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降準是爲刺激樓市?想多了!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房地產市場一向對金融政策十分敏感,此次降准將對樓市產生怎樣的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此次降準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有限。此次降準並不是大水漫灌,而是屬於流動性調節工具的綜合運用,而餘下資金則與10月中下旬的稅期形成對沖,事實上增加的流動性有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鄧鬱松表示,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金融條件的穩定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樓市對金融環境的變化很敏感,要穩定樓市的預期,必須要有穩健的金融環境。他認為,降準是否會對樓市產生影響,首先要看客觀上是否會讓房企資金鍊趨緊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轉變。其次,如果銀行按揭利率下降,居民購房成本降低,可能會帶來市場的銷售增長,進而提高樓市熱度;如果按揭利率上升,購房成本增長,則可能讓樓市的熱度相對降低。

業內專家認為,當前,熱點城市房價依然偏高,供需不平衡依然是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的主要矛盾。因此,在熱點城市應進一步擴大供給,促進供需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來三四線城市及部分縣城的房價有所上漲,但這些地區的住房總量並未過度缺乏,沒有必要以房價上漲為由進行大規模開發。因此,調控政策必須重視“因城施策”,合理確定供地規模和開發節奏。

未來,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離不開建設長效機制。在鄧鬱松看來,對於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的建立,土地和金融是最值得關注和規範的兩個方面。土地方面,應實現人地掛鉤,“有多少人供給多少地”,合理確定供應節奏,實現供需平衡;金融方面,則應給房地產市場創造穩定的金融環境,著力穩定房地產市場金融條件。

董希淼認為,當前房地產市場受到調控政策的影響更大,銀行信貸也有所收緊,今年以來,一線城市房價有所回落,成交有所下降,二線城市房價也有較為明顯的回落。未來,房地產稅立法的預期對市場有一定影響,整個市場金融供給也將是偏緊的狀態,房地產企業特別是中小房地產企業要對流動性變化做好充分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