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花草蒙拾·|葵花朵朵向陽開

专栏 ·花草蒙拾·|葵花朵朵向阳开

藍紫青灰 植物愛好者,已出版十多部長篇小說和散文集。

我一朋友,近日才從新疆旅遊回來,跟我說起路上見聞,說在伊犁新源看到一望無際的葵花田足有15公里長,他這一輩子都沒有看到過那麼多的葵花。我聽後的第一反應不是對美景的嚮往,而是愣了兩三秒鐘,才醒悟他說的葵花是向日葵。而我早上才從植物園溜達回來,眼裡所見腦裡所想,要麼是小如錢幣的錦葵,要麼是大如圓盤的芙蓉葵,要麼是紅花綴滿的蜀葵。

葵在古代,包含錦葵科多種植物,如錦葵屬冬葵;秋葵屬秋葵、黃葵等等,雖然不同屬,但都有個共同特點,葉子大,掌形,有缺刻;其中的冬葵便是西南地區仍在栽培食用的冬寒菜。冬寒菜煮後葉滑湯膩,古人把有類似特點的菜也貫以葵名,如落葵(木耳菜)、龍葵(茄科)、鳧葵(蓴菜、荇菜)等;同樣的,葉大如掌的向日葵因葉形像葵,也有了葵名,並且從蜀葵那裡奪過了“葵花”之名,戴在了自己頭上,以致現在只要說葵花,多數人想到的都是向日葵,而不是錦葵科諸多帶葵字的花草。

向日葵原產美洲,剛入中華時被命名為“丈菊”:高有一丈,花形如菊,是為丈菊。

現代人從小見慣了向日葵,一點沒意識到這麼碩大如盆、中有瓜子的葵花原來是一朵菊花,倒是明朝人初見此花,一眼就看出它的本來面目。

最早記錄向日葵這種外來植物是明朝中期寫成的《群芳譜》:“丈菊一名西番菊,一名迎陽花。莖長丈餘,只生一花大如盤盂,單瓣色黃心皆作窠如蜂房狀,至秋漸紫黑而堅,取其子中之甚易生。”也有更早的證據,河南省新安縣荊紫山發現明正德十四年重修玉皇閣時的琉璃瓦,瓦上有向日葵花圖案,那麼向日葵進入中國的時間據此可以提前一百年。也有學者認為琉璃瓦的年代及其圖案所指都仍待鑑定,不能據此就斷定正德皇帝游龍戲鳳那時候就有向日葵,李鳳姐也有可能嗑過葵瓜子。

向日葵之名,始見於明末文震亨的《長物志》:“葵花種類莫定,初夏,花繁葉茂,最為可觀。一曰戎葵,奇態百出,宜種曠處;一曰錦葵,最小如錢,文采可玩,宜種階除;一曰向日,別名西番葵,最惡。秋時一種,葉如龍爪,花作鵝黃色,名秋葵,最佳。”他提到了四種當時作為觀賞的葵花,戎葵(蜀葵)、錦葵、秋葵、向日葵,用了一個“惡”字來評價向日葵,至於為什麼惡,卻並沒有解釋,也許在他那個年代,向日葵的不佳處是公認的,不值得細加評說了。

稍後在清朝康熙年間的陳淏之的《花鏡》中,我們知道了當時人是怎麼看向日葵的:“向日葵一名西番葵。高一二丈,葉大於蜀葵,尖狹多刻缺。六月開花,每幹頂上只一花,黃瓣大心,其形如盤,隨太陽迴轉,如日東昇則花朝東,日中天則花直朝上,日西沉則花朝西。結子最繁,狀如蓖麻子而扁。只堪備負,無大意味,但取其隨日之異耳。”

看作者這樣細細描寫向日葵,覺得很是有趣。對現在的人來說,向日葵是再熟悉不過的花,吃葵瓜子,用葵花油,還有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對向日葵的無限崇拜和圖騰,向日葵是我們生活中的常見品,可是清初人說它“只堪備負,無大意味,但取其隨日之異耳”,把向日葵當成了一件新鮮玩意兒,既不說它花大花美,又不說它瓜子好吃,只是取它向日而傾的特異性和趣味性,在花園中聊備幾株,以充玩賞,還覺得“無大意味”,實在是有趣得很,要到《花木小志》中才說向日葵既可觀賞,又可食用,吃葵瓜子,那已是道光年間的事情了。

最初,北美印第安人把向日葵從野生轉為栽培,是為了祭祀,因向日葵向日迴轉的特性,是太陽崇拜的最好例證:連植物都崇拜太陽,可見太陽的偉大。西班牙探險家於1510年將向日葵從美國引入歐洲,從時間上來看和進入中國的時間差不多。向日葵作為油料植物被人備加重視要到1716年,英國人從葵花籽中榨取油脂成功,從此世界上開始有了葵花籽油。中國要到1950年代中期,從蘇聯引進油用型品種的向日葵,種植面積和產量才大有發展和提高。此前300年雖大量栽培,主要當作觀賞植物,和成熟後嗑食乾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