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茶產銷兩旺 質量效益同步提升

當前,全國春茶生產已經結束。從調度情況看,今年春茶生產穩定發展,產品結構優化,市場產銷兩旺,呈現增產增收的良好局面。

(一)茶園面積穩中略增。

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18個茶葉主產省(區、市)茶園面積4552萬畝,同比增加84萬畝。新建茶園主要集中在貴州、雲南、湖北、湖南、江西、陝西等省,佔全國新建茶園總面積的65.6%。

(二)春茶產量穩步增加。

預計今年春季幹毛茶總產量129萬噸,同比增加10萬噸,增幅8.4%。其中,福建、四川、雲南、貴州、湖北等省春茶產量均超過10萬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等省春茶產量增幅超過10%,貴州、甘肅等省超過20%。

今年春茶产销两旺 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三)產品結構不斷優化。

名優茶和特色茶產量增加。主產區反映,今年名優茶和特色茶的市場消費需求明顯增加。河南省部分名優茶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安徽省霍山縣抱兒鍾秀公司的黃芽茶銷量達10萬公斤,是去年的4倍。特色產品比例提高。江蘇省增加中高檔紅茶生產,適當發展黃茶、紫茶等特種茶,積極開發超微綠茶粉、茶多酚片等茶葉精深加工產品。江西省紅茶、白茶等特色產品產量增加。四川省大力發展川紅工夫紅茶、清香茉莉花茶和藏茶等優勢特色產品,不斷適應多元化市場需求。

(四)種植效益明顯提升。

今年春茶市場需求旺、春茶價格高、銷售進度快,全國幹毛茶總產值突破1500億元,同比增長14.7%。其中,貴州、四川、浙江、福建、陝西、湖北、廣東等7省春茶產值均超過100億元,湖北、安徽、貴州、廣西、雲南、甘肅等6省(區)春茶產值增幅均超過20%。鮮葉收購價提高。安徽省茶鮮葉收購均價52元/公斤,同比上漲40%;湖北省茶鮮葉收購均價60元/公斤,同比上漲15%。春茶售價提高。廣西自治區春茶平均價格123元/公斤,同比上漲1.7%;湖南省春茶均價120元/公斤,同比上漲5.1%;雲南省春茶均價103元/公斤,同比上漲9.3%。茶農收入提高。四川省茶農人均春茶收入3880元,同比增收750元,安徽省黃山市茶農人均收入3855元,同比增收781元。

(五)產業融合深入推進。

各產區加快推動茶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創新產業形態,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茶文化旅遊成為新增長點。江蘇、安徽、河南、湖北、重慶、四川等省(市)設計開發茶文化主題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精品景點和線路,大力發展茶旅遊、茶體驗、茶休閒等項目,弘揚茶文化、普及茶知識、引導茶消費,帶動農民增收就業。網絡營銷持續發力。四川省20%—25%的產品通過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河南省在多個電商平臺上開設銷售窗口,網絡成為中低檔茶銷售的主要渠道之一。

下一步,種植業管理司將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加強信息引導,強化科技創新,推進標準化生產,提升茶產業的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今年春茶产销两旺 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一是穩定茶園面積。優化茶葉生產區域佈局,推進適區適種、適區適制,鞏固提升優勢區,發展特優區,推進老茶園改造,保持茶園面積基本穩定。

二是推進集成創新。加快選育優質高產多抗的新品種,建設無性系良種繁育基地,促進品種更新換代。集成組裝優質高效、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的綠色生產技術模式,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病蟲全程綠色防控等關鍵技術,促進提質增效。

三是推進機制創新。培育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推進規模化經營,引領標準化生產。扶持生產性服務組織,開展種苗統育統供、病蟲統防統治、肥料統配統施等服務,提高生產組織化程度。發展茶業休閒、鄉村旅遊和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四是加強品牌創建。依託產業聯盟、行業協會和大型企業集團,創建地域特色突出、產品特性鮮明的區域公用品牌。推動企業創新技術、改良生產工藝、優化包裝設計,提升產品檔次,塑造品牌核心價值。藉助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等平臺,創響一批茶葉知名品牌。

今年春茶产销两旺 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