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沒有成爲新一線城市,經濟都不如洛陽?這三點是致命的

廈門一直以來就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前沿,不論是最早的開商口岸或者是後來的外資流入等情況,這些都為廈門早期的經濟發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礎,也是廈門發展最初的資源,讓廈門的經濟得以發展成如今的模樣,它的發展路徑是很多城市所不能模仿的,也是我國獨有的。

廈門沒有成為新一線城市,經濟都不如洛陽?這三點是致命的


但隨著我國現代很多城市的崛起,廈門的經濟發展卻出現了很大的波動,其中一個最直接的就是其經濟發展的腳步已經是不能跟上其它的城市了,比如說合肥等後來的城市,甚至在經濟上不如中部的洛陽,而且廈門也是我國沒有入選新一線城市的經濟特區,堪稱是很悲哀的了,所以就介紹3個讓廈門產生這種困境的原因,看完後你就知道廈門為什麼會變得這麼差的了。

廈門沒有成為新一線城市,經濟都不如洛陽?這三點是致命的


3.面積和人口。如果看到廈門的城市地圖,你就會看到廈門的面積是福建最少的,只有1699.39平方公里,這樣的經濟特區發展怎麼可能會有更多的發展資源呢,而且土地面積的過小會導致整個廈門的發展受限,而且廈門的人口總量也只有400多萬,這跟動不動就上千萬的城市來比,簡直就是不能比,所以這些困境是廈門發展慢的要素之一。

廈門沒有成為新一線城市,經濟都不如洛陽?這三點是致命的


2.經濟特區的光環不再。廈門最初發展起來的就是依靠國家的政策,也就是經濟特區,它能再短時間內帶來更多的投資,也能迅速發展一個城市的經濟和文化等,但深圳和珠海也有這樣的優勢,而且在如今的城市發展中,有很多的城市都已經興起,它們所發展起來的並不是依靠經濟特區的優惠,而是其它的方面,所以經濟特區所帶來的紅利期已經結束了,廈門再依靠這個資源發展,是肯定不行的。

廈門沒有成為新一線城市,經濟都不如洛陽?這三點是致命的


1.區域位置。廈門的區域地理環境跟上海和深圳都太近,而企業的選擇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擇優,而廈門在跟它們相比時,其劣勢就非常明顯,不像即使在西部的內陸城市重慶,它即使位置更偏,但是其經濟的發展卻是我國最快的城市,而廈門在這方面就顯得很不差了。

廈門沒有成為新一線城市,經濟都不如洛陽?這三點是致命的


廈門這三個致命的因素是其發展不順的原因,也是它發展很差的主因,所以廈門落選新一線城市就不奇怪了,甚至是覺得合理,畢竟一個城市的發展是靠“真才實學”所帶來的,而不是一些虛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