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這兩個地方曾盛極一時,如今只剩斑駁的記憶……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柳州市曙光西路和東門一帶,曾是老柳州最繁華的地段,也是柳州人最為深刻的記憶。近日,柳州市曙光西路歷史文化街區、東門歷史文化街區被確認為自治區級歷史文化街區。百年光陰,當塵封的往事被一一喚醒,昨日的埠上繁華,如今還剩下幾分舊時模樣?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東門城樓上的飛簷。

採訪|謝耘

拍攝|謝耘

柳州市曙光西路歷史文化街區

曙光西路古時曾是一條極為興盛的官商要道。解放前,曙光西路稱流水溝、鐵局街。受嶺南文化的影響,曙光西路曾出現了大量的騎樓,仿造沿海城鎮的模式,俗稱“粵式騎樓”。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曙光西路牌坊。

曙光西路民居群均為磚木結構,二層木板樓建築。一層為臨街商鋪,二層為住房,多為小青瓦、硬山頂屋面。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居民坐在自家老木門前閒聊。

2013年柳州市啟動了曙光西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改造項,經過歷時3年的全方位改造,曾經滄桑的老街老巷換了新顏,既保留了原有的古樸韻味,又給人以乾淨、整潔的新鮮之感。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曙光西路老街新貌。

夕陽的的淡淡餘暉,似乎給新修的老街渲染出一抹滄桑。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柳州的浮橋。 資料圖

市民劉先生說,小時候,他赤著腳從浮橋上跑過,上岸後到曙光西路街口,總愛纏著父親買一份燒滷,用新鮮的荷葉包裝好,香氣四溢,那味道終身難忘。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曾經赤腳跑過浮橋的孩童,現在已兩鬢斑白,數十年過去,曙光西路舊貌換新顏,唯一不變的,是記憶裡的味道。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依然帶著老柳州的那份從容閒適,或三三兩兩坐在門口聊天,或徑自躺在門前攤上睡一覺,或約上街坊好友一起打一圈麻將……人們臉上帶著自在喜樂,談笑間彷彿外面紛繁的世界不過是一場夢境。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賣露水湯圓的小店。

柳州許多傳統特色小吃是依附於老街巷老房子經營的,在曙光西路,不少特色的小吃就隱藏其中。不用打招牌,3元一碗的露水湯圓,上午就全部賣光。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烤肉攤前,不少市民前來選購。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烤肉攤前香氣襲人,油亮的肉質、焦紅的色澤,令人垂涎。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市民在商鋪中打麻將。

在這煙火氣中,曙光西路一面熱鬧,一面清靜;既歷經滄桑,又妝點繁華。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這座百年老屋,如今已被租住十年。

一條街道的興衰,也是一座城市發展的縮影。這裡曾發生過怎樣的過往,現在又庇護著怎樣的家庭……

柳州市東門歷史文化街區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柳州市東門城樓。

柳州市東門城樓位於柳州市城中區曙光東路中段,北靠羅池路一巷,南臨柳江。城樓坐北朝南,由拱形城門、譙樓和兩段城牆組成。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如今的東門城樓,已經成了市民休閒的場所。

長久以來,東門是柳江流域商業貿易的重要場所及物資集散地,明崇禎十年(1637年)六月十四日,徐霞客到達柳州,期間他多次出入東門,並在遊記裡記載下東門外民居密集、店鋪林立的情景:“登涯即闤闠連絡”,“其城頗峻,而東郭之聚廬,反密於城中”。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往日中山中路舞龍賀歲的情景,反映出當時的街道建築風格。 圖 柳州市檔案局

徐霞客記載的情況在清末民初之時還大致可辨識:從沙角上岸,自東船廠、祝慶社或鹽埠街、上鹽關進入東門,“闤闠連絡”的景象依然在目,菜店、肉店、雜貨店、熬酒房,還有茶樓、酒館、各種風味小吃攤點應有盡有。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如今的東門歷史文化街區。

如今的東門,依然商鋪林立,咖啡館、縫紉店、紐扣批發市場、音響、檯球室……現代化的發展,給這裡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老柳州的那種閒適自洽,卻悄悄保留了下來。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民眾在臨街鋪面閒坐。

有人趁著午後,沏上一杯清茶,在臨街的鋪面中閒坐,曬太陽、玩手機;有人感到睏倦,便乾脆在店門口睡上一覺;有人忙著趕工,顧不上抬手扶一下眼鏡。柳州人在這條老街上,用一步一個腳印的勤懇樸實維持著營生,也描繪出昔日“桂中商埠”的模樣。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市民在商鋪前小憩。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縫紉店的裁縫正在趕工。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紅星影劇院招牌。

從東門城樓走向曙光東路,有一處紅星影劇院的舊牌子,讓人以為回到了上世紀90年代。影院早已不在,而懸掛大成國李文茂王府遺址招牌的地方,現在已成了物業的辦公室。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大成國李文茂王府遺址。

如果你從東門院內的小門走出,便會走入一條深邃悠遠的小道,一塊塊青磚縱橫交錯的小路上,靜靜立著一座百年老宅,這裡就是羅池路東一巷。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百年老宅鍾公寓。

鍾宅建於民國初年,曾是抗日將領鍾其元故居,與不遠處的東門城樓遙相呼應。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老街的滄桑和新潮復古的咖啡館完美融合。

柳州这两个地方曾盛极一时,如今只剩斑驳的记忆……

一條狗彷彿在等待著人們體味老街的故事。

目前自治區確認的歷史文化街區名單

賀州市河東街歷史文化街區

賀州市西約街歷史文化街區

賀州市平桂西灣電廠歷史文化街區

柳州市曙光西路歷史文化街區

柳州東門歷史文化街區

百色市百勝街歷史文化街區

解放街歷史文化街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