诙谐讽喻的反语诗

诙谐讽喻的反语诗

朱广志

反语诗是利用反语修辞,正话反说,即用和本意相反的话来表达本意的诗。其作用是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或讽刺时政,鞭挞丑恶,或不满现实,自我嘲弄,体现其诗构思之巧妙,让人耳目一新,读后令人捧腹。

传说,乾隆皇帝有次郊游,随从文臣甚众。当走过秦朝名将阮翁仲的陵园时,乾隆忽然心血来潮,想了解一下随从文臣的学识水平,便指着陵园里的那尊石像问一翰林:“这石人是谁?”那翰林毕恭毕敬地答道:“这石人是仲翁。”堂堂一翰林学士,竟将“翁仲”作“仲翁”。乾隆回宫后,即兴写了首诗,差人送往翰林院。诗云:“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而今不许为林翰,贬作苏州作判通。”那翰林将“翁仲”作“仲翁”,乾隆诗中亦故意把“功夫”、“翰林”、“通判”三词统统来个颠倒,用这一连串的反语冷嘲热讽,奚落戏弄,十分辛辣,收到了以讹反讹的效果。尤其是末尾“判通”与“半通” 谐音,更平添了诗的嘲讽味儿。那位翰林当然遭贬到苏州做“判通”了。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到一个朋友家去,正赶上吃中午饭,主人留他共同进餐。董其昌看见桌上菜中的肉,切得极薄,便作了一首诗:“主人之刀利如锋,主母之手轻且松。薄薄批来如纸同,轻轻装束无二重。忽然窗下起微风,飘摇吹入九霄中。急忙使人追其踪,已过巫山十二峰。”这是用夸张的手法来讽刺。

元代无名氏散曲《中吕·朝天子》曰:“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立身则小学,修身则大学,智和能都不及鸭青钞。”开头二句即是反语,后面则是以反常观象映衬反语,抨击元代社会道德沦丧的现实,这是直面黑暗的真正讽刺。

宋代有人抄窃别人诗为已有,并向陈亚炫耀,陈亚作反语诗讥之:“昔贤自是堪加罪,非敢言君爱窃诗。叵耐古人多意智,预先偷了一联诗。”明明是今人偷古人诗句,却反说古人偷今人诗,讽刺之意不言自明。

唐代大诗人杜甫有首《奉陪郑驸马韦曲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绿樽虽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条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带小乌巾。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此诗全用反语描写其“佳胜”,明说“赖”,实说“有趣”;明说“恼杀人”,实说“爱杀人”;明说“钩衣”“刺眼”,意似可憎,实说“可喜”“可爱” ,从而得到诙谐、幽默、辛辣的效果。

作者单位:杞县县委群众信访工作部

电话:0371-22797301,137811844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