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到集团总裁,他成功打造“天安云谷”,培育50家上市企业,创2000亿年产值

“我们一直想如何以更负责任的态度,为未来留下一个可以交代过去的作品。”

深圳天安骏业集团总裁、西安工程大学1993级环境工程专业校友杨毅和他的团队摸索着,建成了国内首个以“云计算、大数据”理念规划,创造出“企业与人才关联、共享”的产城社区和智慧园区——天安云谷,将原本低端落后的旧工业园,打造成国际化产城社区和都市创新创业体验高地。深圳天安云谷的横空出世,主导开启了产业园区4.0开发模式,为中国产业地产迈入世界级阵营做出了示范,地产成了“互联网+”的全通导体。

从大学生到集团总裁,他成功打造“天安云谷”,培育50家上市企业,创2000亿年产值

最先别怕,最后别悔

西安工程大学就读期间,杨毅是班长,是纺化系的学生会主席,是同学们眼中的思想家和行动派。当时纺化系的志愿者服务队是西安高校里最早的一批,金花校区西门纺织女神两侧的橱窗海报,曾有一年,是由他一手承包绘制。

大三的时候,杨毅已经明确了对营销和管理的兴趣,决定不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1997年大学毕业时,杨毅进入深圳一家房地产企业做营销策划,正因为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去甚远,他在一个本科自考班里学宏观、微观经济学以及财务管理、初级会计学等课程,同时常去同行的项目学习,逐步树立专业性。

从大学生到集团总裁,他成功打造“天安云谷”,培育50家上市企业,创2000亿年产值

后来,以项目经理为目标,杨毅进入两三年的强学习、强积累期。他每个星期阅读八九份财经类、地产专业类报纸,每个月阅读十几本杂志与专业期刊,每年阅读十几本学术书籍,涵盖规划设计、营销类、管理类及产业财经类,基本建立了自己的思维框架。

北大光华读EMBA期间,杨毅建立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资源体系。他作为“国学小组”的执行组长,组织大家重学《论语》等中国传统经典著作。与此同时,他还是北大光华戈壁第七届挑战赛的队员。

由于出色的能力和刻苦的态度,杨毅在公司里迅速晋升,他是公司里的“不管部长”,没人愿意做的事,他主动关注、参与、解决。“我更看中经历,看重自己能做什么。在深圳,我一直有一种危机感,优秀的人太多了,不优秀就会被淘汰,而不是差不多就可以。我不怕面对挑战,大学的时候,有一句话我一直记得——最先别怕,最后别悔。

从大学生到集团总裁,他成功打造“天安云谷”,培育50家上市企业,创2000亿年产值

腾笼换鸟,云谷鸣音

2010年,云谷所在的区域还是低端落后的旧工业区,随处可见小厂房和握手楼,没有人想过这样的区位,能“腾笼换鸟”出中国最具科技含量和创业机会的产城社区。

如何让科技园区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高科技的载体,开启新的城市生活方式?这

需要建立一整套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体系中包含科技、产业、金融、管理、商务模式等多方位、全息化的一系列创新。地产人向来都是“拼命三郎”,杨毅带领着他的团队,从完全的互联网门外汉,凭借执着认知、不懈精进,在世界级创新前沿阵地的深圳,通过互联网+,创新出一种新的城市生活方式,通过地产媒介,进行产业资源的整合与运营,让云谷成为未来科技产业的发酵地

从大学生到集团总裁,他成功打造“天安云谷”,培育50家上市企业,创2000亿年产值

2014年,深圳天安云谷横空出世,这个曾经年产值3亿元的旧工业区,摇身一变成为了可以创造2000亿元年产值、贡献200亿元年税收,引进近3000家企业、8万创新人才,培育50家上市企业的产城社区。在天安云谷,你看到的远胜于你听到的。云谷的角角落落,都彰显着由“互联网+”思维衍生出的智慧、智能、绿色、协同、共享。

例如其能源管理系统华为入驻园区后,楼体基本24小时运作,晚上也灯火通明,但是园区通过门禁数据和停车场出库数据,发现在两个明显的人流高峰(晚9点和12点),用电量变化却并不明显。于是,园区给华为行政部提出节能建议报告,建议让内部巡更系统在9点到12点进行大楼巡视,关灯、关空调或者调暗灯光,仅此一项,一个月为华为节能100万元

这样的智能神器,在云谷随处可见,而且互联互通——其自控系统,能够自动监控照明电表和空调电表走速的匹配性,提醒业主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将忘记关掉的空调断电;

一站式智慧政务系统,实现办事“足不出园”;智慧采购配送系统,30分钟内满足小型办公用品的需求;人才关爱服务体系,打造了社区候机楼、儿童托管中心、综合医疗服务中心、托老所、绿色交通系统、共享出行系统、公共冲凉房、公共更衣室等;公共会议室,可以按照会议规模随时调整大小,园区企业10人以上会议无需自建会议室……这一切都不是为了炫技,而是实实在在地以人为核心,通过科技创新,体现柔性与温度,体现共享与协作。

从大学生到集团总裁,他成功打造“天安云谷”,培育50家上市企业,创2000亿年产值

“幸福并不依赖于物质,而依赖于心中的爱与感恩之情。凡宝贵的东西都不需要花钱。”这句话是杨毅西安工程大学读书时和老师的聊天记录,他一直保存着。这些年来,杨毅一直处在超高强度、超快节奏、超费脑力的工作环境里,行动中的激情、心态上的淡定,思维上的开阔、细节中的坚守,在他的身上,形成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平衡感。天安骏业成立三周年时,杨毅写下这样一段话:“肯学习、肯参与、能付出,就会感觉快乐;懂妥协、懂平衡、会感恩,就会收获幸福。而从快乐到幸福的旅程就是我们的人生。”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西安工程大学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