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柑橘产量高达140亿斤!砂糖橘、沃柑还能贵几年?

广西柑橘产量高达140亿斤!砂糖橘、沃柑还能贵几年?

9月3日,南宁晚报刊发一篇《广西柑橘产业规模全国第一,今年产量将突破700万吨》的文章,文中提及“预计2018年广西柑橘规模将达到700万亩,产量700万吨,成全国最大沙糖桔、沃柑、金橘产区”。700万吨,也就是140亿斤,如果按全国14亿人算,每人要吃10斤,才能消化掉广西柑橘。很多果农,特别是广西果农朋友开始担心:广西产量就达140亿斤,再加其他省份的呢?市场需求量有那么大吗?今年会不会出现滞销或者价格暴跌的情况?

广西柑橘产量高达140亿斤!砂糖橘、沃柑还能贵几年?


这个数据确实造成了一定恐慌,很多网友和果农怀疑这个数据准确性,其实大家不用恐慌,数据也不可能错的太离谱,毕竟在2017年的时候,广西柑橘产量就达到了687万吨(约137亿斤),而且扩种仍在上演,140亿吨也不是不可能!年前砂糖橘一开市就能卖出4元/斤的价格,但因为一些种植户囤货等年后涨价,造成了滞销……价格一下子从4块跌倒了2块左右。也因为受到砂糖橘的影响,其他品种的价格也出现了波动……而今年的早熟柑价格还算稳定:

  • 广西龙州蜜柑六月底就开始上市,“去年3元/斤,今年3.2元/斤,价格涨了一些”;
  • 广西平乐七月中旬特早开始上市,最早收购价格2.3-2.4元/斤,目前价格稍有回落,稳定在2.1-2.2元/斤;
  • 湖南清江今年雨水足,比去年提早一周左右上市,价格也比去年上涨了0.5元/斤,特早好果价格大致在2-2.2元/斤左右;

因此,目前来看140亿斤的高产量并不足以引起大规模的滞销、价格暴跌的情况,当然产量增加一定会导致竞争压力增加,而竞争加大只会淘汰掉没有竞争力的果子!

纵观广西、四川以及其他柑橘产区,滞销、低价的基本是品质比较差的那部分群体,随着产量提升,市场的饱和,未来消费者对低品质水果的买单率会越来越低。这一情况不只是柑橘,其他农产品也是这样,市场必然从“数量取胜”转变成“品质取胜”!

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院长邓崇岭指出,目前广西柑橘产业存在着品种结构不尽合理、黄龙病等检疫性病虫有上升趋势、高品质无病毒苗木供应不足、新品种引种推广不规范、品牌打造乏力等问题。

他建议广西建立高品质无病毒苗木培育基地,并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和加强黄龙病防控,打造绿色产品品牌,加强标准化建设来解决这些问题。


广西柑橘产量高达140亿斤!砂糖橘、沃柑还能贵几年?


而对于果农来说,我们需要关注和担心的不是数据真假的问题,而是:

一、柑橘黄化能否得到有效控制

如今在广西很多柑橘产区,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化现象,并且有蔓延之势,如果控制不好,广西柑橘产业很有可能步广东柑橘产业的后尘。树都黄化掉了,根本不到你担心柑橘销售了。如今广东一些昔日的柑橘产区,就是这样,看着杂草丛生的昔日果园只能徒伤悲!

二、种苗供应能否得到规范

随着柑橘种植热情的不断高涨,广西各地出现了大小不一的种苗繁育基地,有家庭小作坊的,有从一些老产区辗转来育苗的。看着庞大的种苗市场,有条件的上,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没有法律明文规定谁就能繁育种苗,所以种苗市场出现了千军万马之势,无序的种苗市场,将为广西柑橘产业埋下极大的隐患,种苗市场亟需得到规范。

三、种植技术参差不齐

由于柑橘相对于其他经济作物而言,还是有非常丰厚的经济效益,所以引得无数人纷纷投资种植。实力雄厚的租地种植,实力欠缺的就种植自己的责任地,有技术的种,没技术的也种。技术的参差不齐,必然导致病虫害的防治水平不一,一些实力欠缺的散户甚至有可能抛荒弃管,与他们近邻的果园往往就要遭殃。所以,有人说,钱都是专业人士赚的,要想种植柑橘赚钱,你首先得拥有一套过硬的种植技术。

四、“混乱无序"的农资市场

柑橘作为一种需要精细化管理的经济作物,种植过种中需要投入大量的农药肥料,庞大的种植业,引得无数农资厂家和经销商纷至沓来。有人说,在广西农资市场,你可以看到全世界的农资产品,有证的,无证的,套证的;通过零售店销售的,通过网络销售的,厂家直接销售的,总之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据悉,在桂林荔浦县柑橘种植大镇修仁镇,不下上百家农资零售店。农村的分布是点多,面广,如此庞大的农资供应市场,难免会监管不到位,又或者其中一些人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农资市场的“混乱无序”,与种苗市场一样,将为广西柑橘产业埋下祸根。

以上这几种问题,是大家应该担心的,不然再过几年,有可能出现这么一种情况:与广东柑橘老区一样,大家只能看着杂草丛生的果园,万般无奈(又不能复种,种植其他作物又不值钱,外出务工又难找工作)!来源 柑橘栽培管理


磷钾金库®~食品级磷酸二氢钾

提供权威专业的产品检测报告!

保花保果、膨果上色,壮籽抗倒,作物增产法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