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人的第一次分家:亞伯蘭與羅德

按照大多數民族的傳統,男人到一定年齡就要分家單獨立戶了。行走於曠野中的希伯來人由於實在太弱小,只有團結一體才能面對強敵,所以一直沒有出現分裂。然而,今非昔比,亞伯蘭和羅德的財產、牛羊、手下的隨從都越來越多,在這片狹小的土地上自然難以迴轉。

希伯來人的第一次分家:亞伯蘭與羅德

矛盾的導火索來自於亞伯蘭和羅德各自手下放牧的人發生了爭端。本來,牧人之間發生一點小摩擦並不是什麼令人大驚小怪的事情。問題是,這次的衝突可能相當嚴重,以至於驚動了各自的頭領——亞伯蘭和羅德。

現在看來到了非攤牌不可的程度了。亞伯蘭首先表態:“你我不可相爭,你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他表示,可以任憑羅德首先選擇安頓的地方——看來這的確是一個寬宏大量的長輩。

當仁不讓的羅德,選擇了當時水草極其豐美的約旦河大平原,當時那裡的氣候接近埃及的三角洲地區。羅德的族人向約旦和平原遷移了,逐漸擺脫純粹的遊牧、離開了帳篷、遷入了繁榮的城市——所多瑪。亞伯蘭則繼續留在原地,沒有遷徙。

雖然家庭的紛爭暫時消停。各方都似乎得到了一個圓滿的結局,按照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這應該是一個大團圓的結局了。然而,一個更大的麻煩,正悄悄向希伯來人襲來。

希伯來人的第一次分家:亞伯蘭與羅德

亞伯蘭在原地駐紮了一段時間,也慢慢遷移,到達了希伯侖,並且在那裡安營,繼續遊牧。希伯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坐落在耶路撒冷以南偏西30公里處,距離伯利恆21公里。現在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 哈里爾 (Al Khalil),意思為“上帝的朋友”。這個名字是阿拉伯人起的,就是為了紀念他們的祖先亞伯拉罕。但是,當時希伯侖的名字挺有意思,意為“友誼”或者“聯盟”。這些都是小插曲,我們直入主題:

這次的戰爭的導火索,是由於種種朝覲關係,五位國王組成同盟,不再受到以攔王的欺壓。沒想到,以攔王糾合三位其他的國王組成同盟,為了繼續壓迫這五位國王,悍然發動了進攻。這就是兩河流域著名的“四王戰五王”的戰爭。

世界是不公平的,並不是所有正義戰爭都會有令人滿意的結果。很不幸,五王聯軍大敗,四王繼續對他們奴役和欺壓。更不幸的是羅德——亞伯蘭那個分家離開的侄子。倒黴的羅德就住在戰敗者之一——所多瑪城中。佔領者攻破城池,肆無忌憚地搶劫屠殺。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原本與這些勢力無關的外來者羅德也被捲進了這場災難。他的牛羊、家產,統統被佔領軍作為戰利品擄走了!甚至連羅德本人都不能倖免,也成了階下囚!兵荒馬亂,去那裡說理哦。

希伯來人的第一次分家:亞伯蘭與羅德

羅德的手下逃到亞伯蘭那裡,告訴了他們遇到的飛來橫禍。此時的亞伯蘭勢力已經進一步擴大,兵強馬壯。當他聽說四王聯軍捉走羅德的消息的時候,毫不猶豫地迅速召集丁壯和同盟的部落,一彪人馬如同狂風暴雨一樣襲向洋洋得意的四王聯軍。一場大戰展開了。

我們不知道能夠戰勝五王聯軍的四王部隊在亞伯蘭的面前為什麼這樣不堪一擊。亞伯蘭帶領區區三百一十八人,居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四王部隊打得落花流水。亞伯蘭將四王部隊掠奪的財富、牛羊、人口都奪了回來,也救出了他的侄子羅德和屬於羅德的財產、親人。

欣喜若狂的五王中的倖存者出城接應亞伯蘭,劫後餘生的羅德感激涕零、又羞又愧。亞伯蘭不愧為族長。他不但解救了羅德、保全了五座城市人民的生命財產,而且對繳獲的財產器物,分文不取。

此後,亞伯蘭繼續回到他的希伯侖,羅德繼續回他的所多瑪,五王、四王們繼續他們之間的打打殺殺、分分合合。生活似乎還在一成不變地繼續著,只不過有一個方面悄悄發生了變化:沒有誰再敢輕視希伯來人了。這一仗,希伯來人用實在的戰鬥,換來了尊重與相對均勢下的和平。

四王: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 亞略,以攔王 基大老瑪,戈印王 提達;

五王:所多瑪王比拉,蛾摩拉王 比沙,押瑪王 示納,洗扁王 善以別 還有一個比拉王。

以上是令大多數中國人都頭疼陌生的,遙遠小邦的君主,不關注也沒關係。我們甚至都不必關注這場戰爭的挑起者和四王聯軍的指揮者——以攔王 基大老瑪。我們倒是對勝利集團的一員——示拿王 暗拉非特別感興趣。

插曲:巴比倫帝國

希伯來人的第一次分家:亞伯蘭與羅德

示拿 巴比倫的古稱。也就是說,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亞伯蘭的行動與古巴比倫發生了軌跡的交叉。當我們讀到暗拉非的名字:Amraphel的時候,似乎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吧。可如果是一個希伯來人讀的時候,就會有所聯想了:Ammurapi——看看,這兩個詞相差不多。根據希伯來字母,兩個詞的差別就更小了。那麼,這兩個詞相對應的是什麼名字呢:第一個,是我們已經說明的——暗拉非;下一個,漢謨拉比。事實上,有些研究者認為,這個暗拉非就是漢謨拉比。遙遠陌生的中東歷史,終於在這裡給我們展現出一個相對熟悉一些的歷史人物:巴比倫王——漢謨拉比。

歷史上曾存在兩個巴比倫帝國,第一個巴比倫帝國與後來的巴比倫帝國有所區別,習慣上又把它稱為“古巴比倫王國”。古巴比倫的崛起標誌著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進入了第二個重要階段。

巴比倫最初不過是幼發拉底河邊的一個不知名的小城市。在阿卡德人的一塊碑文中,列舉了許多被征服的城市,其中就有巴比倫的名字。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來自敘利亞草原的一支閃族阿摩利人攻佔這座小城,建立了國家。

驍勇善戰,爭強尚武的阿摩利人以此為中心,南征北討,四處征戰,最終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巴比倫帝國,歷史上稱之為“古巴比倫王國”。阿摩利人也因此被稱為巴比倫人。巴比倫人繼承了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的文明成果,併發揚光大,把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發展到了頂峰。人們喜歡用“巴比倫”三個字來概括古代兩河流域文明,足以表明巴比倫文明所創造的輝煌業績和對世人所具有的魅力。

希伯來人的第一次分家:亞伯蘭與羅德

根據史書記載, 古巴比倫最傑出的國王是第六位國王漢謨拉比(約公元前1792年—前1750年在位),他締造了巴比倫帝國。根據泥版文獻記載,漢謨拉比是一位聰明絕頂、精明強幹的青年,頗具雄才大略,是巴比倫歷屆國王中最出類拔萃的一個。他登上王位後,即著手進行統一兩河流域的戰爭。除北部的亞述,基本上統一了兩河流域,最後定都巴比倫。

漢謨拉比最大的貢獻是頒佈了《漢謨拉比法典》。在這部著名法典的前言中,對漢謨拉比的神化和豐功偉績的盛讚是絕無僅有的:

“當神聖莊嚴的安努,安努納基之王及貝勒,皇天后土的主宰、兼巴比倫命運的決定者,伴同馬爾都克,對全人類進行統治時……當諸神鄭重提及巴比倫之名時,當諸神就全世界特別選定巴比倫,並在這裡建立一萬年堅固不催的王國時,安努及貝勒叫道:漢謨拉比,值得稱讚的人君,諸神的虔誠者,你當使正義傳播四方,你當剷除邪惡、抑強扶弱……你當教化萬民、增進福祉。……你滿足了百姓的需要;你保全了巴比倫的生命財產,你確是我們的忠心奴僕。你的所作所為,使我們深感高興。”

肉麻的吹捧與無聊的個人崇拜使得漢謨拉比飄飄然。自滿與享樂主義開始蔓延。於是,漢謨拉比時期後,巴比倫王國由盛而衰,約在公元前1595年被北方入侵的赫梯人所滅。

希伯來人的第一次分家:亞伯蘭與羅德

一千多年後,從西部沙漠遷來的又一支閃族迦勒底人,他們在巴比倫建立了巴比倫歷史上最後一個獨立王朝,再現了古巴比倫帝國昔日的輝煌。因此,迦勒底王朝在歷史上又被稱為“新巴比倫王國”。

可是,如果我們看到的這個名字真的是漢謨拉比,那麼他已經是第六代君主了,其統一戰爭應該已經開始,實力和氣度大大不凡,可在這裡我們看到的,似乎只是一個趁火打劫的幫兇、打家劫舍的小偷罷了。而且,據記載的他拉時代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而我們熟悉的那個漢謨拉比的生活時代不早於公元前2000年。這1000多年的快越從何而來?

我們偶爾翻閱歷史會突然驚奇地發現:這個我們在前面提到的戰爭發起者:以攔王 基大老瑪。他的國家在歷史上確實存在而且是一個強國。公元前3000多年前,在今天伊朗迪茲富爾西南的蘇撒盆地有一個強大的奴隸制王國,就是以攔,古城蘇撒就是埃蘭王國的首都。以攔與巴比倫分分合合,有聯合也有戰爭。這期間,巴比倫還發生過於公元前2200年被阿摩利人攻佔易主的事情。那麼,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200年,巴比倫作為一個弱小的城邦國,與以攔國聯盟出戰,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那麼,可以推斷:此漢謨拉比非彼漢謨拉比也。

以攔在古巴比倫王國興起、統一兩河流域以後,依然雄踞於伊朗高原。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倫被北方的赫梯人滅亡,公元前1163年,以攔攻佔巴比倫城,並且居然繳獲了漢謨拉比法典石柱。後來,以攔國被崛起的強大國家——波斯所滅亡。這個傳承了2000年的古老王國從此消失。

希伯來人的第一次分家:亞伯蘭與羅德

上古時代,帝王重名重姓的比比皆是。有的不是重名,但是由於記載方式的問題,也可能發生重複,以至於後人發生認識混亂。

例如,上古時代的炎帝部落,被蚩尤打敗佔領之後,依然保留了炎帝尊號。以至於在板泉發生的那場所謂的炎黃之戰,實際上就是黃帝消滅蚩尤的戰役。再比如,商代,稱之為杜康、少康的帝王有好幾位。還有的,古代的波斯,有好幾個亞達薛西皇帝,只不過是亞達薛西一世、二世、三世;至於說以色列人的國王也不乏重名者其人:分國時期的北國以色列,就曾經有過兩個耶羅波安國王,中間相差一個多世紀。至於說古代歐洲的查理、亨利等等一、二、三世的,就跟是不勝枚舉。凡此種種,前面提到的巴比倫漢謨拉比國王,似乎也有可能是遠在1000多年前的另一位君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