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cesbiack
殲-20的生產數量絕對是一個軍事機密,在這裡即使真的知道國家的生產進度,也不會進行相關的信息透露。但是我們只能根據一些公開的相關信息,進行一下大致的推測而已。我們國家只要解決了關鍵問題,那麼殲-20也會像我們海軍一樣大面積下餃子。
殲-20戰機
在今年的8月下旬來自於成飛的消息,目前,成都飛機制造公司已經開始建設第四條殲20戰機的脈動生產線。而在去年一年殲-20戰機的生產數量在20架左右,這主要是殲-20戰機還處於局部改進階段。而第四條脈動生產線將會為換裝的WS-15發動機而準備。也是為後來進行大規模列裝而準備。
而目前的前三條生產線也都是生產不同配置的殲-20戰機。這主要在於殲-20戰機還是屬於小規模生產階段,第三條脈動生產線必然生產的是裝配WS-10B發動機的殲-20。這三條生產線中有一條是生產裝配AL-31F發動機的。但是我們不可能大面積生產裝配AL-31F發動機的殲-20戰機。
裝配了WS-10B
的殲-20戰機肯定要加快生產
那麼裝配WS-10B發動機的生產線會不會大面積生產呢?淡然小司認為,目前我們的殲-20戰機不會進入全速生產狀態。其原因在於,殲-20戰機作為非低成本戰機在我國空軍中的服役數量不會像F-35戰機那樣多,但是絕對會高於F-22戰機的187架。保守估計應該在400-500架左右。
F-35脈動生產線一年可以達到140架
那麼我們艦-20戰機所要配備的是WS-15發動機,並不是WS-10B發動機。而我們要把儘量多的資源用在WS-15發動機上,畢竟某些資源還是相對有限的。只有強勁的WS-15發動機,才能發揮出殲-20戰機的優秀性能。
而另一個原因我們的航空專家劉大響院士今年7月做的航空彙報中說的,我們WS-15發動機將會在未來2-3年內定型,也就意味著殲-20戰機將會在最近3年內大量裝配WS-15發動機,那麼在短期內,肯定不會全速生產低配版的殲-20戰機。
美國的F-22戰機生產了187架
按照成飛的三條生產線,去年從6月份殲-20宣佈服役,和成飛疑似生產了20架殲-20,那麼在2018-2019年應該至少會生產30架左右的殲-20“太行”版的。而採用AL-31F發動機的生產線,估計不會大規模生產,甚至可能改造,進行生產WS-10B發動機的殲-20戰機。
畢竟採用WS-10B發動機的殲-20戰機將會是我們目前的主力。適當規模的生產也可以減少後勤保障這塊的負擔。並且我們的WS-10B發動機已經成熟,性能上完全可以代替AL-31F發動機。在可靠性上已經比AL-31F900小時,提高到了1500小時,而有另外的消息稱已經達到了3000小時,堪比歐美國家了。
殲-20與殲-16的最佳搭檔
所以,殲-20戰機的生產數量,我們具體還不能得知。只能有一個大概的估計,而具體的信息也只能等到我們的官方媒體進行詳細報道才會知道。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我們目前已經裝備了至少20架殲-20戰機了,而未來的生產數量還是取決於空軍的需求。是否大面積生產還是取決於國家高層對周邊戰略環境的考慮。
圖片來源於網絡
每一個國人都希望我們的殲-20戰機越多越好,可是國防和成本之間總要有一個平衡。國家也同樣會按照自己的條件去選擇自己計劃。作為個人來說,我希望殲-20戰機快速生產,畢竟我們周邊的環境,已經開始大面積的擴散隱身戰機了,我們要早做防範。作為讀者的您是怎麼認為的?歡迎您的留言!!!
淡然小司
據悉殲20目前有3條脈動生產線,這3條生產線正常情況下年產量是24架,如果開足馬力的話,每年生產殲20的數量可以提高到36架。按照這個產量,想要在規模上超越F-22(187架),只需要5年;但相比F-35年160架的年產量,還是有非常大的差距。
圖為F-35脈動生產線
目前,殲20仍然處於小批量生產階段。至於制約生產規模的主要因素,一是殲20技術的成熟度,二是WS-15發動機研發進度。 目前,經過這麼多架次驗證機的試飛,以及投入現役後的不斷磨合,可以說殲20本身技術應該不存在什麼大的問題了,唯有為了針對戰場要求而進行的小改進而已。但剩下的發動機問題,卻是跟要命的。
圖為F-22超音速飛行
突破音障的瞬間
可以確定的是,最新的殲20已經換裝了WS-10B型國產發動機,基本能夠滿足當下的試飛和出勤任務。但WS-10B推力有限,無法將殲20作為一款標準隱形戰機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展現出來。如果一架隱形戰機無法實現超音速巡航,說的過去嗎?所以,換裝WS-15是勢在必行的,也是當下最緊要的工作任務。
圖為換裝WS-10B的殲20
不過不得不說的一點是,即使殲20換裝了WS-15,短期內也很難追上美國F-22的超音速巡航水平。不是說WS-15就一定比F-119差多少,而是需要一個磨合的時間。F-22從入列到形成初始戰鬥力再到具備完全戰鬥力,歷經了很多年的測試,殲20同樣需要經歷這麼個過程。不過,萬事開頭難,如果連最難的從0到1這個難關都跨過來了,小兵相信實現從1到2的提高只是時間問題而已。期待殲20能夠帶來驚喜!
圖為
超音速飛行的殲20CG圖
兵者詭道也
3-4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每年12架左右,也就是說1年在36-48架。殲20的生產主要是成飛,採用的是目前最流行的脈動生產線,殲20目前完成生產的數量應該是高於20架了。
飛機生產可不比汽車,每年36-48架這數量已經不低了。一架飛機的零件是用萬計算的,可能是汽車的幾百倍甚至上千倍,而且裝配要求也不是汽車能比擬的,還要考慮生產後試飛等等,所以這個產量不低了。
下一個問題就是脈動生產線,這個脈動不是你喝的脈動。傳統的飛機生產線是一架飛機固定在一個地方生產,在這完全組裝完畢。脈動生產線則參考了汽車流水線,讓飛機的組裝動起來,並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只是飛機零部件數量非常龐大,無法跟汽車一樣做到快速流動。所以飛機在一個地方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一組工序後再進入下一個工位,
所有的飛機都執行這樣的程序,大家同時前進,這樣就形成了跳動的模式,所以起名脈動生產線。至於殲20的需求,大概是不超過300架,有人會說殲20是替代四代機的,其實這樣不對。沒有一個國家會用五代機完全替代四代機,原因有這麼幾個:
1.造價,所謂一分錢一分貨,五代機性能好也帶來造價昂貴的問題,一架五代機連帶研發成本能達到2-3億美金,即便生產300架也達到近千億美元。而且飛機不是生產出來就完了,還要保養,特別是外面的隱身塗層隔一段時間就要維護一次,還有發動機,這些都是燒錢的地方。
2.作用,五代機雖然性能好,但是不是什麼事都能幹。比如對地轟炸,這些簡單地任務派戰鬥轟炸機去就可以,為什麼要派殲20呢?比如與小國交戰,派出四代機就可以,為什麼要派五代機呢?五代機是用來跟同等對手交戰的,或者執行對敵關鍵區域的打擊,比如指揮中心、雷達等。
所以五代機不是萬能的,也不能完全替代其他飛機,數量只要我們夠用就可以,美國也只採購了183架F22,並沒有替代龐大的F16、F15機隊。
殲20產量是能夠保證,不過也看什麼發動機,目前可能在等國產的ws15,可能在ws15完全成熟之前殲20不會馬力全開加速生產的。
雛菊西瓜Peterpan
這是殲–20戰鬥機去年建軍節在“朱日和演練場閱兵”接受檢閱時候的照片,也是殲–20戰鬥機服役以來出現數量最多的一次。
殲–20戰鬥機是目前世界上已經服役的三種戰鬥機之一,從2011年1月11日露面試飛到2017年服役,目前為止粗略的估算殲–20戰機包括驗證機在內不會超過20架!它目前仍然處於部隊試用和培養種子教官、擔負編寫飛行大綱、飛出包線極限的任務。
我們回到問題的原點,一條生產線通常情況下:一個月生產一架殲–20,是正常保持總裝線運作和零部件供應鏈穩定供應的生產速率;一個月生產兩架,是表示殲–20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了,需要給最頂尖的“王牌”部隊換裝備,組建四代機部隊進而形成威懾力;一個月生產要是三架就表示殲–20技術非常成熟了,可以較大面積給每一個戰略方向的空軍“王牌”擔綱部隊換裝備。一條生產線一個月生產3架已經是非常高的生產效率了。
殲–20由於是大型隱形戰鬥機,設計非常先進!對三代機形成了代差優勢,在理論上一架殲–20可以“懟”三架甚至四架F–15E、Cy–35這樣的先進三代機,所以殲–20或者F–22A這樣的重型隱身戰鬥機不需要生產太多,一般300架的生產量也就夠用,因為一架四代機的控制空域面積、作戰能力是三代機的4–10倍!也就是說一架四代機最低相當於以前的四架三代機,要是生產300架大型四代機就相當於過去的1200架F–15或者Cy–35!
再有一個很主要的問題,就是錢!殲–20或者F–22A這樣的大型隱身戰鬥機一架至少1.5億美元以上,也就是差不多10億人民幣左右。要是生產300架殲–20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的金錢數字,而且戰鬥機上的花費不只是飛機本身,還需要:飛機所使用的各種昂貴的航空彈藥、大量的易損消耗部件、各種升級了的四代機專業專用維護設備或者工具、還有四代機的地勤維護人員培訓費用……等等加一起又是一個“天文數字”!所以,殲–20/F–22A這類大型隱身戰鬥機根本就不是強國裝備的起的昂貴裝備,而超級大國的武器裝備!強國只配裝備F–35這樣的低檔四代機。
這張殲–20機翼下攜帶四個大型副油箱的照片說明,它將來可以攜帶四枚重型航空彈藥進行遠程打擊,大型隱身戰鬥機
攜帶大型隱身彈藥,並且航程還很遠…對敵人的威懾是巨大的!
殲–20將來的發展不只是“制空”,還應該具備對海/對地遠程打擊能力,要是這樣殲–20生產線可能略有改動,不過現在飛機生產都是模塊化、標準化,略有改造的殲–20在“脈動生產線”上總裝並不困難。
總之,一條生產線可以生產多少架殲–20要根據國防的需要和空軍的發展而定,不是簡單的想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飛機也與汽車生產有些相同之處,就是根據每一個生產批次後反饋的意見進行改進,現在是殲–20以後就是殲–20ABC…。
皇家橡樹1972
自從咱們的殲20服役以來,其生產速度和部署方向就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迄今為止,外界預計殲20目前共有3條線脈動生產線,其中2條線用俄製31F-sep3發動機,一條線用國產太行發動機,每月最多可以生產三架隱形戰機,每條大約年產12架殲20,一年也就是36架,目前為止至少20架服役。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重型機殲20年產量就高達1團半,輕型機殲10年產2團,成飛快趕上洛克希德公司了。當然了,好消息並不止這些,據央視相關節目的爆料,成飛生產第五代隱形戰機的第四條生產線也將在2019年開通,將試產J-20B以測試新型WS-15發動機。殲-20B裝備WS-15後巡航速度可達1.8馬赫,最高速度超過2.2馬赫,與美軍F-22不相上下。
說到這裡估計有人就問虎哥了,短短几年時間為何咱們的戰鬥機生產速度這麼快呢!
其實,對於飛機制造來說,主要分為兩大塊,單個零件製造和裝配,把小組件裝配變成大組件,大組件變成機頭,機身,機翼然後再把這些大部件對接,設備管理安裝調試完畢,一個新飛機就搞定了。但是裝配的這個環節往往最耗時間,別看鑽孔、裝釘看似很簡單,卻是阻礙飛機上批量快速生產的巨大瓶頸,而且一半多的工時和人手都耗在這上面。如果使用自動鑽鉚機來代替人鑽孔裝釘,不僅效率高而且問題少,幾乎100%都是優質,每個孔位置幾乎都是0偏差。
由於自動鑽鉚機的高效高質量工作,能夠縮短飛機制造週期、降低製造成本、保障製造質量。所以成了西方國家各大飛機制造廠的常客,當然也對我國進行封鎖,保持自己的優勢。
直到20世紀末,我國飛機裝配技術整體上仍較落後。當時的飛機裝配,基本上完全依賴工人的肉眼觀察和純手工操作,自動化水平低,質量難以控制,問題不可溯源,裝配效率低,嚴重影響了飛機的性能和使用壽命,咱們也通過引進、改造、升級的方法來改變窘境。
西飛公司引進了GEMCOR 公司G4026SXX-120 自動鑽鉚機,並在1995 年與西工大聯合研製了機翼托架系統。成飛公司在引進G4026 型自動鑽鉚機後,與西南交大聯合開發了數控托架系統。
隨著新支線客機ARJ21、國產大飛機C919 等新飛機的研製與生產,以及更廣泛的國際合作,國內自動鑽鉚技術也開始發展起來,浙大、北航、南航、哈工大、西工大等國內各大高校及相關飛機制造商對自動鑽鉚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
如北航2011 年將機器人與自動鑽鉚技術相結合,開發了用於飛機部件自動裝配的機器人制孔系統。
成飛2013 年成功研製出塔式五軸數控法向鑽鉚系統。南航2014 年採用龍門結構,設計了POGO 柱托架調姿系統,並在UMAC 控制器的基礎上開發了自動鑽鉚機的控制系統。
浙大研製的臥式雙機聯合鑽鉚機僅釘頭的齊平度就從0.05毫米提高到0.02毫米,實現了飛機壁板裝配的工藝過程中全部實現自動化,故障率小於1‰。目前,該團隊已研製了17套飛機自動化裝配系統,使我們的運20和殲20能夠批量的生產。
飛機裝配的鑽孔裝釘問題解決好了之後,接下來就是虎哥剛開始提到的——飛機脈動流水生產線,早在2011年,西飛就建成了中國第一條飛機總裝脈動生產線,運-20批量生產進入部隊試用取得良好效果後,在2017年左右進入快速生產階段。2018年6月,還有衛星圖曝光西飛附近出現9架剛剛生產完畢的運-20運輸機。1年生產的數量是前兩年的2倍。
2016年11月,成飛“飛機多站位式總裝工藝流程構建”項目曝光,這被外界解讀為成飛殲-20的脈動生產線,1個月生產3.3架。
這個數字已經在迅速接近美軍F-35戰機每月5架產量的水平。
與此同時,美軍F-22早已停產無法重啟,俄羅斯T-50服役艱難連印度都想取消訂單,到目前為止,除了F35外,全球隱形機生產也就只有咱們的殲20最火。
迷彩虎軍事
說造不了這麼多的,這可是最後一招,實事可能,大概也許是,殲-20生產線已經有了3條生產線,如果開足馬力,每年可產70多架,真要命。美國空軍要把F-16作主力,集中資金打造六代機,對F-35已不抱希望,四代機就被反超的話,這十來年的技術空檔期,可怎麼活呀,不免蔫蔫的再打不起精神,什麼印太戰略,什麼領導一百年,正會淪為空話與大話,所以不敢小瞧這個事,殲-20一年能產多少?靠一件技術裝備,來定戰略死生,這太不科學了,再說了,殲-20有這麼大的威力嗎?
殲-20使人如芒在背,其實中國還有選擇,殲-31不錯,“暗劍”和“利劍”也蠻吸睛的,都有實機問世,要憑榔頭硬,不虛哪一個,你說吧,我們可造多少?這樣幹,有人一口老血不免要大口噴出來,遠非殲-20一種單打獨鬥呢。★噓,秘密。一條生產線,一般年產至少12架,或者更多,現在的殲-20可以滿足使用了。遠遠傳來F-35消息稱,有了一條脈動生產線,可滿足大量生產,每月可實現生產5架。噫,脈動生產線怎麼解釋?它包括動態成組定位系統、移動機器人制孔系統、環形軌道制孔系統、5+X軸專用機床制孔系統、臥式雙機聯合鑽鉚機等,說白了生產技術提高了唄,且能保證工藝水平的高速度高質量,我們有沒有?15年前浙大就有報道,2011年成飛論文出,“基於Petri網的飛機總裝配生產線建模及優化方法”,看看,為促進生產不遺餘力。叫我說,
每月3架2架就可以,現在的殲-20,技術狀態還不夠成熟呢,造出來無非先練著,練技術,練戰法,編寫殲-20教案和教程,怎麼開,如何打,全然真功夫。沒有的話練什麼。唉!不說了,噓,秘密。★賣嗎?自F-22首開不外銷先例,似乎大國都在遵循一條規律,最先進的裝備概不對外,殲-20呢,賣嗎?如果賣的話,可以多開條生產線,以滿足外銷條件,簽了訂單要兌現,合同是鐵的,履約是有生產能力要求的。從現在看,沒有消息,兩個字,不賣。要賣的話,多少國家趨之若鶩,不管戴多少有色眼鏡,凡購買F-35者,理論上都有可能。一個多病多愁的捧心西子,病態之美不叫美,戰場無情,平時大價錢買回來仍要時時處處受制於人。挪威猛可裡就發現,只要一動,美國就知道,這是美國的飛機還是自家的?納悶極了,是誰的都分不清楚。其實挪威愛說實話罷了,你道其這它裝備F-35的國家不知嗎,嘿嘿,人家不言語,認購F-35者,事實上就建立了這樣一種關係,另外一種保護費而已。軍火合同,飛機便是飛機,從來不是。
★不是給人打的。殲-20甫一出世,驚掉一地下巴,居然有人音譯,以心神對戰威龍,那是一張畫兒,只是可以充飢否?飛了一飛連自己也覺得費錢沒意思,乖乖下馬了,說白了吧,殲-20可不是給人打的,世上的專家普遍的認知,其低可探測值毫不遜色於現有任何四代機,正是一件高大尚的裝備,不過。過去的氣人淪為滑稽,世上四代機,能造者少,有想法的多,四代機以後,會越來越少,
五代六代,也只有大國可以,不僅僅是貴,真是越來越費勁。三代機十來家可以,四代機三家罷了。想造出來實難,想打,根本不知對方為何物,盲人摸象,不啻夜半夜池。今年初,鄰人說,在高原。蘇-30發現了殲-20,哈哈,王者還沒出巡,不必神經高度緊張。魂舞大漠
有網友問:一條殲20生產線一年可以造幾架? 其實在生產戰機的同時,最重要的就是培訓足夠的合格飛行員和維護人員。在美軍交付超過300架F-35隱身戰機的同時。
美國也完成了對500名F-35隱身戰機飛行員的培訓,並且,培訓了6000名F-35隱身戰機的專職維修技師和工程師。並且,完成了10萬小時累計飛行,積累了足夠的經驗,編寫飛行和維修手冊。
因此,在生產戰機的同時,培訓相關飛行員和維修人員更為重要。殲20隱身戰機已經在2017年完成了定型。並且,在成都開始生產。有4個大型廠房負責生產和阻止殲20隱身戰機。
擁有整套的脈動生產線,採用大量高自動化機器人和高端數字化機床,參與對殲20戰機的製造工作。從成飛生產殲10戰機的速度,還有4間大型廠房,同時採用全自動化,高端數字化機床為主力生產來看。
殲20隱身戰機的生產速度不會低於,當時享受幾乎相同待遇的殲10戰機。成飛在2個大型車間生產殲10C的速度是,30多架戰機。考慮到殲20戰機更加複雜,而且工藝更加先進。殲20的年產量應該可以保持在24架戰機。
但是,從我國戰機生產來看,一開始的生產速度都不會太快,因為要進行各種測試和試飛。再進行改進,推出比如殲20A,殲20B等等改進機型。殲20隱身戰機的生產,將會持續10-20年以上。
深度軍事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於2010年5月28日在中國建立了第一條飛機整體裝配脈動式生產線——“飛豹”飛機生產線,目前,中國的殲-10、殲轟-7和“獵鷹”高教機等軍民用飛機已經全面採用了這種新生產模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殲-20也不例外,也採用了脈動式生產線。脈動裝配生產線(Pulse Assembly Lines)起源於福特公司的移動式汽車生產線,不同的是脈動裝配生產線可以設定緩衝時間,對生產節拍要求不高,當生產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時,整個生產線可以不移動,或留給下個站位去解決,當飛機的裝配工作全部完成時,生產線就脈動一次。
殲-20目前已經小批量生產交付空軍
據說目前殲-20有2-3條脈動式生產線,每條生產線大約年產20-30架。
有報道說脈動生產線能讓殲-20和F-35這類隱身戰機的年產量一下子提升到360架,幾乎每天一架。其實,這是不現實的。
F-35脈動式生產線,每一個工位負責只負責特定的安裝任務,生產形成流水線
脈動生產線生產效率高,但也只是生產飛機機體結構,飛機一年的產量,主要並不取決於機體結構的產量。事實上,每條脈動生產線一般都可以滿足一天一架飛機的機體結構的生產任務,從生產“飛機殼子”這個角度來說,一年生產360套殲-20“殼子”不是夢想。但是很不幸,飛機必須裝上機載設備才能稱之為飛機,發動機和航電設備不裝,就無法使用。問題出現了,發動機產量能跟上來麼?我國規模最大的生產航空發動機的黎明廠,一年在有限加班(每天晚飯後加班2小時左右,週末只休一天)情況下生產太行、崑崙發動機,各可達到百餘臺。如果充分動員,召回退休熟練工,每天三班倒,產量也不過增加一倍或一倍多一點。這個數量根本不夠殲-20的“殼子”用——1架兩臺共需至少720臺發動機,更何況殲-11和殲-10也需要太行發動機啊!而我國其他發動機廠如紅旗廠是生產秦嶺發動機和艦用燃氣輪機的,黎陽廠則生產中等推力的天山和泰山渦扇發動機,並不生產太行這個級別的。
當然了,以我國的財力和工業能力,如果國家肯花大價錢投資的話,把整個航空工業的產業鏈及其配套的產業,都進行升級改造擴充產能,年產360架也不是個問題。只不過現在還是和平時期,這種花大錢的事情,一般不會做的。
東方談武器
殲-20的服役,振奮了國人,值得驕傲。它標誌著中國是唯一除美國之外可獨立研製並製造隱身戰機的國家。殲-20屬於單座雙發超音速隱身戰鬥機,配備有有源相控陣雷達,機動性能強,具有大載荷和遠航程,作戰半徑達到2000,必要情況下其航程甚至達到6000公里。其中多項性能是美國F-22戰機都望其項背的。
儘管殲-20已經列裝,並在去年“朱日和演練場閱兵” 中接受檢閱,但其數量依然不多。這麼優秀的裝備生產產能怎麼樣呢?根據以往經驗,一條戰機生產線正常情況下一月可以生產一臺戰機,如果技術成熟,生產速度可以提升至兩臺,但是當需求量非常大而且技術水平非常成熟的情況下,一條生產線開足馬力,生產能力可以達到一月三臺的水平,但這可以說已經是極限了。
當然,一條生產線的生產能力,是受到多方面條件制約的,首當其衝的就是費用問題。世界上的大型隱身戰鬥機的建造費用一般都超過1.5億美元,這還不包括後續的維護、損耗、配套檢修工具、飛行員培訓、地勤保障人員培訓等,所有的這些加起來,可能是個天文數字。所以,就算美國那樣的超級大國,也不是想生產多少架F-22就生產多少架的。
根據空軍發展需求、我國戰略需要和維護國家安定等因素,我國對殲-20的需求量大概是200-300架之間,千萬不要拿美國的上千家F22、F35來說事,人家是全球部署的世界性空軍。但即便是幾百架的需求無也是對軍費和軍備力量的一次嚴峻考驗,所以,對殲-20這樣的高端裝備,夠用就好,畢竟,其威懾作用可能比它在戰爭中的實戰作用更大。
利刃軍事
一條殲20生產線一年可以造幾架?估計這個問題只有成飛和空軍裝備部的專業人士才能精確的給出答案。不過,我們可以從公開新聞大概推斷出殲20的年產量。
眾所周知,殲20是目前我國空軍裝備的最強大的一款戰鬥機,作為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五代戰鬥機,殲20因其良好的隱身性,強大的機動性和穩定性,從正式列裝空軍部隊開始就發揮著重要作用。那麼如此強大的護國利器一條生產線一年能生產多少呢?
就目前來看,成飛一條生產線一年可以生產12架殲20。如果三條生產線同時開工,那麼一年可以生產36架。但由於殲20對零件的精度要求極高,組裝過程非常複雜,對人力物力的消耗很大,加上國家對高精尖技術人員的缺乏,對這種大型戰鬥機的技術信息掌握仍存在侷限性,就算三條生產線加足馬力生產,一年36架殲20的產量也是很困難的。所以現在殲20仍處於“小規模生產階段”,隨著殲20性能的不斷提升,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殲20也會迎來大規模批量生產。
儘管生產殲20困難重重,但它在我國空軍力量建設上發揮著重大作用,是保衛我國領空的一把利劍。殲20的產量也受我國空軍規模所影響。目前根據我國的空軍力量,仍然需要300架殲20加入戰場,按照現在的生產效率,完成這個目標至少需要5年。殲20戰鬥機數量正在急起直追F-22,只要短短几年就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