦差”、“學海無涯苦作舟”等論調,漸漸地就在孩子心裡形成了一種心裡暗示:學習確實特別辛苦。而這種“辛苦”的感覺會隨著父母強調的次數增加,在孩子的心裡不斷放大,擊退他的學習熱情。

顯然,孩子的學習情緒深受父母的影響。每個孩子都是善於觀察的,他們能夠讀懂父母所傳達的態度與理念,並在學習過程中給出相應的情緒反饋。

二、為什麼對孩子說“學習苦”會讓孩子厭學?

1. “學習很苦”,向孩子傳達了父母討厭學習的態度

當父母說出“學習很苦,但要堅持”這句話時,所傳達給孩子的信息是父母自身是不喜歡學習的,因為沒有人會認為自己喜歡的事情會是一件很苦的事情。

“學習很苦但要堅持”,媽媽的這句話,把孩子逼向“厭學”邊緣

父母的這種“鼓勵教育”方式會讓孩子對學習樹立錯誤的認知,產生壓力甚至恐懼感,因為父母還說過“不吃學習的苦,你的人生就過不好了。”

2. “學習很苦”,給了孩子消極的心理暗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長久的老師,因此父母的話會比其他人給予孩子更強的心理暗示,如果父母未經瞭解孩子自己對學習的真實感受就給學習加上了“苦”標籤,並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頻繁干預,最終會讓孩子對“學習很苦”深信不疑,失去主動學習的熱情,變成父母認知中“學習就得逼一把”的孩子。

3. “學習很苦”會干擾孩子真實的學習感受

其實沒有哪個孩子是不愛學習的,因為他們從降生起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學習可以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原發需求。

從實際情況來看,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都是對學習充滿熱愛的,但當被父母告知“學習很苦”後,自己的學習過程又多被父母的意願主導,在什麼時間應該學習什麼、作業做多少量才算過關等等,外來的這些消極的感受就會干擾到孩子內在原有對學習的熱愛,

讓孩子變得沒那麼愛學習了。

“學習很苦但要堅持”,媽媽的這句話,把孩子逼向“厭學”邊緣

父母對孩子的學習引導不應該是傳達消極理念和過度干涉,而應該是給予孩子一個正確的目標和足夠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去體驗獲得知識的成就感。

三、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1. 幫孩子樹立學習目標

當孩子進入小學後,父母就要向孩子提出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上學?並讓孩子自己作出回答。通常情況下,孩子第一次面對這個問題時都無法立刻給出真正經過思考的答案。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在討論中引導孩子去發掘自己內心對於學習的目標認知。

2. 為學習賦予更多意義

父母不要一味關注孩子的成績,讓孩子錯以為學習的意義就是要考高分。利用校外的時間多帶孩子去感受科技的進步,通過遊覽博物館、科技展、觀看紀錄片等讓孩子親自見證知識能夠改變世界的強大力量,從而悟到學習的更多意義。

3. 營造家庭學習氛圍

對孩子來說,環境的影響力非常強大,父母與其一直在孩子身邊講各種大道理,不如為孩子營造一個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讓孩子感受到父母身上對學習的熱情,他自然而然地就會受到感染。當孩子對某個問題產生興趣時,父母要與孩子一起分析研究,既能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還能引導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

“學習很苦但要堅持”,媽媽的這句話,把孩子逼向“厭學”邊緣

在引導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父母需要秉持的中心思想是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發現知識的魅力與學習的樂趣。

父母想要孩子愛上學習,別再以“苦”相逼,而要採用溫暖的南風策略,幫孩子找到學習的“甜與樂”才是一勞永逸的好方法。

今日話題:鼓勵孩子努力學習,你都會怎麼說怎麼做?什麼樣的方式更有效?對於“吃學習的苦”這件事你怎麼看?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