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风月电影简史:香艳背影里的苍凉

香港风月电影简史:香艳背影里的苍凉

1974年,成龙大哥还不是武打巨星,他是艺名唤作“陈元龙”的小演员。在一部叫《金瓶双艳》的电影中,成龙扮演郓哥,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第一次饰演有名有姓的角色。当然,观众毫无闲工夫去留意他,大家涌进影院是去看艳星胡锦扮演的潘金莲和恬妮扮演的李瓶儿。观众们出来之后,咂摸着嘴,把“忠于原著”、“风骚入骨”八个字的评价送给胡锦。那是香港风月片全面压倒武打片的年代。

20年之后,整整一代大陆青年在昏暗的录像厅里看着这些老电影,接受了青春期教育——面目模糊的香港女星在屏幕里殊死肉搏,年轻的观众吞下滋养欲望的口水。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陆流行主旋律题材下的样板戏;台湾则被所谓的军教片占据着最主要的电影产业链,二者之间最能聊到一块去的,莫过于“互相解救于水火之中”——政治说教色彩过重。

相较于内地以及台湾,当时的香港由于尚处于英国的殖民状态,政治文化环境毕竟没有那么紧张,在电影的创作也相对自由一些,这才始有香港的风月。

在没有电影分级制度之前,所谓的Se情片,统称为风月片。风月片中,邵氏独大。

1958年,邵老六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并在不久后开始搞起风月片,也奠定了日后邵氏风月天下第一的名头。有香港影评人在日后曾罗列出50部优秀的邵氏风月片,这个数字放在放在任何时代,都不是个小数目。

1967年,邵氏远赴日本,请来《青色片》的导演中平康,拍摄了香港第一部有裸露镜头的电影——《飞天女郎》,这部电影仅有一点裸露镜头。

那个年代,除了中平康,还有大量的日本电影人来到香港,投身于古装三级片中,在邵氏风月片中留下了足迹。及至很多年后,有日本女优来港,受采访时谈到为什么要来香港,她们给出的答案是:香港人工成本高、制作专业。

制作专业的意思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精致。

五六十年代香港最流行的电影还是“二黄”:“黄梅调”古装国语片和“黄飞鸿”武打粤语片。不过,无论是国语片还是粤语片,都有对女性妖艳风情的细致描写。比如日后邵氏头号旗手李翰祥1956年拍摄的处女作《雪里红》,讲了一个荡妇偷汉的香艳故事,邵氏也因此将李翰祥揽入麾下;1958年罗维执导的《翡翠湖》中,出现了背部全裸的演出。

与日本同行相比,显然香港风月片更注意剧情——其实是在传统电影中加大了性描写的比例和尺度。

60年代,港片中夹杂着风月情节的香艳镜头,渐渐成为家常便饭,春潮渐渐泛滥。1969年由洋人拍摄的独立港片《舢舨》,女主角在片中极度大胆的镜头,在香港本地掀起了一时的话题,虽最终未能形成潮流,也促使了60年代末的第一批“肉弹”明星。

当时香港著名小报《响尾蛇》、《红绿小报》内容都离不开花花男女,每日出版4大版,其中两版都属于肉戏。这些小报的文章,也成为风月片的素材来源。

香港风月电影简史:香艳背影里的苍凉

真正将街边小报上的肉戏搬上荧幕的,70年代间李翰祥居功至伟。

在此之间,李翰祥这位日后的重要人物,1963年离开了邵氏,去台湾创办了国联电影公司,但人生失意,李翰祥骨子里的文人气质让他始终无法适应离开片场而去主导幕后公司运营,加上当时台湾文艺界被政治环境所裹挟,李翰祥经营国联失败,不久后悄然返港。

香港风月电影简史:香艳背影里的苍凉

李翰祥

70年代时,正值巅峰时期的邵氏公司又出走了两位得力干将——邹文怀及何冠昌,二者创办了嘉禾电影公司,并且有了李小龙这位票房保障,《唐山大兄》、《精武门》票房连破记录,邵老六的邵氏电影王国连连遭受打击。

正当其一筹莫展时,邵老六想起了曾出走邵氏又黯然回港的李翰祥,重新将李翰祥招至麾下。

不得不叹服邵老六这个英明决定,1972年,李翰祥重回邵氏,拍摄了他的风月片开山之作《大军阀》,以该片中少许裸戏试探市场,尽管在今天看来,《大军阀》甚至构成不了情色作品,但在当时民风相对朴实的电影界,片中“叔嫂对簿公堂”、“军阀姨太偷情”的情节,都是十足的艳事。

香港风月电影简史:香艳背影里的苍凉

狄娜在片中全裸出境,胡锦也凭借在《大军阀》中偷情犯案的风骚寡嫂角色一举成名。两大艳星活色生香,使该片票房大卖,虽然及不上李小龙的《精武门》,但同样成为当年三大卖座华语电影之一,并获得了19届亚洲影展描写人物最成功的戏剧奖,奠定了邵氏电影以风月为主的特色。

香港风月电影简史:香艳背影里的苍凉

邵氏性感女星狄娜早年照片

香港风月电影简史:香艳背影里的苍凉

邵氏性感女星狄娜早年照片

香港风月电影简史:香艳背影里的苍凉

邵氏性感女星胡锦

同年,李翰祥的另一部风月电影《风月奇谭》也是大卖,片中有一个小段子,说的是一个二十四岁的大姑娘被迫与一个八岁的高少爷行房,高老爷叫自家婆娘去教儿子行房,说:“天在上,地在下,日在上,月在下,你在上,她在下,初次行房若是颠倒了,必然五劳七伤!”洞房的时候,不料高少爷被姑娘的表哥绑了起来看两人在床上鸾凤颠倒,叹呼道:“五劳七伤!”

香港风月电影简史:香艳背影里的苍凉

70年代是邵氏风月片的高潮,原本可以与风月片争雄的武打剧因为1973年李小龙的离世,一夜落回了冰点。

1973无疑是个转折点,这一年,是香港有史以来风月片产量最多的一年,曾经监制过许多风月片的蔡澜也曾说:“每逢电影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就是风月片兴盛之际。”

也是这一年开始,李翰祥开始了在邵氏以风花雪月为主的拍片高潮,自1973年至1979年的7年时间,李翰祥执导了《北地胭脂》、《风流韵事》、《牛鬼蛇神》、《一乐也》、《金瓶双艳》、《声色犬马》、《捉奸趣事》、《拈花惹草》、《骗财骗色》、《风花雪月》和《销魂玉》等风月电影。

李翰祥的风月片,只看名字就香艳十足,其中的镜头更是直接露骨。

尤其是1974年改编自小说《金瓶梅》的《金瓶双艳》,堪称香港风月片的典范,原著中“潘金莲倒挂葡萄架”的桥段被经典还原,甚至于原著中的各种器具,也一览无余,在拍摄中李翰祥还要求杨群这西门庆穿上透视装与女演员席地而战,并在其胸前烧了三炷香。影片从潘金莲竹叉挑帘误击西门庆、奸夫淫妇毒死武大郎开始,至西门庆纵欲而死结束。通篇尽是西门庆与金、瓶二人的荒淫生活。

香港风月电影简史:香艳背影里的苍凉

及至后来,李翰祥可能觉得《金瓶梅》还有未取之处,在1994年又拍了一部《金瓶风月》,并标榜其为“影史上最High的经典风月电影”,这是后话。这部影片更是捧红了胡锦、邵音音、恬妮等邵氏影星,在70年代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一笔浓重的风月艳史。

七八十年代,香港电影是邵氏的天下。邵氏公司有一句宣传语,把自己吹上了天:“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

邵氏明星,一指艳星,二指得力干将。

风月片鼎盛之际,邵氏有四大导演,坊间有云:邵氏四大导演是港片的开创者,没有他们就没有后来的香港电影。

李翰祥的《大军阀》之前,邵氏风月片开山之作是一个多月以前邵氏楚原的《爱奴》,这是中国第一部女同性恋题材的电影,何莉莉与贝蒂的银幕一吻让当时的国人震惊无比,片中也有多段裸露场面,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议。不过西方国家——英、法两国的电影杂志却对这部影片给予了高度评价,将之选为世界十大名片之一。

香港风月电影简史:香艳背影里的苍凉

多年过后,我们才能在《东方不败风云再起》中见到和何莉莉与贝蒂相似的林青霞和王祖贤的镜头。

这部混合了同性恋和武侠元素的奇诡复仇片,探讨良家妇女为生计被逼下火坑的故事,再后来亦成了风月片常拍的题材,这部电影也成了风月片的经典之作,

邵氏导演都有一个毛病,和李翰祥一样,楚原也爱怀旧,其在1984年又以《爱奴》的名义拍了一部《爱奴新传》。

同样,邵氏另一个导演桂治洪也是这样。说起来,桂治洪算得上是邵氏风格比较迥异的导演,既拍摄过黑帮片《大哥成》、奇案片《老爷车纵火谋杀案》、喜剧片《老夫子》、武侠片《万人斩》,另有一款糅杂暴力、色情元素的《邪》,对日后香港此类影片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后来,《邪斗邪》、《邪完再邪》都相继问世……邪个没完了。

香港影界有个不成文的传统,喜欢改编名著,几乎每部书都不能幸免,比如《红楼梦》就惨遭毒手,被挂羊头卖狗肉披上了黄色小马甲。

和桂治洪齐名的有一个叫牟敦芾的邵氏导演,1977年拍了一部《红楼春梦》,在“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邪念”这些目录章回的情节中,添加了不少的赤裸画面,后来则因为过度裸露而备受责难。

之所以提到牟敦芾,是因为《红楼春梦》上映后的一段趣事。邵氏出品了《红楼春梦》,后来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的会长,当时有一家思远电影公司,在1977年找来了张国荣,拍了一部比《红楼春梦》还春的电影——《红楼春上春》,大有和大佬一较高下之意。

这部电影被拍成了一部搞笑簧片,张国荣饰演了贾宝玉。

香港风月电影简史:香艳背影里的苍凉

《红楼春上春》剧照,张国荣的贾宝玉扮相

在邵氏的《红楼春梦》中,自然少不了邵氏艳星,余莎莉在剧中饰演了王熙凤一角。作为70 年代后期香港最当红的艳星,其还饰演过李翰祥的《骗财骗色》,片中有一段余莎莉与岳华长达十分钟的“床戏”。1977年在饰演邵氏赶拍的《应召名册》中,饰演白小曼,更是直接三点全露。

年华易逝,如今的艳星也不再年轻。近年有媒体报道,在香港观光酒吧区兰桂坊里发现她,其时的余莎莉,是一个靠卖假珠宝维持生计的小摊贩。

白小曼也曾是邵氏艳星,在拍摄李翰祥的风月喜剧片《声色犬马》时脱得轻松自然,深得李翰祥赏识,将其收为干女儿,可不幸的是,拍摄期间却自杀身亡。

《声色犬马》中的艳星,还有获得“肉弹”之名的胡锦。所谓肉弹,就是今天的波霸。和胡锦一样学京戏出身的还有邵氏艳星恬妮,1972年入邵氏,在《风流韵事》中饰李瓶儿一角,两年后,又在《金瓶双艳》中再次饰演李瓶儿的角色,与杨群的西门庆一番床上激战,打出了艳星的名头。有意思的是,恬妮在1975年嫁与了《骗财骗色》中的演员岳华为妻。

《骗财骗色》中的邵音音也是邵氏一大艳星,原为歌星的邵音音在1973年李翰祥的《北地胭脂》中扮演被老师强奸的女学生后,一举成名,这一脱,就脱到1982年,是邵氏脱得最久的艳星。

香港风月电影简史:香艳背影里的苍凉

年轻时的邵音音

曾经是邵氏演员的何藩在改做导演后,也拍了不少艳情系列,对后世影响较深的有1987年的《浮世风情绘》,又叫《足本肉蒲团》,是第一部未央生的电影。

八十年代中期,邵氏停产,香港风月片开始出现青黄不接的困境。

这期间,麦当雄在香港的吃饭时看到一个大高个,问他:“你要不要做模特?”这个大高个本来是要去美国,结果阴差阳错跟着麦当雄去拍了《省港旗兵2》,麦当雄还把他的头发剪了。

自此,世上多了一个吸吮女人脚趾的徐锦江。在第四部《省港旗兵》拍完后,麦当杰决定去一趟日本,为下一部未央生的故事——《肉蒲团》的《偷情宝鉴》做准备。

何藩当年的《浮世风情绘》只收获了400多万票房,麦当兄弟决定再拍摄一部《肉蒲团》。

今时不同往日,1988年11月,《1988年电影检查条例草案》生效,这一草案,标志着风月电影的放映尺度突然放宽,人人开始争相拍风月片。在电影监察条例颁布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991年,在送检的1337部影片中,风月片的比例高达42%。

然而,这一切就像回光返照。

李翰祥1994年复出后的第一部风月片《金瓶风月》,勉强收入了600多万港币,同年,李翰祥再次祭出自己擅长的《金瓶梅》拍了一部《少女潘金莲》,结果票房惨淡。一年后,在拍摄《火烧阿房宫》时,因为劳累过度,倒在了拍摄现场,再没醒来。

可惜的是,李翰祥的妻子执意认为是李翰祥生前收集的性文物是倒霉的东西,将其死因归咎于其上,这些性文物后来遭到了全部销毁。李翰祥生前好友刘达临悲愤不已,写了一首祭文:“……李君有情,而世道无知,如今斯人已去,斯物已毁,使人长叹性文物之九灾十八难何时能已也!”

斯人已逝,曾经的香港风月也在不久后渐渐归于波澜不惊。

1997年金融危机以后,曾经引起香港电影浪潮的风月电影开始哑火,当年的艳星也逐渐息影或嫁做人妇在电影史上留下一个足够香艳的背影。

再后来的香港电影,甚至连喜剧中都带有一股苍凉的意味。

2011年,《3D肉蒲团之极乐宝鉴》在香港上映,讲述了未央生因不满宁王而落入宁王圈套。妻子铁玉香舍命救夫而被带上了贞操带,从了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