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中國人不認可清朝的功勞?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自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到1912年末代宣統皇帝頒佈退位詔書,國祚276年。

後世國人對清朝不認可的最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民族情感上的不認同。

明末中國趕上小冰期華北、西北連年大旱,餓殍遍野,流民四起。明朝當局內剿匪亂、外拒強敵,長期的內外兩線作戰耗的帝國油盡燈枯。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破北京城,明帝國隨之轟然倒塌。

“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山海關守將吳三桂開門獻城,投降清軍,十幾萬八旗虎狼開始南下,搶佔了這個花花綠綠的天下。

為什麼有些中國人不認可清朝的功勞?

中原漢人的文化積澱厚重,農耕水平發達,一直遙遙領先於其他少數民族。自商周起,王朝周圍的少數民族按地理位置多被冠以北狄南蠻東夷西戎等稱呼,意為化外之地和尚未開化的民族。

以野蠻欺凌先進,以霸道彈壓王道向來為以儒家為思想正朔的漢人為不齒。正朔即為正統是判定統治階級是否具有合法性的唯一標準,顯然當時的滿清政府做為異族以野蠻和暴力的方式奪取的政權是不具備合法性的。

二、統治階級採取高壓和愚民政策。

滿清統治階級做為少數民族為了統治這麼一個漢人眾多、幅員遼闊的龐大帝國,殘暴推行一些不得人心的高壓和愚民政策,引起漢人百姓的極大不滿。

如清軍每佔一地便在當地強推“剃髮令”,要求漢人一律按照滿人的標準剃成“金錢鼠尾”。

為什麼有些中國人不認可清朝的功勞?

漢人自古就異常重視衣冠服飾,正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漢人成年後便束髮成髻,終生不再剪髮,現在清廷強推“剃髮令”自然受到了漢人的強烈抵制。特別是在文風昌明的江南地區更是遇到了漢人強烈的反抗,發生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八十一日”等慘絕人寰的慘案。

在江陰,全城近十萬民眾在典史閻應元和陳明遇、馮厚敦等人領導下自發抗擊城外十多萬清軍。

為什麼有些中國人不認可清朝的功勞?

當時閻應元在城頭奮力題筆寫下“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的悲壯詩句。

最後江陰百姓以慷慨赴死的浩然之氣整整抗擊了清軍八十餘日,擊殺清軍數萬人,全城十萬民眾無一投降,除50餘人僥倖脫險外全城玉碎。江陰之戰的慷慨悲涼直追南宋崖山之役。

為了鞏固自已的統治和打擊異己,清朝的文字獄無論是從時間跨度、發生數量、誅連人數、懲處之殘暴都遠遠超過之前的所有王朝,僅康、雍、乾三朝就近200起,受到誅殺和牽連的不下十萬。金庸先生的《鹿鼎記》開篇所描寫的發生在康熙年間的莊廷鑨明史案中,無辜被誅殺的就近百人,愛此牽連受刑的家人、親朋達數千人之多。一句隨口吟出的“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就被指影射清廷,意圖謀反,作家受到殺害。在清廷的嚴密監控下,漢人知識分子這個群體成為重點監視對象,讀書人噤若寒蟬書不敢書,言不敢言,思想被嚴重禁錮了近三百年。中國近代積弱、飽受欺凌與此無不有莫大的影響。

如果從國家疆土拓展的角度看,清朝還是很有貢獻的。東北地區算是陪嫁,蒙古地區是滿清聯姻的結果,拓展新疆、和西藏,收復臺灣奠定了今天中國之版圖。

為什麼有些中國人不認可清朝的功勞?

比起疆域拓展,小編更喜歡思想解放、政治清明、民眾富裕的朝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