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溺在玩樂中,家長應該怎麼做?

孩子沉溺在玩樂中,家長應該怎麼做?


現在的孩子為什麼都沉溺在玩樂當中?我在高雄市長大,從小生活還算富裕,走幾步路就有電子遊戲室,誘惑有沒有?有。我為什麼不進去?我們現在都覺得是受環境影響,環境是外在的一個因素,內在是什麼?大家有沒有去想過這個問題?內在是他在追求人生的慾望、享樂,還是他有責任心,在實現他人生的道義?這就是最大的差別。

為什麼我們父親那一代的人讀書、工作都不用人家操心?因為他的動力在道義,他有責任感。現在的孩子沒有責任感,從小就覺得慾望的滿足、享受是人生的幸福。他們只要一放假就想什麼?怎麼玩、怎麼吃,都是這些。所以學貴立志,我們的孩子立志了沒有?

我是我們家族的長曾孫,我曾祖母的墓碑上面刻的第一個名字就是我。我小時候去掃墓,跪下去,頭抬起來看到自己的名字寫在第一位,嚇了一大跳。然後這些堂弟從小就“哥、哥、哥”,這樣叫不像哥也不行。我雖然在家裡是排行老么,可是在男孩子裡面輩分我是第一的,不一樣,就很有責任感,所以要高中聯考了,我不能丟臉,後面全在看,我有五個堂弟。所以你要讓孩子立志向:照顧好自己的家庭,為國家、為社會奉獻。他是往這個方向經營他的人生,就不會陷到這些慾望當中去。我們在高雄市長大有很多誘惑,可是我們覺得那是在浪費生命。而很多孩子沒有志向,他每天就是要找這些慾望的刺激,不然就很無聊。其實說實在的,他玩完以後更空虛。

好,讓孩子立志!我請問大家,你立志了沒有?我們的人生追求什麼?假如你也是追求利益、追求享受,你的孩子怎麼可能不是這樣的人生目標呢?有一句話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好的勝於藍,壞的也是勝於藍。所以孩子這個情況,我們有沒有反思?他都十幾歲了都沒有立過志,怎麼可能不玩物喪志呢?我們已經明白了,只要有開始就不會嫌晚,趕緊用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來引導他。“人之初,性本善”,要有這個信心,要變成有這種犧牲奉獻的心量跟人生態度。

曾有一個父親說,他的兩個孩子讓他操碎了心,後來他學了傳統文化以後才知道,他沒有給他們正確的思想觀念。所以他回去之後,對他兩個兒子還有他太太懺悔,以前做人做事不對,現在學《弟子規》、學傳統文化,他用心去改正自己。結果他的孩子很感動,整個家庭就轉過來了。他給我們講的那一場會議,就是他兒子做有機糕點、有機三明治給我們吃。他的兒子,已經開有機店了,事業做得不錯。孩子已經成年了,可是父親一學傳統文化、一學倫理道德,他自己改正過來,孩子看了佩服感動,就跟著他學習。所以不要覺得大了就不能學、不能改了,不是這樣的,性本善,不管他現在年齡多大,都還是性本善。

所以我們要真正有德行、有學問,才能安父母的心。你希望孩子以後的人生能夠走得正確,走得踏實,不會誤入歧途,那你從現在起就要趕快修他的德行,提高他分辨是非、善惡、好壞的能力,這個才是長久之計。

——選自《幸福人生十八講》(精華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