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開啓電池革命?媒體過度聯想

日前,媒體報道華為在電池材料中引入高能量密度的硅基材料體系,並通過雜原子摻雜硅基材料的創新技術,為充電過程中鋰離子的遷移提供快捷通道,大幅提高電池快充能力。

華為在電池技術上的研究,早已不是新聞了。

華為開啟電池革命?媒體過度聯想

此前,華為中央研究院瓦特實驗室在第57屆日本電池大會上,宣佈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實現重大研究突破,推出業界首個高溫長壽命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消息一出,立刻引爆網絡輿論,各種不靠譜的褒獎紛至沓來。

其實,華為所謂的業界首個高溫長壽命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只是在鋰離子電池中加入石墨烯輔助散熱,並不是用石墨烯取代石墨做負極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

由於對石墨烯電池的定義非常模糊,無論是在電極材料中加入石墨烯材料,還是將石墨烯作為導電劑,甚至只要電池中加入了石墨烯材料,都會被冠名為"石墨烯電池"。

華為開啟電池革命?媒體過度聯想

但實際上,無論是在電極材料中加入石墨烯材料,還是將石墨烯作為導電劑添加,或者如華為上次在鋰離子電池中加入石墨烯輔助散熱,這些所謂的石墨烯電池的充放電過程是通過鋰離子的遷移來實現,本質上依舊是鋰離子電池,所謂的石墨烯電池並非像網絡流傳的那樣是對鋰離子電池的顛覆。

使用石墨烯作為導電劑促進快充放,由於正極和負極依舊和普通鋰離子電池沒有什麼不同,因此在能量密度上不會有多少提升。因而這項改進對於提升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用戶體驗的意義有限,更多是瞄準氣候炎熱地區的通信基站對電池耐高溫和散熱方面的需求。

話說回來,本次華為在電池材料中引入高能量密度的硅基材料體系,和上次的"首個高溫長壽命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類似,都是對於現有鋰離子電池技術的改進,而非顛覆。

華為開啟電池革命?媒體過度聯想

不過,本次改進的幅度,要比上次炒作石墨烯電池要大一些,因為這項技術確實是能夠提升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

華為本次的做法,其實是往鋰離子電池的電極中摻雜硅基材料,由於硅的理論容量是石墨的將近10倍,即便只是在電極中摻雜硅基材料,而不是完全使用硅基材料,即便實際工業產品相對於理論峰值要打一個折扣,但這也有助於提升現在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

不過,必須說明的是,在鋰離子電池中加入硅基材料,並非華為原創,而且在研究進度上,日本企業已經取得了很多進展,甚至已經有了商業產品,比如特斯拉Model 3就採購了日本松下的電池,這種電池的電極加入了約有10%的硅。根據日本企業的介紹,這種電池在充放電效率、容量、壽命、安全性等方面,相對於傳統三元鋰離子電池具有比較優勢。

華為開啟電池革命?媒體過度聯想

另外,研究室的實驗品與商業產品有很大的差異,研究室在科研環境中,可以不考慮成本,嚴格控制實驗場景,以求得想要達到的實驗數據。但在工業生產中,必須充分考慮成本,以及各種可能的干擾項。換言之,能做出實驗品和做出工業品有相當大的差距。

目前,華為僅僅有一個電池研發團隊,並沒有真正的產業化能力,畢竟在實驗室可以做出很多天花亂墜的技術,但在工業化量產後就未必能做到了。何況新技術、新產品往往需要一系列組合專利做支撐。一些媒體因為華為申請了一個專利,就做"電池革命"、"華為將推出超高速充電技術"等報道,未免異想天開,過度解讀了。

鐵流認為,我們肯定華為在鋰離子電池改進上緊跟國際潮流,取得一定技術進步的同時,也不宜因為打了華為或中國的標籤,給予有失客觀的過高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