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無用?漸漸從校園消失的美國研究生

高學歷無用?漸漸從校園消失的美國研究生

美國研究所裡 逾半非美國人

紐約大學坦登工程學院的走廊與實驗室裡,有著截然不同的學生樣貌。80%的大學生為美國人,但研究所的學生結構恰好相反:近80%研究生來自印度、中國大陸、韓國、土耳其等美國以外的國家。

對於離鄉背井的國際學生來說,多元文化組成是安慰,也是鼓勵。來自印度孟買、赴美攻讀金融工程研究所的畢哈提.約西說:“你會覺得很自在,每個人都與你經歷相同的掙扎與歷程。這讓人感到興奮。”

坦登學院是布魯克林紐約大學“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合稱STEM)課程的合併學院。STEM課程的國際學生佔比,比任何主要學科領域都還高出許多。美國研究所委員會及美國研究生入學資格考試(GRE)董事會前年秋季調查顯示,非美國籍的國際研究生佔數學、電腦科學及工程學的55%,商學院為18%,藝術與人文領域則為16%。

美國本土的研究生在電腦科學等熱門STEM領域更是稀少,但電腦科學被認為是Google、亞馬遜、臉書及微軟的人才庫。美國計算研究會(CRA)對美加大學學生組成的年度調查顯示,去年電腦科學領域的非美籍國際學生中,博士後研究員佔64%,碩士生佔68%。相較之下,電腦科學領域的大學生中,只有9%為非美籍國際學生;電腦科學學院院長推斷,外國家長不願把剛成年不久的孩子送到海外唸書。

美國人vs.國際生 求學考量不同

美國研究生與國際研究生數量差距懸殊的主因在於,科技就業市場景氣大好。更重要的是,美國就業市場有許多專業領域的就業機會等著他們,這讓美國人認為,不需要念到碩士。此外,對美國人來說,大學學貸已經夠沉重,研究所的學費更高。

華盛頓大學電腦科學教授拉佐夫斯卡說:“你可以相信,美國的大學生,如果他們很棒,就能以大學學歷在微軟或Google工作。”非營利組織“Code.org”創辦人巴爾托維1990年代在哈佛取得電腦科學碩士學位,但他的室友只是大學生,後來他們都被同一間公司錄取。創辦Code.org以鼓勵學生學習計算機科學的巴爾托維說:“碩士學歷讓求職者更有價值,但對美國學生來說,這種價值還不夠好。”

赴美國際生漸減 川普態度有關

美國大學與僱主希望藉助國際學生的長才,維持美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加上研究所課程大多提供獎學金吸引國際學生就讀。但美國當前對移民的氛圍,可能危及這股外國人才流。仇外主義、有敵意的政治語言,以及川普總統試圖禁止部分穆斯林佔多數國家的公民入境美國,種種原因都可能讓欲申請美國學院的潛在外國學生卻步。

以達特茅斯賽爾工程學院為例,工程學院院長赫布爾說,這學期的專業碩士課程國際學生申請減少了30%。赫布爾博士今年稍早訪查至少24位工程學院院長,結果發現其中四分之三的學院國際研究生申請同樣大幅減少,但錄取人數仍持平。不過,此趨勢尚不明顯。

赫布爾說:“如果未來一、兩年國際學生申請持續減少20%到30%,我們將會對執行研究、衍生及創業的能力感到關切,我們考量的觀點是競爭力。”

學位非萬能 電腦學士就業熱

美國線上房地產搜尋引擎“Zillow集團”人力資源主管斯伯汀說,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等特殊領域,企業偏好錄用研究生,但絕大多數技術性的工作,電腦科學的學士學位就足夠了。他說,耳聞學生及經理討論國際學生赴美求學熱潮冷卻,但目前具備電腦科學技能的新鮮人供給暫不受影響。

斯伯汀說:“許多具備寫程式技巧的學生到了美國之後,尋求向其他領域發展的機會,包括企業管理、產品管理和產品設計等。對於許多電腦科學出身的學生來說,深入研究領域已非要務。”

景氣越好 美國人越少研究生

CRA調查指出,1994年僅40%的電腦科學博士生來自美國之外的國家。隨著經濟情況改善,美國研究所的美國學生比例逐漸降低。調查共同作者、俄亥俄州州立大學電腦科學與工程學榮譽教授茨維本說:“對許多學生來說,念研究所不再是畢業生首選,你必須真的對研究或某些特別的東西有興趣。” 原載世界日報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