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魯迅,誰更偉大?

派大的太陽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公開與廣大小人百姓作對,仇視和輕慢小人百姓,主張惡剝酷壓小人百姓的思想家,政治家。他是歷代中國人民的公敵。對於這樣的人民公敵,不能用“偉大”去讚譽,只能用“可恥”去定性。魯迅先生,是中國近代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他對廣大百姓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他以犀利的筆鋒刻畫,和揭露了國民的病態和劣根性。但他的目的是為了療治民眾的精神病態,是為了讓民眾以健康的精神面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他的一生,正如他在詩中所寫的那樣: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的奮鬥目標,與共產黨的奮鬥目標是相通的。當他得知,紅軍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達到陝北後。他立即給中共中央發去賀信表示:從共產黨人的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與復興的希望。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對魯迅先生給予了高度評價。指出: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國人民的方向。毛主席高度讚揚過的魯迅先生,當然比孔丘偉大多了。


看透古今


這樣的比較說沒意義但似乎又合情合理,好多人說世間文無第一,但經過歲月流逝,顯然不是這樣,有些人留下來了有些人就隨著時間不見了。

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仁義禮智信是他的思想,漢代董仲舒開始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口號,或是國策,隨之便被定義為正統思想,魏晉唐冷落,宋開始又回暖,一直便是統治階級的正統思想,仁者愛人,對人們老百姓要愛戴仁義。

再者,孔子開創了中國的私塾,所以直至今日,中國教育把孔子奉為教育先師,多處可以看到孔子像,國學熱興起,各種地方舉行祭孔大典,有時真是感覺滑稽可笑,一群人穿著漢服在那裡像是表演樣地玩耍嬉戲。希望能有些實在的,別再做這樣虛頭巴腦花架子式的事情。

魯迅是新文化運動和當代文學史及新中國革命上偉大的人物,文化上提出許多直至今日都沿襲的東西,留下的文學作品更是被人們津津樂道,主要是作品裡那種匕首樣尖銳深刻的東西,影響著每代人,這是中國文學史中國歷史無法繞開的人物,不管是誰在書寫文學史歷史。他讓中國人知道什麼是反抗什麼是奴性,準確概括封建社會的性質,就是毫無情意地吃人。

所以,孔子和魯迅誰更偉大,這樣的比較很難,因為一個已經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性的偉大,另一個也已經形成,而且正在進入更多人的心裡思想裡。


書房記


福垊簡單看了下大家的結論,不少人都是說魯迅比孔子偉大,還有些人說沒法比,貌似只有一人說孔子更偉大的。福垊的結論是魯迅不及孔子萬一!福垊以為大概不少人小時候是尖子生,故而容易出現“盡信書”的情況而對孔子誤解。我們先來看看真實的孔子。

孔子【前551(周靈王廿一)年9(八)月28(廿七)日-前479年4(二)月11(十一)日】排行老二,故字仲尼,山東濟寧曲阜人,祖籍河南商丘夏邑人,乃宋國國君微子弟弟微仲(第二代國君)的後代。福垊發現孔子跟墨子、莊子是一個祖先!

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說起孔子,大家都說他是為封建君主服務的,從他的理論到他的實踐都是如此。他嚴重脫離群眾,對民眾洗腦做統治者的順民。真是這樣的嗎?福垊認為,還真不是這樣的!不可否認,孔子的一些學說,有歧視民眾的成分,比如他認為學習農業沒用,這點兒就沒有“我堅決在農村幹它一百年”的栓保覺悟高,現實中栓保和銀環媽是夫婦。在福垊看來孔子不僅不是為統治者服務,反而還藐視統治者,還有革命性哦。

在郭沫若的《十批判書》中墨子借晏子止口說:“今孔丘深慮周謀以奉賊,勞思盡知以行邪,勸下亂上,教臣殺君,非賢人之行也;入人之國而與人之賊,非義之類也;知人不忠,趣之為亂,非仁之類也。”說孔子以正義的名義教唆亂臣賊子以下犯上,還舉出了子貢、子路輔助孔悝在衛國作亂。請看清是孔悝(kuī)不是孔鯉,孔悝是孔文子孔圉的兒子,孔鯉是孔子的兒子。陽虎(貨)先在魯國作亂後又在齊國作亂。晉國佛肸(xi)要作亂,孔子很想跟他一起幹。而且任俠也源自如家。

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福垊的理解就是君臣父子皆有標準和規範,君得有君樣(其他皆同),君沒有君樣(君不君),臣民就可以沒有臣民的樣子,自然君王就要倒黴了。君王的代言人韓非子怒氣衝衝地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可見孔子並不是為君王服務的,甚至說是為臣民服務的。然而,福垊是反對孔子那種潛在的暴力革命思想,孔子本來是商朝皇室後裔,他卻認同湯武革命,說那是順天應人,同時又極力推崇堯舜禹湯。至於孟子就更過分了,直接說殺紂王就是誅獨夫不是弒君,可見孟子將孔子的革命性完全發展,並非常強調“民為貴”。

福垊眼中的魯迅

魯迅不姓魯,其母姓魯,本名周樹人。福垊不太喜歡魯迅。

一、魯迅罵上級、罵同事、罵國民。尤其對於國民,他常常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心態。其實罵也就罵了,關鍵他對國民有一種鄙夷心態,這真有點像憤青。而且他還要改造國民性,這對崇尚自由、多元的福垊而言,這種改造簡直就是把人當成工具。國民憑什麼要活出你想要的樣子?

二、魯迅有婚外師生戀。

三、當年沙俄侵佔東北,在日留學生組織拒俄義勇軍,而魯迅卻以家有老母,不參加拒俄運動。

魯迅PK孔子

魯迅罵人,而孔子主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主張和而不同、過猶不及、修齊治平。孔子講仁講要君子風度,而魯迅罵來罵去,與君子的標準相差很遠。大概受其爺爺影響太深的原因吧。

魯迅沒有什麼思想,而孔子的思想已經形成體系,經久不衰,為萬世師表。而魯迅的師生戀,師表上有些欠缺,魯迅只是一個文學家,而孔子卻是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這就是區別,這就是距離。而且孔子也沒什麼緋聞,就一個見南子的事,也算不上緋聞。

孔子影響人,魯迅改造人。影響人是通過教育實現,而改造人則往往具有統治者的心態,只要監獄的犯人才需要改造。

福垊總結:孔子本是對統治者抗爭對民眾同情,雖然多少有點支持革命,但基本還是勸惡揚善。不幸的被歷代統治者所利用,並加以適當的改造,但依然只是個皮,所謂名儒實法是也。而魯迅他對誰都不滿,只認為自己是對的,並且還同而不和。其改造國民性最容易被統治者所利用。孔子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並試圖去解決問題,而魯迅只是以罵人的方式提出問題,這就是他們最大的區別。孔子的後人是衍聖公是祭祀官,魯迅的後人是普通人。


福垊


把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和魯迅(1881年——1936年)兩位文化巨匠放在一起比較,確實挺有意思。他們都是為國家和民族,甚至整個人類做出偉大貢獻的人物。但是,兩人相差近2400多年,期間經歷了許多改朝換代,社會意識形態的變化,以及價值觀念的重構。嚴格來說,他們之間沒有可比性。

如果非要比較他們誰更偉大,我們可以看看他們誰對整個社會的貢獻最大。

當我們用當代眼光和現代思維來看待他們時,會發現,孔子對整個社會的貢獻更大。根本原因是我們今天所奉行的道德標準、做人準則、價值觀念等,都以儒家思想為尺度,其核心是仁義禮智信,都是孔子當初制定出來的,這些尺度已經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其影響力和生命力十分旺盛。

儒家思想在先秦諸子百家裡誕生之初,其實非常普通。只因為儒家思想符合歷朝歷代統治者的利益,是國家機器統治人民的最好工具。所以,自秦漢之後,尤其經過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政策後,儒家思想很快從諸家思想中脫穎而出,變成了唯一的皇權思想意識形態。從此後,孔子被人們捧成了大聖人,地位高高在上。

儒家思想把“仁”作為最核心的觀念,無論是大到在治理國家、對外戰爭和外交等方面,還是小到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上,都要求人們懷有一顆仁慈、仁厚之心,要感化教育,以德服人。因為這個觀點是建立在“人之初性本善”基礎之上的,把每個人都看作是溫柔的獅子。

實質上,這種觀點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是愚弄人的片面之詞。這種觀點把人們教育成了綿羊,喪失了應有的血性。在對待強硬的對頭時,要忍,要逆來順受,在對待窮兇極惡的人,要寬容他,感化他,到最後,自己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而魯迅恰恰跟孔子相反。魯迅不是哲學家,卻勝似哲學家,對人性看得非常透徹。魯迅是特定年代下橫空出世的文化英雄。如果說孔子是站在“以集體利益為本”的立場來看待問題,那麼,魯迅總是站在“以人為本”的立場來剖析社會。

如果說孔子的言論象百靈鳥的歌唱,悅耳動聽,是唱讚歌的首選。那麼,魯迅的言論是刺耳的,他發出的聲音如孤雁哀鳴,尖銳凌厲,具有穿透耳膜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讓心靈久久無法平靜,道出了問題本質,是可以矯正人性陋習和社會弊病的良藥,雖然這個良藥非常苦澀,但能治病。

孔子雖然在全世界擁有極高聲望,世界各地也開辦有許多孔子學院,但孔子並不見得很偉大,在我眼裡,他沒有魯迅偉大。


鴻鵠迎罡


1


先說結論吧:孔子。


孔子出現的那段時間,地球上出現了很多跨越時代的思想巨擘,中國有孔子老子的諸子百家,西方有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印度有釋迦摩尼,他們留下自己的思想,然後飄然遠遁,但是其影響力一直持續到今天。


孔子的思想是影響了中國2000餘年發展的,在這塊土地上,一直征伐不斷,但是因為有孔子的思想,導致中華民族一直綿延到如今。


這塊土地有著深刻的儒家烙印,這是文化的記憶,無法抹除。


有句話叫胡無百年運,說的是北方的遊牧民族用鐵蹄征服中原很容易,但是如果想要統治這塊土地,則只有兩個方法,其一接受儒家思想,然後被其同化,其二就是堅持自己的文化,結果就是不用百年就被再次趕回大草原。


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2


不過千百年來,孔子也是被利用最狠的一個,很多人為了自己的目的在改造著孔子的學說。


魯迅曾說過:種種的權勢者便用種種的白粉給他來化妝,一直抬到嚇人的高度。


很大程度上,孔子是被帝王們當做敲門磚在使用的,不同時代的人,可以利用孔子的各種言論為自己的行事打上一個合法的外衣。


比方說,曹操可以用不孝這個詞殺掉孔子的後裔孔融。


比方說統治者可以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學說來統御萬民。


也因此孔子被抬到嚇人的高度,讓很多人對孔子只有敬畏,而少了親近之意。


甚至在孔子的墓地孔林裡連鳥都不大愛去。

3


魯迅的影響力不過這百年時間,而且他那一代人也是星光熠熠大師輩出。


魯迅如金剛怒目,批判國民性。其實有點像春秋時的孟子,看你不順眼,絕對要懟你。


像孔子的反而是胡適先生,溫文爾雅,知道進退,知道趨吉避凶。


他們都是具有開創精神的,比如胡適一手開創的現代紅學,讓多少人有了飯碗,甚至今天在頭條上還有人仰之吃飯。


我們注意魯迅往往看到他的批判,看到他用雜文當槍和匕首,但是其實魯迅的國學功底也是很厲害的,他論述魏晉風度的《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 》講述五石散和魏晉風度的關係,角度刁鑽。


他梳理中國小說歷史的《中國小說史略》是研究中國小說史的人繞不過去的高峰。

4


但是魯迅今後是否能夠達到孔子的高度,這事兒還真不好說。


孔子的思想走過了2000多年,經過無數人的完善,有一整套的理論體系。


魯迅的批判在今天很多看來都還振聾發聵,不過世界正快步進入科技時代,很多人不喜歡深刻,在吃雞或者王者榮耀裡感受一把戰帝王鬥蒼天的快感多好,學魯迅,多累。

=================

文:薛白袍



薛白袍


魯迅和孔子是不能放在一起比的。因為他們兩個代表的是兩個階級。一個代表平民的無產階級。一個代表封建統治階級孔子是封建君主制階級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就是統治者的黑思想。魯迅是千萬工農階層的代表,是無產者砸碎統治者的刀劍


鵝城知府


把孔子和魯迅作比較,有一些相似之外,但有更多的本質不同。不論是形象的高度,還是影響的長度,都幾乎沒有可比性。



孔子和魯迅都是對中國人有重要影響的人,甚至可以說是古、今影響最大的兩個人。重要的事實主要有:

一、孔子的思想和學說是中國歷史上20多個世紀中的主流乃至官方意識形態,更是中國古典教育的主要內容。魯迅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中,是中國社會尤其是文化和教育界最有影響的文人,有約20篇文章被用作課文,中外罕見,在政治、文藝、教育等領域佔有前無古人的地位。

二、孔子自漢平帝至清康熙皇帝,孔子共有十多個不同的封號,從公元一世紀之初最早的褒成宣尼公,到十七世紀的大成至聖文宣先師。魯迅在二十世紀的幾十年中,被尊為唯一的“先生”以及前無古人的五個“最”的“聖人”。



但孔子和魯迅有更多的不同,從作品、思想到影響,都具有天壤之別。

孔子是中國和世界都尊敬的文化偉人,在歷史影響、治國理念、教育思想等諸多方面都堪稱為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他的學說和思想在兩千多年曆史中是哺育中華兒女的甘泉,對亞洲乃至世界都具有巨大的影響。魯迅在二十世紀後半葉的中國具有獨步一時的影響,由於特殊原因得到了史無前例的讚美,和德不配位的聲譽。如“思想家”、“民族魂”、中國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等,要麼來自個別人的特殊理解,要麼來自非常時期的特殊背景。他有什麼影響廣泛的重要思想?有哪些偉大的行為代表著中華民族?基本屬於空穴來風,實在無從談起。

魯迅的“盛名”和“偉大”實際上大多來自一些人有目的的“創作”,或來自後世好事者的想象。例如:魯迅棄醫根本不是為了從文,其真實原因是由於成績不好,那個記不起他的藤野先生的課也不及格。他終止學醫於1906年,1911年寫成第一篇試作文言小說《懷舊》,二年後發表於《小說月報》第四卷第一號,他在棄醫12年後的1918年發表小說《狂人日記》,這根本不是中國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而是魯迅的第一篇所謂白話文小說,因為他的小說和雜文的語言大多比明清許多小說的語言都古怪難懂。至於魯迅拒絕接受諾貝爾文學獎,則純屬好事者的臆想。2008年11月29日,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在一個主題為“諾貝爾文學獎與華文文學”的主題講座上第一次公開闢謠,指瑞典學院從來沒有問過魯迅願不願拿獎而被魯迅回絕。瑞典學院從來沒有問過任何一個作家願意不願意接受該獎。



針對禮崩樂壞、分崩離析的春秋時期社會現實,孔子不僅周遊列國,以圖為國出力,救民於水火,還提出了許多影響至今的重要思想和觀點,如仁、禮、孝、中庸之道、君子人格等,對中華民族的人格養成、理想樹立、社會秩序的維持,國家的長治久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是中國出現一代代仁人志士的主要精神成因。在內憂外患的二十世紀初,魯迅在1918年前罕見有什麼救國存亡的文章或努力,在之後也沒有提出什麼重要的思想或影響廣泛的理論,最為人熟悉的是幾個文學人物,如頹唐潦倒的孔乙己,可悲可恨的阿Q,痴語癲狂的狂人,命途多舛的祥林嫂等。就是因為其短篇小說塑造了這些畸形人物,以及眾多雜文對中華文化、中國歷史、中國人的譏諷、謾罵和否定,則被譽為“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實在是非常難以理解。

需要清楚的是,在他塑造那幾個據說代表中國人的文學形象時,中國正處於幾千年來最低谷之時,國家處於弱窮之時,人民正在貧苦之際,外部列強欺凌,內部軍閥割據。此時的國人需要的是指路、引領、幫助,最不需要的就是諷刺、挖苦、醜化。並且這些人物形象不僅在20世紀初的中國,在任何一個歷史時期的任何一個國度,都可以找到,但只能是為數極少的幾個奇葩或悲劇人物,根本沒有什麼代表性。至於說他們的象徵意義,則多得力於好事者的豐富想象。



孔子的偉大雖然開始於官方的認可和宣傳,但經受了二十多個世紀的歷史驗證。魯迅的聞名同樣起於官方的高度讚許和大力宣傳,不同的是他的作品尚沒有經受歷史長河的大浪淘沙。把他與孔子相提並論,不應是今天的話題,至少是在幾個世紀以後的事,如果他那時仍然享有今天的盛譽。


無中生有hz


歷史學上有個概念,叫“軸心時代”。

德國思想家卡爾·雅斯貝爾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一書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年前後,同時出現在中國、西方和印度等地區的人類文化突破現象稱之為“軸心時代”。這是人類思想和文化的“軸心”和源頭,

在中國,文化軸心,就是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而孔子是其中的代表。

孔子影響了中國2000年,只要中國還存在,孔子的思想一定會繼續傳承。

講中國的歷史,可以不講魯迅,一點不影響完整性,可能不講孔子嗎?

魯迅對傳統的東西一生口誅筆伐,可他大概也不認為他自己可以和孔子相比吧?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


有一隻紅蜻蜓


孔子催眠了中國人,魯迅在喚醒中國人~ 可以說孔子的儒家思想禁錮了中國人的血性,所以這個國家遭受無窮的侵略和磨難


木木子設計


要回答這個問題,關鍵看你站在什麼角度?什麼立埸?是站在統治階級利益一邊衡量兩人?還是站在人民大眾一邊和推動社會前進角度看問題,這是評定兩人的先決條件。

這兩個人的思想主旨指向有著南轅北轍的區別,存在著質的不同。孔子和魯迅完全是兩個不同階級的擁護者。

孔子一生的宣傳主張,是竭盡全力的維護穩定鞏固腐朽的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他的全部說教是讓被統治的奴隸階級永遠的當奴隸接受統治。

這些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以就受到了統治階級的賞識,禁錮了幾千年華夏人只許服服貼貼勿反抗思想的形成。

而魯迅的思想與之恰恰相反,他吶喊呼喚被奴役的廣大黎民百姓起來反抗,向統治階級發起進攻,推翻統治階級的一切統治,砸爛不合理不公平的那個世界。顯然是和孔子的思想存在質的差別。

孔子是中國兩千年來封建社會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封建文化的總設計師。中國封建制度封建社會能如此之長,和世界西方文明民主法制相比如此落後,正是孔子思想在華夏大地根深蒂固所致。

魯迅則是中國五四運動時期倡導新文化思想號召剷除封建制的先驅。

一個是代表統治階級利益;一個是代表普天下窮苦人民的利益。

一個是為統治階級服務;一個是替黎民百姓說話。

一個是維護封建統治致使社會停滯不前;一個是喚起民眾打倒反動政府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兩個人各有鮮明的旗幟。

所以兩人存在質的區別。

兩人不能相題並論!

但從推動社會發展角度看問題,魯迅當然偉大!

文中觀點謹筆者認識,贊同者請關注。

~~~~~~~~~~~

風雨人生

2018.10.3.

於烏魯木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