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聚焦成都:規劃建設66個產業功能區 招引肥水向「良田」

“轟隆隆”,機械聲轟鳴不止。成都市郫都區文明街旁,一座由鋼筋水泥織成的龐大建築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幾個月後,這裡將成為聯通等電子信息企業的新巢。

眼前22萬平方米土地上立起的是中國數碼港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大數據基地。“引進這家企業,主要看中其在承重、環保、降溫和供電負荷等指標上的專業設計能力。”成都市郫都智慧科技園管委會工作人員指著身旁的工程說,這些都是大型電子信息企業入駐時會考量的因素。

好鋼用在刀刃上。如今,在成都,正有越來越多像數碼港一樣的企業雲集在同一地理空間——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自去年7月以來,成都佈局規劃了66個像這樣的產業功能區,涵蓋一二三產業。目前,各功能區已完成總體規劃,正在加緊推進建設。這些功能區主導產業明確、專業分工合理、各具特色,逐步影響和改變著城市招商秩序和產業佈局,推動成都經濟高質量發展。

人民日報聚焦成都:規劃建設66個產業功能區 招引肥水向“良田”

那麼,產業功能區如何定位?為何要以產業功能區來調整產業佈局?其規劃建設會對城市招商引資和產業升級產生什麼影響?

築巢引鳳有序招商,要素集聚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駛入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綠蔭道間分佈排列的建築群錯落有致。“眼前是人才公寓、醫院大樓和體育館,稍遠處是創客孵化園,外圍入駐著眾多企業。” 成都市郫都區經濟和科學技術局副局長武守俊介紹。

依託良好的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和高校資源,去年9月,以電子科大為軸心,成都市在郫都區和高新西區兩個相鄰區域規劃出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

功能區聚焦集成電路和新型顯示,一方面以龍頭企業為主配套上下游企業,圍繞產業鏈進行集聚,另一方面結合企業需求,佈局下一代技術研發。“通過產業分析,我們為京東方引進拓米科技,研發下一代顯示技術,助其更好地捕獲市場。” 武守俊說。

要素的集聚和優化配置提高了企業發展效率,增強了產業競爭力。據介紹,今年1—8月,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123家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1761.6億元,同比增長17.3%。

如今的秩序和高效,背後依託的是成都招商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的轉型升級。

“過去有的區(市)縣招商漫無目的,不管資源稟賦、發展條件,招進來什麼就發展什麼。” 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負責人說,粗放的發展方式下,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差,企業看似招進來了,許多都留不住,容易形成無序競爭。

推進功能區建設,就是要畫出產業規劃圖,讓企業按圖索驥。以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為例,通過設立行業准入門檻,將低科技含量企業拒之門外;創建新經濟產業園,孵化和引進優質電子信息類企業;鼓勵有閒置土地和發展低效的企業外遷或主動轉型,騰退土地資源給更適合區域發展的企業。

近一年來,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新簽約企業14家,在談企業54家,存量企業轉型升級企業15家,今年計劃清理低效閒置用地企業16家。一批企業強強聯合和優化重組,真正在功能區實現引鳳入巢。

人民日報聚焦成都:規劃建設66個產業功能區 招引肥水向“良田”

要資源稟賦也看發展導向,統籌佈局推動區域協同發展

各歸各位的前提是各有千秋。將不同產業散落排布在66個功能區中,如何區分不同功能區的產業定位,使其各具特色?

產業選擇要綜合考慮地域的比較優勢。首先要看有沒有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其次需結合發展導向,細分各個產業功能區的重點發展領域,儘量減少區域競爭。

“舉例說,生物醫藥產業在高新區、溫江區和彭州市都有一定體量。但生物醫藥產業對高端人才有需求,而彭州市靠近山區,遠離高校,更適宜發展現代中藥。”成都市經信委產業生態規劃處處長朱健進一步介紹,溫江區區域內集中了一批康養機構,適合發展醫藥健康產業,而高新區生產製造能力強,定位為國際生物城,以此實現同一產業下的錯位協同。

確定每一個產業功能區發展定位的主導產業,更大的意義在於幫助各區縣清晰本區域要什麼和不要什麼,提供專業化的公共服務配套。

“住友化學的入駐讓我們激動不已!” 武守俊難掩興奮,住友化學是一家做觸控模組的世界五百強企業,之前已經準備在其他區域落地,但發現周邊配套無法滿足公司對特殊重金屬處理和地面震動等高要求,“公司最終調轉船頭,駛入我們的港口。”

招商的秩序化也映射著企業對營商環境訴求的變化。“企業過去拿補貼,是一錘子買賣,不合適就搬走了。現在建廠成本高,更加註重營商環境。” 朱健說,這就要求政務和產業服務能力達到一定標準,讓企業能拎包入住。

去年,格羅方德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入駐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建設期間,項目提出10千伏臨時過渡調試用電需求,國網成都供電公司上門服務,量身定製了專項用電方案。“功能區能幫助企業降低運營費用,我們身處其中,能更專注研發和生產。”機電工程師唐永紅說。

以產業功能區帶動產業集聚後,招商引資的滾雪球效應初步顯現。數據顯示,今年1—8月,全市新簽約引進重大項目(含增資)330餘個,同比增長38%,完成全年目標的83%,總投資655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

逐步改變低效用地情況,向有限的土地要更高收益

“以前的園區更注重‘三通一平’等生產要素建設,現在的功能區建設要把人的功能考慮進去,不僅要有學校醫院,還要有健身綠道。”成都市投資促進委員會主任丁小斌說。

就目前的發展狀況而言,產業功能區的推進還面臨一些現實問題。

“過去放寬土地政策和准入條件,使得土地指標越來越稀缺,難以滿足優質企業進行產業拓展的需求。”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鄧玲認為,現在,要逐步改變低效用地情況,通過改善營商環境,向有限的土地要更高的收益。

此外,產業功能區之間也存在發展不均衡的情況。有些區域成熟度高,產業聚集能力強,如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產業特色明顯,發展勢頭好;有些有一定的資源稟賦,初具特色,還需制定政策,逐步引導形成產業集聚;還有的屬於新規劃功能區,還處在規劃階段。

朱健介紹,下一步將聚焦錯位協同,制定完成全市重點產業全景圖,引進配套產業和企業,配置標準化廠房、專業樓宇、人才公寓和智慧網絡等基礎設施,重點推進以產出為導向的土地資源配置制度改革,以最低土地投入爭取最大產出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