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智擒鳌拜后,为何没有杀掉罪虐深重的鳌拜?

顺治十八年(1661年),年轻的顺治皇帝逝世了,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只有八岁的皇三子玄烨,并为他挑选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

康熙智擒鳌拜后,为何没有杀掉罪虐深重的鳌拜?

在四位托孤重臣中,辅臣之首索尼是四朝元老,可谓是德高望重,但他自己年老多病,所以并不愿意过问太多的事务,害怕自己晚节不保。苏克萨哈是从多尔衮那里分化出来的,所以受到索尼等人的排挤。遏必隆虽然出身名门世家,但这个人遇事无主见,又因为隶属镶黄旗,所以常常附和鳌拜的意思。

虽然鳌拜是四大辅臣之末,但是他拥有非常多的军功,常常气势夺人,很快就走上了专权的道路。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四大辅臣之首索尼病死了,临终前搞了一个小动作,直接成为解决鳌拜问题的良好转机,那就是上书奏请康熙小皇帝遵循先帝顺治14岁亲政的先例。同年7月,康熙皇帝开始亲政了,但仍然任用鳌拜等人辅佐朝政。

康熙智擒鳌拜后,为何没有杀掉罪虐深重的鳌拜?

辅臣苏克萨哈面对局势的转变也做出了自己的应对,上书请求解除自己的辅臣之任。这样一来的话,苏克萨哈都已经卸任了,那么其他两位辅臣也就应该辞职。不过,鳌拜并不甘心就这样退出政治舞台的中心,于是网罗了大量的罪名,逼迫康熙将苏克萨哈处死了。苏克萨哈的被杀,使得康熙和鳌拜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康熙决定铲除鳌拜集团了!

为了顺利的实施这个计划,康熙决定不露声色,免得打草惊蛇了,并精心挑选了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整天在宫里训练布库之戏。鳌拜见了,还以为是皇帝年少,沉迷于玩乐,反而放松了警惕。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康熙先是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然后又派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城的守卫权。随后,康熙召鳌拜入宫觐见,派先前的少年将其一举擒倒。大臣们经过审理后宣布鳌拜获罪30条,理应将其革职、处死。

康熙智擒鳌拜后,为何没有杀掉罪虐深重的鳌拜?

据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鳌拜被擒后请求觐见康熙皇帝,得到了康熙的允许。当鳌拜来到大殿前的时候,他缓缓掀开自己的上衣,背上全是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痕。看到此情此景,康熙皇帝也动容了,念及鳌拜功勋卓著,且没有篡弑的迹象,于是对他采取了宽大处理,免其一死,将其囚禁了起来。

不久,鳌拜在软禁的住所离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