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经济发展守正出奇 新经济企业带来核心产品

成都新经济发展守正出奇 新经济企业带来核心产品

洪泰智造工场将整条封装生产线搬到了“双创周”主题展示区 本报记者 胡大田 摄

“双创”金融支持与“双创”发展水平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在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主题的2018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上发布的这一综合评价结果,预示着成都新经济发展守正出奇。在昨日开幕的“双创周”上,洪泰智造、越凡创新、极米科技、成都纵横等多家成都新经济企业带来了他们的核心产品。

洪泰智造

生产设备带到现场

展出生产两不误

随着“双创”进程,不少成都创业“嫩苗”已长成挺拔小树,步入产业化阶段的“秋收季”。2016年,洪泰基金成立成都洪泰智造工场,服务于初创期科技企业,两年多时间孵化了300余家科技领域初创企业。“国庆节前,入驻洪泰的易联云接到了3000台云打印机的订单,电路板需要在本周内全部做完。所以我们把生产设备带到现场展出的同时,生产也不能停下。”洪泰智造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洪泰智造设置了以“硬件创业小批量试制平台”为主题的展区,通过五大主题展区、16套高精度设备,完整呈现智能硬件从零到一的全过程。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柔性制造,手机、无人机、机器人等都能在这里实现关键环节生产。智造工场由SMT静电车间、测试线、组装线、电器实验室及可靠性实验室等核心部分组成,可为创业者提供专业生产制造及测试服务,满足创业团队的小批量产品试产需求。今年7月,洪泰智造中心在龙泉驿区落成。作为洪泰智造工场的升级版,智造中心主要面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与智慧城市3个赛道的成长期科技企业服务;目前已有近20家高成长期公司入驻。

“有统计显示,从初创到获得天使轮投资,智能制造领域创业团队生存率只有约7%,远低于其他领域。究其原因,首先是技术环节不全。智能硬件的生产需要多技术门类相配合,而大多数创业团队做不到这一点。以手机为例,一部手机中,外观、PCB印制电路板、射频、基带等,每个工种上都需要一个经验老到的工程师,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产品就无法完成。”洪泰智造副总裁李强强分析道,其次是试错成本高。“生产出一个成熟的产品往往需要多次试产。产品返工导致物料浪费,物流、仓储成本增加。这对许多创业团队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未来希望我们能孵化更多的成都智能硬件创业团队。”

越凡创新

11台小贩机器人

服务“双创周”

当天开幕会上,一台具有萌萌造型,会自己移动的机器人引起了参会人员的注意。它是成都服务机器人整机技术研发企业越凡创新最新一代全自主移动零售服务机器人——小贩。“双创周”期间有11台这样的机器人带着矿泉水穿梭在展场内。

“哪里人多,它就往哪里去。”越凡创新CEO黄山向记者介绍道,小贩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主动寻找目标客户,主动上前询问客户需求,进行商品推广及销售。商品被装在了机器人的“肚子”中。在客户选定商品后,机器人能主动出货,并将其送到顾客手中。

据了解,小贩机器人身上有着专利技术超过50项。当商品即将售罄或者电量不足时,机器人会自动返回充电桩进行充电。充满电后,可以持续使用480分钟,待机时间超过24小时。小贩机器人还可以通过记录用户的交互行为进行主动的数据采集,并在云端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从海量数据中分析出有效信息,以获得更好的商业价值。

越凡创新创办不到一年,就获得前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创办的紫牛基金投资,以及猎豹移动CEO傅盛的两轮投资。在资本认可的背后,是技术与商业的结合。黄山告诉记者:“机器人应用于人潮涌动的商场,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在识别静止障碍物的同时,还要识别毫无规律的人类运动,借此机器人可跟上人类的步伐,在人潮中游刃有余地穿行,与人类发生各种交互行为。”

本报记者 程怡欣

原标题:成都新经济发展守正出奇 新经济企业带来核心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